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58-61
目的比较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与倾斜训练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6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倾斜训练)和治疗组(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治疗周期1个月,待1个月后复查两组直立倾斜试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取得良好疗效,治疗后复查倾斜试验阳性率明显下降,头晕发作次数明显降低,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疗效更佳,可更好地降低倾斜试验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传统的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基础上,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VS患者及115例正常对照者均随机分成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亚组(IHUT)和IHUT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亚组(IHUT NI)进行试验。结果IHUT NI组的敏感性为81.25%,而IHUT组的敏感性为62.71%,差异有显著性(X2=4.66,P<0.05);两组的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X2=0.45,P>0.05);加用硝酸甘油组的总时程(24.8±5.8min)短于传统组(35.8±3.8min)(t=16.87,P<0.001)。结论IHUT NI提高了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的敏感性,保持了较强的特异性,同时又缩短了试验总时程,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并发心理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反复发作门诊或住院部患者,应用三个心理测定量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S,1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按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由病区工作人员采用交谈和观察辅助问答方法进行。按量表评分评级初步筛选正常组、心理组(焦虑和或抑郁病人)。再随机在心理组抽取10例,正常组11例,分别抽取血清样本检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对比观察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儿茶酚胺类激素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性。并初步探讨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儿茶酚胺类激素与心理病的关系。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并发抑郁症或抑郁焦虑共病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中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低于正常人群,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去甲肾上腺素无差异。结论即使处于哮喘急性发作的应激状态,哮喘发作反复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低下。并发心理病时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多巴胺可能作为并发症相关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TT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24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作为实验组,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18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方法与前者相一致.结果 实验组中19 例阳性,5 例阴性,阳性率占79.2%,对照组1例阳性,其余阴性,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3):221-224
目的:研究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比较。方法:选择本院125例剖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用药情况分为麻黄素组40例、去氧肾上腺素组45例、去甲肾上腺素组40例。比较3组不同时段的生命体征、新生儿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3组T_0~T_3的HR比较,T_0、T_1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T_3的HR、SBP、DBP显著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并显著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的PCO_2、PO_2与去氧肾上腺素组、去甲肾上腺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的pH显著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并显著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的SpO_2显著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并显著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去甲肾上腺素组新生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出生后10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低血压、头痛、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的高血压、胃肠道反应、多汗、心悸发生率显著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更高,且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与麻黄素、去甲肾上腺素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vasovagal syncope,V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直立倾斜试验( flit table test,TTT)检查明确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口服美托洛尔,观察组根据患者证型联合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方,治疗后观察患者晕厥再发情况,评价其有效率及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倾斜试验阳性率及抑郁量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防晕厥及晕厥先兆复发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率及血压减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是治疗VVS的基础用药,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方能增加其干预效果,柴胡疏肝散加味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疗程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开颅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的阻滞的效果以及对血浆儿茶酚胺、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开颅手术的42例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分组,其中21例使用0.9%氯化钠溶液的为对照组,21例使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的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种方式对两侧头皮神经的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24 h内感觉阻滞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 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12 h、18 h、24 h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 Ramsay评分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18 h、24 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的ET-1、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12 h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两组术后高血压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头皮神经阻滞的效果较好,不会升高ET-1和血浆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8.
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方法 对 93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根据试验方法不同分为非肾上腺素依赖组和肾上腺素依赖组 ,两组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30d后复查倾斜试验并随访。结果 倾斜试验阴转率在治疗组为 85 .1 % ,对照组为 1 9.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非肾上腺素依赖组和肾上腺素依赖组之间治疗反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随访 2~ 2 0个月 ( 1 0 .1±6.6个月 ) ,治疗组与对照组晕厥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口服美托洛尔是防治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方法 ,但不是绝对有效 ,血管迷走性晕厥可能存在其他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196-200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粥样斑块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30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因未按医嘱服药或失访分别剔除18、26例,最终对照组132例、观察组124例纳入本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2 mg,口服,每日1次,2组患者均治疗1 a。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浆Hcy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终点事件。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6、9、12个月时收缩压(SBP)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2个月时SBP与治疗6个月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DBP)治疗3、6、9个月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12个月时与治疗6、9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9、12个月时SBP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时(P<0.05),治疗9、12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治疗12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9个月时(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9、12个月时DBP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时(P<0.05);而治疗6、9、12个月时DBP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时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3、6、9、12个月时,对照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03、0.422,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χ2=14.582、32.904,P<0.05),斑块稳定性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高(χ2=35.352、12.878,P<0.05),且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75,P<0.05),斑块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427,P<0.05)。治疗前,2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流阻力指数(RI)和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IMT、RI和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IMT、RI和斑块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发生脑卒中7例(12.88%)、4例(3.23%),发生心血管事件7例(5.30%)、4例(3.23%),病死15例(11.36%)、2例(1.61%);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912、9.805,P<0.05),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1,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补充叶酸,可明显降低血压、血浆Hcy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卒中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氧自由基及炎症机制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行PCI介入治疗,观察组在PCI介入治疗基础上结合替罗非班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氧自由基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后增加,而血浆丙二醛(MD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SOD水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促进机体氧自由基清除,减轻微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倾斜试验加硝酸甘油(NTTT)舌下含化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安全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并以26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基础倾斜试验(BTTT)阳性6例(21.43%),对照组基础倾斜试验1例阳性(3.85%),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后实验组有9例阳性(60%),对照组阳性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两种试验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NTTT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2.3%.结论 倾斜试验采用70°角,持续45 min,含服0.5 mg硝酸甘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安全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 (T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 (VS)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短期药物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手动式倾斜试验台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 193例进行多阶段异丙肾—直立倾斜试验 ,试验阳性者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及氨茶碱等药物 ,一周后对部分患者重复TTT。结果 :诱发出晕厥者 12 7例 ,心电图主要改变为交界性逸博心律。服药一周后复查TTT ,阿替洛尔 9/ 11例、美托洛尔 11/ 14例阴转 ,氨茶碱 0 / 5例阴转。结论 :TTT既是诊断VS简便、有效的措施 ,也是判断药物疗效的可靠方法。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是治疗VS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齐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893-2895
目的:观察黄芪、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2.5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K、CK-MB、LDH 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改善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TG)含化加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T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S)的价值.方法将72例VS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随机均分成ITTT和ITTT+NTG组.结果ITTT+NTG组敏感性高于ITTT(93.1%和7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TTT+NTG含化是一种安全、耐受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V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咳嗽性晕厥(C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门诊或住院CS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有晕厥史的拟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SVVS)的患者7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HUT,观察HUT中咳嗽反应,咳嗽引发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HUT阳性结果及血流动力学类型.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诱发晕厥4例(8.51%),晕厥先兆26例(55.32%),无症状17例(36.17%),对照组79例(100.00%)均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反应总阳性率为63.83%,特异性为100.00%.各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症状者舒张压与观察组晕厥者、观察组晕厥先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无症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UT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T中剧烈咳嗽可引起CS患者血压下降,诱发晕厥或晕厥先兆,能提高C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对怀疑诊断为CS的患者,尤其是病史不清的CS患者的诊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刘艳萍  何开明  黄小艳 《西部医学》2012,24(11):2181-218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直立倾斜试验(TTT)明确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加黄芪注射液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后观察晕厥再发情况,并再次行TTT试验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疗程短,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晕厥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进行直立倾斜实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阳性23例,占71.88%,基础实验阳性9例,占28.12%,异丙肾上腺素诱发14例,占43.7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明确不明原固晕厥儿童的病因,协助诊断及治疗。方法:不明原因晕厥的患儿给予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后除外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及代谢病,给予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持续监测心电监护,记录其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发现血管迷走性晕厥25例。其中心脏抑制型10例(占40%),血管抑制型11例(占44%),混合型4例(占16%)。结论:不明原因晕厥的患儿经直立倾斜试验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不明原因晕厥儿童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QY  Du JB  Li WZ  Chen J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1962-196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及其分布,研究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与其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00例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均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并根据其在实验中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分为血管迷走性反应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型及正常血流动力学反应型4种类型,研究其分布及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10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HUT中,50例(50%)出现经典的血管迷走性反应型,33例出现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33%),15例出现正常反应型(15%),2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型(2%)。其中在50例血管迷走性反应型中,31例为血管抑制型(31%),12例为混合型(12%),7例为心脏抑制型(7%)。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体位性心动过速反应型的患儿平均年龄大于正常血流动力学反应型的患儿(12±2vs10±3,P<0·01;12±2vs10±3,P<0·01);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男女性别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病程的比较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患儿的晕厥次数显著少于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正常反应型患儿(1±1vs3±3,P<0·01,1±1vs3±2,P<0·01);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基础心率显著快于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正常反应型患儿(81±7vs71±9,P<0·01,81±7vs74±7,P<0·01);基础血压在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晕厥次数、基础心率及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血管迷走性反应各亚型之间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可表现出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与其临床表型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