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5~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AFP、PIVKA-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FP、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FP、PIVKA-Ⅱ水平分别为(132.63±17.24) ng/mL、(1 562.56±129.32) mA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0.78) ng/mL、(20.08±2.13) mAU/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为0.723~0.888,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8,95%CI为0.577~0.779,AFP+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为0.890~0.939,AFP、PIVKA-Ⅱ单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同时收集61例胆囊相关疾病(包括胆囊癌、胆囊结石等)患者、110例肝脏良性疾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患者、49例其他器官疾病(包括肺、消化道、胰腺等)患者以及11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血清PIVKA-Ⅱ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比较肿瘤标志物在各组间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两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均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PIVKA-Ⅱ和AFP的诊断临界值分别设定为140.26 m Au/m L和184.60 ng/m L时,其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95%CI:0.913~0.974)和0.876(95%CI:0.829~0.922)、敏感性分别为84.10%和58.00%、特异性分别为95.50%和97.60%。PIVKA-Ⅱ联合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最大,为0.960(95%CI:0.938~0.982),敏感性为89.80%,特异性为92.70%。结论 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明显优于AFP,PIVKA-Ⅱ联合AFP检测将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不同患者样本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e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含量,研究PIVKA-Ⅱ、AF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月的住院患者血清样本共计259例,检测PIVKA-Ⅱ、AFP含量。结果 (1)在103例肝癌标本中,PIVKA-Ⅱ的阳性率为70.9%,AFP的阳性率41.7%,经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6,P0.01);(2)血清PIVKA-Ⅱ(≥40 m Au/m L)检测肝癌的灵敏度为70.2%;血清AFP(≥10 ng/m L)检测肝癌的灵敏度为69.9%。联合血清PIVKA-Ⅱ和AFP检测肝癌的灵敏度84.5%,较单独PIVKA-Ⅱ(χ~2=10.67,P0.05)或单独AFP(χ~2=12.11,P0.05)检测均有显著差异。结论PIVKA-Ⅱ用于诊断肝癌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AFP,可以显著提高对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IVKA-Ⅱ、AFP联合检测能更好更快地对肝癌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VKA-Ⅱ在HBV相关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或门诊3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BV相关肝癌组108例、肝硬化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30例和无症状携带者组54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应用Medcalc 11.4.2.0绘制并比较PIVKA-Ⅱ、AFP及其联合检测ROC曲线。结果:HBV相关肝癌组血清PIVKA-Ⅱ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无症状携带者组(χ~2=136.598,P<0.001);血清PIVKA-Ⅱ水平与肿瘤直径(Spearman's rho=0.594,P<0.001)、肿瘤分期(Spearman's rho=0.458,P<0.001)和肿瘤转移(Spearman's rho=0.204,P=0.034)呈正相关,而AFP与肿瘤直径(Spearman's rho=0.156,P=0.107)、肿瘤分期(Spearman's rho=0.126,P=0.195)和肿瘤转移(Spearman's rho=0.131,P=0.175)无关;PIVKA-Ⅱ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高于AFP (0.657)(z=5.854,P<0.001)和联合检测(0.787)(z=3.354,P<0.001);PIVKA-Ⅱ诊断肝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2.22%和84.19%,高于AFP的52.78%和67.09%,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1.48%和59.40%。结论:PIVKA-Ⅱ在HBV感染人群中的相关肝癌中诊断价值优于AFP,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高危人群中的肝癌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与高尔基体蛋白(Golgi glycoprotein,GP73)联合检测对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低浓度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AFP低浓度PHC72例,其他肝病68例,同期体检正常对照组110例,分别检测PIVKA-Ⅱ(ELISA)和GP73(ELISA)、AFP(化学发光法)的血清浓度水平。结果:PIVKA-Ⅱ与GP73联合检测在AFP低浓度PHC的系列试验特异度高达100%,联合试验敏感度达90.2%。结论:单独检测PIVKA-Ⅱ和GP73对AFP低浓度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IVKA-Ⅱ与GP73联合检测可提高AFP低浓度肝癌诊断。  相似文献   

6.
汪晟  郑永飞  郑海澜  王录兵  黄丹江 《浙江医学》2021,43(2):157-160,179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MRI特征在鉴别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阳性和阴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9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IVKA-Ⅱ水平分为PIVKA-Ⅱ阳性组45例(PIVKA-Ⅱ>32.01 mAU/ml)和PIVKA-Ⅱ阴性组46例(PIVK...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间接法建立北京地区成年人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e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 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体检中心表观健康人群的血清PIVKA-Ⅱ测定结果928例。采用偏度-峰度值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自然对数(ln)进行数据转换后,利用箱式图与茎叶图法剔除离群值。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男、女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利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PIVKA-Ⅱ水平与参考个体年龄的相关性。利用非参数排序法建立血清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并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 北京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PIVKA-Ⅱ水平与参考个体年龄无相关性,血清PIVKA-Ⅱ在男、女组间比较[24.16(20.49~28.28)mAU/ml比20.82(17.63~24.19)m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21,P <0.05),制订不同性别单独的生物参考区间。建立的PIVKA-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330例肝病患者,其中包括110例慢性乙肝患者、110例肝硬化患者和110例肝细胞癌患者,采集患者血清,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AFP和PIVKA-Ⅱ水平;用亲和吸附离心柱法分离血清AFP-L3,再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AFP-L3水平。结果肝细胞癌组患者AFP、AFP-L3及PIVKA-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P0.000 1)和肝硬化组(P0.000 1)。单独诊断HCC时,ROC分析显示,AFP、AFP-L3和PIVKA-Ⅱ的AUC分别为0.913(0.871~0.946)、0.881(0.834~0.928)、0.850(0.796~0.905),AFP诊断性能最佳。当AFP临界值为11.81 ng/m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88.18%,特异性为80.91%;当AFP-L3比值临界值为1.215 ng/mL时,灵敏度为84.55%,特异性为89.09%;当PIVKA-Ⅱ临界值为51.81 mAU/mL时,灵敏度为73.64%,特异性为94.55%。联合检测诊断HCC时,联合指标检测同时阳性的特异性比单指标检测肝癌的特异性提高,联合检测任一阳性时的灵敏度比单指标检测肝癌的灵敏度提高。大部分组合间的AUC增加至0.95以上。结论 PIVKA-II、AFP-L3、AFP是诊断HCC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与单独分子检测诊断HCC相比,其组合大部分可以提高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样本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筛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93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及141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的血清样本,比较两组PIVKA-Ⅱ、HBV的阳性率,分析两项指标在肝癌与良性肝病中的分布。结果:肝癌组PIVKA-Ⅱ、HBV的阳性符合率为7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组PIVKA-Ⅱ、HBV的阳性符合率为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PIVKA-Ⅱ浓度水平较良性肝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诱发干细胞癌变,而PIVKA-Ⅱ由HCC细胞分泌是HCC检测的特异性指标,因此PIVKA-Ⅱ可作为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筛查HCC是较理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甘草提取物(Gc34)对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增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人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Gc34组。常规培养细胞。对照组用酒精干预,使其终浓度为0.5%;Gc34组用Gc34干预,使其终浓度为12.5、25.0、50.0 mg/L。细胞侵袭实验测定HepG-2细胞侵袭力。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含量。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还原性谷胱甘肽/谷胱甘肽(GSH/GSSG)、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 结果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HepG-2细胞核浆比例增大,核深染、大小、形态和染色不一,核分裂像增多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巨核、双核、多核。24 h及以上的同时间,Gc34 25.0、50.0 mg/L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Gc34组HepG-2细胞侵袭数、MMP-2、MMP-9、GSH/GSSG、SOD分别为45±7、(40.3±6.2) mg/L、(42.7±5.6) mg/L、4.2±0.8、(67.2±7.9) U/(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Gc34组HepG-2细胞培养上清MDA含量为(45.4±8.5) mmo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epG-2细胞侵袭力与MMP-2、MMP-9正相关(r分别为0.65、0.72,P均<0.01)。HepG-2细胞增殖活性与GSH/GSSG、SOD正相关(r分别为0.55、0.64,P均<0.01),与MDA负相关(r=-0.58,P<0.01)。 结论 甘草提取物(Gc34)下调MMP-2、MMP-9表达,抑制HepG-2细胞侵袭能力;下调GSH/GSSG、SOD表达,上调MDA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由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产生的异常蛋白PIVKAⅡ ,又称为γ 羧基凝血素 ,是近年来在日本及美国诊断肝细胞癌 (HCC)的敏感指标 ,但至今仍未用于中国临床 ,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评价PIVKAⅡ在中国肝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 6 0例HCC和 30例排除肝癌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IVKAⅡ和甲胎球蛋白 (AFP)水平。结果 在HCC患者中 ,血清PIVKAⅡ的浓度为 (784 3± 136 4 1, x±s)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 (16 1± 31 7) (P <0 0 0 0 1)。当将PIVKAⅡ的临界值定为 4 0mAU/ml时 ,5 1 7%肝癌患者 (31/ 6 0 )的PIVKAⅡ值高于该临界值 (灵敏度 ) ;但仅 4例肝硬化患者 (13 3%)PIVKAⅡ值高于此临界值。该指标的特异性为 86 7%(2 6 / 30 ) ;精确度为6 2 2 %(31+ 2 6 / 6 0 + 30 ) ;其中 36 84 %的小HCC患者 (7/ 19)的PIVKAⅡ值高于此临界值。在 2 6例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 ,有 11例 (46 2 %)PIVKAⅡ值高于该临界值 ;肝癌患者的AFP和PIVKAⅡ水平未见显著相关 (rs=0 10 1,P =0 2 4 7)。PIVKAⅡ和AFP联合使用较AFP单独使用灵敏度升高 2 1 6 %,较PIVKAⅡ单独使用灵敏度升高2 6 7%;对小肝癌患者 ,则分别升高 15 8%和 2 1 1%。结论 PIVKAⅡ是肝癌诊断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如果与AFP结合使用 ,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三叶肽因子-1(TFF-1)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7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6例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学参数与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比较:肿瘤直径(≤5cm)低于肿瘤直径(>5cm)、Ⅰ~Ⅱ期低于Ⅲ~Ⅳ期(P<0.05);低分化程度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程度肝癌患者,血清CHI3L1、TFF1水平低于中高分化程度肝癌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与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检测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38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包含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124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和同时间段来源于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的325例单纯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8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标本。对所有患者AFP、PIVKA-Ⅱ、AFU水平进一步分析。用ROC曲线评估3种标志物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用于从慢性乙肝患者中筛选乙肝相关肝癌的效果。结果与肝硬化乙肝组和慢性乙肝组相比,乙肝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和PIVKA-Ⅱ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癌组的AFU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标志物单独检测时PIVKA-Ⅱ的AUC最大,其次为AFP,AFU的AUC最小(P0.05)。当AFP、AFU、PIVKA-Ⅱ3者联合检测时AUC最大,且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8.4%和93.3%,高于3种标志物单独或者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从肝硬化患者中筛查肝癌时的AUC更大。结论 PIVKA-Ⅱ、AFU、AFP联合检测能够提升乙肝相关肝癌的早期诊断效率,尤其当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时,联合检测筛选出肝细胞癌的能力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年以来发表的AFP、PIVKA-Ⅱ和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利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QUADAS)检查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 DiSc软件、Review Manager 5.4软件和Stata 15.1软件对AFP、PIVKA-Ⅱ和GPC-3单用和联合使用诊断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AUC值最高,为0.88(95%CI:0.85~0.91),其次是GPC-3和AFP;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AUC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PIVKA-Ⅱ联合GPC-3诊断的AUC值最高,为0.90(95%CI:0.8...  相似文献   

15.
bcl-2和bax在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方法:7.5μmol/L的As2O3作用HL-60细胞12、24 h,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bcl-2和bax基因mRNA表达及相应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7.5μmol/L的As2O3作用HL-60细胞12、24 h后,bcl-2 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65.02±4.69)%、(40.70±3.94)%,bax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46.71±4.26)%、(95.65±5.57)%,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56.34±6.45)%、(42.01±3.01)%,bax蛋白质表达分别是(50.65±4.50)%、(66.78±5.05)%,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2O3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同时上调bax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可能是As2O3诱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Ⅱ,BMPR-Ⅱ)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BMPR-Ⅱ过表达载体(overexpression-LV-BMPR-Ⅱ组)和BMPR-ⅡsiRNA干扰表达载体(LV-SH-BMPR-Ⅱ组),同时设立BMPR-Ⅱ过表达阴性对照组(overexpression-LV-CON组)与BMPR-ⅡsiRNA干扰表达阴性对照组(LV-SH-CON组),分别转染人肝癌Hep G2细胞,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的Hep G2细胞BMPR-Ⅱm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4组Hep 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MPR-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ep 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overexpression-LV-BMPR-Ⅱ组较overexpression-LV-CON组均显著增加(P<0.05),LVSH-BMPR-Ⅱ组较LV-SH-CON组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BMPR-Ⅱ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肝感染不同阶段的乙肝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HBcrAg)水平及HBcrAg联合AFP、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Ⅱ, 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sAg阳性患者56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慢乙肝组(173例)、肝硬化组(218例)、肝癌组(54例)和肝癌术后组(117例);分别以HBsAg 3.0 Log IU/ml,HBcrAg 4.0 Log U/ml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其中低HBsAg低HBcrAg组(142例)、低HBsAg高HBcrAg组(124例)、高HBsAg低HBcrAg组(31例)和高HBsAg高HBcrAg组(113例)。比较各组HBcrAg、AFP、PIVKA-Ⅱ等血清学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HBcrAg、AFP和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562例患者中,男403例,女159例;年龄7~81岁,中位年龄51.0岁。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南蛇藤总萜提取物对肝癌 7721 细胞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南蛇藤总萜提取物作用肝癌 7721 细胞后,MTT 法及细胞黏附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及对黏附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表达的变化;ELISA 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10、20、40、80 μg/mL 南蛇藤总萜提取物作用肝癌 7721 细胞后,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8.62±0.87)%、(13.42±1.07)%、(27.64±2.13)%、(47.16±3.08)%,呈剂量依赖性。南蛇藤总萜提取物可以抑制肝癌 7721 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基底膜成分 Matrigel 的侵袭、黏附能力,能明显下调 MMP-2 和 VEGF 的表达,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南蛇藤总萜提取物可以抑制肝癌 7721 细胞增殖,降低细胞的侵袭、黏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VEGF 和 MMP-2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人异常凝血酶原即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癌及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特点,评价其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31例患者血清PIVKA-Ⅱ、甲胎蛋白(AFP)浓度,包括慢性乙型肝炎74例,梗阻性黄疸16例,肝细胞癌41例。结果 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梗阻性黄疸组(P均<0.05)。PIVKA-Ⅱ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17%、85.14%,AFP分别为68.29%、51.35%;平行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为85.37%。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肿瘤直径>5cm患者的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直径≤5.0c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期患者PIVKA-Ⅱ的水平明显高于T1、T2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IVKA-Ⅱ无明显升高。肝炎活动会引起PIVKA-Ⅱ水平变化,但是低于正常上限。血清PIVKA-Ⅱ在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AFP,联合诊断可提高敏感度。外周血PIVKA-Ⅱ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