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其中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168例、CIN Ⅱ/Ⅲ级84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4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宫颈或慢性宫颈炎、CINI、CINⅡ/Ⅲ和SCC中,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9/33)、66.7%(112/168)、25.0%(21/84)、0%(0/24).其中CINI组、SCC组与正常或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I组与CINⅡ/HI组比较,CINI、CINⅡ/Ⅲ组与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30岁和40岁为界分组,不同年龄组间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危型HPV DNA负荷量≥1 000 RLU/PC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率为73.1%,与负荷量<1 000 RLU/PC的各组相比,其表达率明显增加(均P<0.05).HPV L1壳蛋白检测CINⅡ/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60.2%、52.1%和85.2%.结论 HPV L1壳蛋白在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E7基因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慢性宫颈炎和CINⅠ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⑶在HPV16E7特异性片段表达阳性的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均是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与HPV16E7的表达有相关性(r=0.482,P<0.001)。结论:HPV16E7和P16INK4A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HPV16E7和P16INK4A蛋白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55-458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行宫颈病理学检查结果异常的591例患者中行TCT、HPV检查的病例,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TCT检查的真阳性率为73.33%,假阴性率为26.67%,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TCT检查真阳性率分别为52.63%、64.03%、77.38%、89.79%。CINⅠ组与CINⅡ组TCT检查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8,P=0.201),CINⅡ组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4,P=0.003),CINⅢ组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P=0.047)。2HPV检测真阳性率82.88%,假阴性率17.12%。CINⅠ组与CINⅡ~Ⅲ组HPV检测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42);CINⅡ~Ⅲ组与宫颈癌组HPV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0,P=0.022)。3TCT、HPV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T及HPV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的综合价值明显高于单用HPV或TCT,更有助于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组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21例(CINⅠ组48例、CINⅡ组34例、CINⅢ组3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患者27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5种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71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63例,阳性率为36.8%,其中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17例,阳性率为73.9%;CIN Ⅰ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32例,阳性率为66.7%; CINⅡ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12例,阳性率为35.3%;CINⅢ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2例,阳性表达率为5.1%,SCC组中无HPV L1蛋白表达.五组患者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CINⅡ组、CINⅢ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INⅠ组与CINⅡ组、ClNⅢ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面积为0.799,标准误为0.062,95%CI为0.677~0.921,灵敏度为0.769,特异度为0.750.结论 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提示其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标志物,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IL-2在不同宫颈病变当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1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且检测HPV DNA均为阳性,同时有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的标本159例:慢性宫颈炎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99例(CINⅠ级42例、CINⅡ27例、CINⅢ30例)以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12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和IL-2在各级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59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为47.80%:在慢性宫颈炎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62.50%(30/48),CINⅠ为83.33%(35/42),CINⅡ为37.03%(10/27),CINⅢ为3.3%(1/30),SCC为0(0/12)。除了CINⅢ与S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不同宫颈病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在各种宫颈疾病组织中阳性表达为64.78%: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SCC组中的阳性分别为83.33%(40/48)、89.30%(37/42)、62.97%(17/27)、30%(9/30)和0(0/12)。IL-2在不同宫颈病变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与IL-2的阳性表达率均随着宫颈病变的演变及发展而呈降低趋势。二者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子宫上皮内瘤变(CIN)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对于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有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Beclin-1、LC3-Ⅱ在宫颈病变组织及HPV感染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的行宫颈癌筛查 (HPV、TCT) 的患者, 筛查结果任意一项异常患者均行宫颈活检, 最终选取病检结果为正常的宫颈组织40例 (其中HPV感染20例, 无HPV感染20例) ;CINⅠ30例;CINⅡ/Ⅲ30例;年龄范围为25~55岁;妊娠及已行宫颈治疗过的患者不纳入研究范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Ⅰ及CINⅡ/Ⅲ组织中Beclin-1、LC3-Ⅱ相对表达量。结果 (1) Beclin-1在正常的宫颈组织、CINⅠ及CINⅡ/Ⅲ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561±0.041) 、 (0.421±0.018) 、 (0.351±0.016) ;LC3-Ⅱ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及CINⅡ/Ⅲ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 (0.683±0.027) 、 (0.435±0.029) 、 (0.325±0.017) ;Beclin-1、LC3-Ⅱ在3组间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Beclin 1, LC3-Ⅱexist in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3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2) 病检结果为正常的宫颈组织中HPV感染组中Beclin-1和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无HPV感染组 (P <0.05) 。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提示自噬基因活性下降或缺失可能参与宫颈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疗价值,观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否消失以此评估该治疗方法对CIN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112例组织学证实CIN患者行宫颈电圈环行切除术,治疗后3个月随诊时再次行TCT检查及检测高危型HPV。结果CINⅠ组HPV转阴率为72.5%(29/40),病变残留(切缘阳性)率为5%(2/40);CINⅡ组HPV转阴率为37.5%(6/16),病变残留率为37%(6/16)。CINⅢ组HPV转阴率为43.7%(7/16),病变残留率为25%(4/16)。三组患者的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CINⅠ组治疗后HPV阴转率及病灶彻底切除率均高于CIN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组与CI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高危型HPV感染率与CIN程度成正比,在CINⅡ、Ⅲ中高于CINⅠ。②LEEP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CINⅠ,而且可以使其伴行的HPV感染消失,③LEEP治疗CINⅡ、Ⅲ加大宫颈组织的切除范围和深度。④LEEP治疗后残留病变和HPV持续阳性密切相关。⑤TCT和HPV检测不仅可以评价宫颈疾病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作为CIN治疗后踪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g-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39例,CINⅢ25例)及3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Bag-1和HSP70蛋白进行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1)Bag-1在 CINⅠ-Ⅱ组、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2%(19/39)、80.00%(20/25)、83.33%(30/36),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各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阳性率(P<0.05).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在CINⅠ-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72%(19/39)、72.00%(18/25)、86.11%(31/36),各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5).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Bag-1与HSP70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r=0.393,P=0.016).结论:Bag-1和HSP70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它们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Bag-1与HSP70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bcl-2、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1例宫颈癌及20名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survivin mRNA及HPV16/18 D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mRNA、bcl-2蛋白及HPV16/18在CIN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6%、39.2%和41.0%,在宫颈痛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8%、70.4%和81.2%.3者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呈逐渐增强(P<0.01).survivin mRNA、bcl-2蛋白在CINⅢ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IN I~Ⅱ级,在宫颈癌中,Ⅱb~Ⅲ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 a期,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至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分别<0.05,<0.01).survivi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而bcl-2的表达则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两者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肿块类型无关,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块类型无关(P>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与bcl-2的表达与生存率均呈负相关,survivin与bcl-2及survivin与HPV16/18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bcl-2及HPV16/18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联合survivin、bcl-2、HPV16/18有望为宫颈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及化疗疗效的评价、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Ki67、P21^waf表达在人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端粒酶hTERT、Ki67、P21^waf表达的情况.结果:①在8/22 CIN Ⅰ、7/11CINⅡ、11/13 CINⅢ、4/6原位癌,41/52宫颈鳞癌中为HPV16杂交信号阳性,CINⅢ、浸润性鳞癌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HPV 16杂交信号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从CINⅡ、CINⅢ到浸润癌hTERT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细性程度逐渐增加.hTERT表达在各级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与HPV16型的感染率之间也呈现出正相关性(P<0.05,r=0.339);③P21^waf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强度都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P21^waf的表达与HPV16感染、hTERT表达之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r=-0.337;P<0.05,r=-0.248);④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从CINⅡ到宫颈浸润性鳞癌Ki67的表达,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的表达与HPV16的感染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hTERT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r=0.398),与P21^waf呈现出负的相关性(P<0.05,r=-0.446).结论:HPV16感染与hTERT、P21^waf、Ki67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这些指标利于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高危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宫颈癌组织HPV16E6和IDO的表达,分析二者在宫颈病变组织恶化过程中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宫颈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   方法   把经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行HPV DNA检测为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病变者120例为实验对象,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宫颈癌组织各40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HPV16E6和IDO的表达情况。   结果   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E6和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0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E6和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22.5%。4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和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0%。在宫颈病变组织恶化过程中HPV16E6和IDO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 = 0.710,P = 0.000)。   结论   HPV16E6和IDO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呈现出阳性程度逐渐递增趋势,HPV16E6和IDO可考虑成为预测宫颈病变组织恶化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CK 1 7 、 P 16 和 K i- 6 7 在宫 颈 鳞 状 上 皮 不 成 熟 化 生 ( I M) 和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变 ( CI N )中 的 表 达和 诊 断 意 义 。方 法 采用 免 疫 组化 方 法 对 86 例宫 颈 IM 、C I N 等病 变 分 别 检 测 CK 1 7 、P 16 和 K i- 6 7 的表 达 情况 ,并 对 其 表 达 及 意义 进 行 分析 。结 果 20 例对 照组 鳞 状 上 皮 C K1 7 均为 ( -) , C K 1 7 在宫 颈 IM 中阳 性 表达 率 为 10 0 % ,明 显 高 于 CI NI 和 CI N I I - I II 组( 11 . 7 6 % 和 8. 7 0 % ); P 16 在 CI N I 组和 C IN I I -I I I 组中 的 表 达率 分 别 为 94 . 1 % 和 10 0 % ,明 显 高 于 I M 组( 8% ); K i- 67 在 C IN I 和 CI N I I- I I I 组中 表 达 率 分 别 为 94 . 1 0 %和 10 0 % ,明 显高 于 I M 组( 65 . 3 8 % 。 结论 C K1 7 、 P 16 和 Ki - 67 联合 应用 有 助 于 I M 和 CI N 病变 的 诊 断 及 鉴别 诊断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表现为年轻化,所以阻断宫颈癌前病变的过程仍然是治疗宫颈癌的关键。宫颈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V病毒感染这一病因已经是确定的。研究观察宫保散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疗效,对防止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癌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宫保散局部用药,涂于宫颈表面,按疗程观察病例258例宫颈糜烂的患者其中CINI43例CINⅡ11例,且CINI合并HPV感染29例,CINⅡ合并HPV感染的为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宫保散组,对照组为尤靖安组。结果;所有患者都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治疗组CIN治愈率71.4%,对照组CIN治愈率46.2%;治疗组HPV转阴率为75%,对照组为62.5%;CINⅠ合并HPV感染的转阴率为86.2%,CINⅡ合并HPV转阴率为28.6%。结论:提示宫保散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并且可提高CINⅠ-CINⅡ患者HPV的转阴率,同时对宫颈癌前病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促使不典型增生组织向正常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宫颈病变中HPV E6/E7 mRNA与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36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级(CIN组)、43例宫颈癌(宫颈癌组)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HPV E6/E7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上述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YAP的表达情况。结果:HPV E6/E7 mRNA及YAP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分别为16.67%、11.11%,在CIN组分别为82.22%、84.44%,在宫颈癌组分别为88.37%、90.70%,3组HPV E6/E7 mRNA及YAP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在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HPV E6/E7 mRNA与YAP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HPV E6/E7 mRNA与YAP的检出率随病理级别的升高呈增强趋势,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因此,HPV E6/E7 mRNA与YAP的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并能够预测癌前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FF4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DFF45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FF45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DFF45在正常官颈组织、CIN组织和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x2=18.65,P<0.01).DFF45蛋白在CIN Ⅰ中的表达低于CINⅡ-Ⅲ(P<0.01);DFF45的表达改变与临床分期及HPV感染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DFF45蛋白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密切相关,DFF45和HPV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DFF45蛋白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有望成为一抗癌基因治疗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1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明确其分流辅助诊断意义.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CD8^+、HPV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选择指引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CD8^+.HPV16在30例CINI、42例CINⅡ-Ⅲ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CD8^+.在CIN-Ⅰ组及CINⅡ~Ⅲ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P〈0.05);HPV16表达在CINI组及CINⅡ~Ⅲ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P〈0.01);CD4^+、CD8^+CIN的表达与HPV16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D4^+、CD8^+表达下调在HPV16导致宫颈癌前病变进展过程中起作用,对进行疫苗治疗的指引标记物选择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Deng Y  Nie M  Liu F  Jiang S  Liu Y  Li D  Meng Q  Li J  Huang M  Wang M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2):1189-1194
目的:探讨RUNX3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宫颈、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 neoplasia,CIN)、48例宫颈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0例正常宫颈、24例CIN和30...  相似文献   

19.
张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25-28,31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C)和人乳头病毒(HPV)16/1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确诊病例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宫颈诊断正常40例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重复片段扩增方法银染定性法(TRAP-PCR),对所有样本宫颈组织中hTERC和HPVl6/18的感染和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SPSS17.0软件运用Logistic分析各组HPVl6/18和hTERC的感染和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结果:宫颈癌组hTERC阳性率为60.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的2.5%(P<0.01);HPV-16/18阳性率达到92.5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阳性率7.50%(P<0.01);宫颈癌易感性与hTERC、HPV16和HPV18阳性率关联关联系数分别为3.94、4.022和4.73,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hTERC基因表达和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组织病变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可以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