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玲霞  张沥  陶梅  宋瑛  曹广周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495-1497
目的:研究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组织细胞HSP及Fas表达状态,以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高盐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本制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正常组胃粘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盐水组在第24周,在细胞浆中可见HSP及Fas表达,呈均质颗粒状,到32周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HSP和Fas共同表达。结论: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粘膜出现萎缩,HSP和Fas表达增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为细胞和组织内部超微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GAG)胃黏膜组织细胞HSP60及ras表达状态,以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热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本制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正常组胃黏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热盐水组在第12周,在细胞质中可见HSP60及ras表达,呈均质颗粒状,到24周、32周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HSP60和ras共同表达.结论 热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黏膜出现萎缩,HSP60和ras表达增加,提示在胃黏膜萎缩形成过程中,HSP60与ras蛋白参与了重要的细胞分化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细胞Bcl-2及cox-2表达状态,以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高盐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胃小弯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本制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盐水组在第24周,在细胞浆中可见cox-2和Bcl-2表达,呈均质颗粒状,到32周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cox-2和Bcl-2共同表达。正常组胃黏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结论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黏膜出现萎缩,Bcl-2及cox-2表达增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为细胞和组织内部超微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完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组织细胞p53及PCNA表述状态,以探讨长期热威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热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奏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本翻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亿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正常姐胃粘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热盐水组在第12周在细胞核中可见p53及PCNA阳性表述,到24周,32周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两者共同表达.结论 热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粘虞出现萎缩,p53及PCNA表达增加,在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中,p53及PCNA蛋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及其调控基因Bcl-2,Fas表达状态,以探讨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等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凋亡对DNA含量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TUNEL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在粘膜全层均可见到,呈弥漫性分布。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胃粘膜;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显示,Bcl-2,Fas在热盐水灌胃所致的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热盐水灌胃不同时间大鼠胃粘膜中Bcl-2,Fas蛋白表达率随灌胃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4周、8周、12周时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5%、16.7%、76.5%,F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8.75%,22.2%,64.7%;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在萎缩性胃炎时,在G0/G1峰前可见一个亚G0/G1峰,也即凋亡细胞峰出现,而在正常胃粘膜时未显示亚G0/G1峰。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导致大鼠胃粘组织细胞凋亡异常,其凋控基因(Bcl-2,Fas)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及其调控基因 Bcl- 2、Fas表达状态 ,以探讨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等缺口末端标记 ( TUNEL )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凋亡时 DNA含量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 :TUNEL检测细胞凋亡显示 ,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在粘膜全层均可见到 ,呈弥漫性分布。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胃粘膜 ;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显示 ,Bcl- 2、Fas在热盐水灌胃所致的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 ;热盐水灌胃不同时间大鼠胃粘膜中 Bcl- 2、Fas蛋白表达率随灌胃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在 4周、8周、1 2周时 Bcl- 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1 2 .5 %、1 6.7%、76.5 % ,F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1 8.75 %、2 2 .2 %、64.7%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 ,在萎缩性胃炎时 ,在 G0 /G1峰前可见一个亚 G0 /G1峰 ,也即凋亡细胞峰出现 ,而在正常胃粘膜时未显示亚 G0 /G1峰。结论 :热盐水灌胃可导致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 ,其调控基因 ( Bcl- 2、Fas)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沥  王春梅  陶梅  张玲霞  江梅  曹广周 《医学争鸣》2004,25(19):1729-1731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热盐水灌胃(55℃,150 g/L,2.5 mL/d×32 wk)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行透射电镜标本制备并对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电镜观察到热盐水灌胃较早就出现了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微绒毛变短或丢失,随灌胃时间的延长,线粒体肿胀明显,局部空泡化,部分线粒体溶解坏死.内质网扩张明显,部分脱颗粒,微绒毛大量丢失.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引起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热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梅  张沥  张玲霞  王春梅  江梅  杨家骥  宋瑛 《医学争鸣》2005,26(14):1264-1267
目的:研究热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过热饮食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热水灌胃(55℃蒸馏水,2.5 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热水组于灌胃后24 wk,光镜见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表现.扫描电镜见胃黏膜细胞萎缩、腺腔增大并见出血现象;32wk时细胞萎缩加重,大量上皮细胞脱落、细胞破损、局灶性糜烂.透射电镜见腺体和腺细胞萎缩,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分泌颗粒减少并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并出现早期凋亡现象.32 wk时胞质内细胞器锐减,早期凋亡现象较前普遍.结论:长期过热饮食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并有超微结构的损害,可导致胃黏膜萎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及增殖细胞表达状态 ,以探讨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凋亡时DNA含量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 ①TUNEL检测细胞凋亡显示 :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在粘膜全层均可见到 ,呈弥漫性分布。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胃粘膜 (P <0 .0 5) ;②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热盐水灌胃所致的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 (P <0 .0 5) ;③流式细胞检测显示 :萎缩性胃炎时 ,在G0 /G1峰前可见一个亚G0 /G1峰 ,也即凋亡细胞峰出现 ,而在正常胃粘膜时未显示亚G0 /G1峰。结论 热盐水灌胃可导致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异常 ,其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隔山消颗粒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p53基因及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复方隔山消颗粒进行治疗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p53及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过热盐水灌胃造模后,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以复方隔山消颗粒治疗后,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明显减轻,胃黏膜细胞p53阳性表达率和PCNA标记指数显著降低。结论复方隔山消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突变型p53基因及PCNA蛋白的表达,从而恢复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芦荟、猴头菇、灵芝(中药)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采用热盐水复制CAG模型,分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干预组、胶体果胶铋对照组.给药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变化,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AG大鼠SOD活性(P<0.05),除高剂量组外,MDA值降低(P<0.05);中药能够改善热盐水CAG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使MDA下降、SOD上升,同时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芦荟、猴头菇、灵芝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在人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SP70在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窦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SP70在浅表性胃炎组、CAG伴H-IN组、胃窦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48.89%、66.67%,过表达率分别为3.33%、37.25%、58.33%,胃窦腺癌组、CAG伴H-IN组HSfy70阳性表达及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浅表性胃炎组与CAG伴或不伴H-IN组、胃窦腺癌组之间HSP70过表达量上差异较大。结论:HSP70在胃癌和CAG伴H-IN中过度表达,可能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萎消颗粒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萎消颗粒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CAG动物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的胃萎消颗粒进行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的含量.观察每组大鼠胃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CAG模型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经胃萎消颗粒治疗12周后,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明显回升(P〈0.05),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常增生鼠数量明显减少。结论:胃萎消颗粒对大鼠实验性CAG胃部相关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益胃祛瘀消痰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胃祛瘀消痰方高、低剂量组以及维霉素组、三九胃泰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胃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和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和Fas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益胃祛瘀消痰方能降低胃组织细胞凋亡率,减弱Caspase3和Fas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结论:益胃祛瘀消痰方可通过调控Caspase3、Bcl-2和Fas的蛋白表达,以降低胃组织细胞凋亡率,为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陶梅  张沥  张玲霞  江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356-1358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血清IL-6,IL-8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长期热咸饮食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用热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喂养组、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4,8,12,24,32wk血清IL6,IL-8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灌胃至12wk时出现胃粘膜层变薄,固有层腺体减少,固有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粘膜肌层明显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等萎缩性胃炎表现,随着热盐水灌胃时间的延长,32wk胃粘膜萎缩程度明显加重;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喂养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IL-6,IL-8含量基本相同。实验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在4wk就明显升高,8,12wkIL-含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24wk后降至正常。IL-8含量在4,8wk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wk萎缩性胃炎形成后,其含量降至正常。结论:热盐水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形成的较早时期,血清IL-6,IL-8含量明显升高,IL-6,IL-8所介导的炎症可能是早期热盐水损伤胃粘膜的主要机制之一,在萎缩性胃炎形成中起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理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使用金属弹簧、灌服盐水溶液和热糊的综合方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理气活血法干预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基因的差异表达变化,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应用Real-time PCR对主要差异基因进行鉴定.结果 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4个,其中上调基因8条,下调基因6条,共同构成了理气活血法干预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差异表达基因谱.其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ptk2)在自然恢复组中明显下调,经理气活血法干预后明显上调.结论 理气活血法可上调ptk2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构,促进损伤的胃黏膜修复和愈合,这可能是理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安胃汤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的TF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病理模型组、安胃汤组、胃复春对照组共4组.光学显微镜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方法 观察安胃汤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胃黏膜TFF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安胃汤与胃复春均能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形态,但以安胃汤效果为佳.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安胃汤组和胃复春对照组均显著提高TFF1mRNA/β-actin相对表达量比值(0.86±0.13vs0.54 ±0.10 and 0.83±0.10vs0.54±0.10,P<0.01),安胃汤组优于胃复春对照组(0.86 ±0.13vs0.83±0.10,P<0.01).结论 安胃汤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胃黏膜的病理形态,可能通过增加胃黏膜TFF1mRNA表达而起到治疗CAG作用.  相似文献   

18.
VEGF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G患者和急性单纯性胃炎(ASG)患者胃黏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AG胃黏膜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数(57.85±5.16)显著高于ASG胃黏膜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数(28.19±3.29)(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CAG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VEGF阳性细胞数无差异。结论 CAG患者胃黏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升高;VEGF的表达仅是CAG病理变化之一,与CAG的程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胃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致癌化学物MNNG复制CAG动物模型,给药后对各组大鼠测定胃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S-P法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胃复春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相比,HSP70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模型大鼠具有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增强HSP70的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理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理胃汤高剂量组、理胃汤中剂量组、理胃汤低剂量组、维酶素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0 ml/kg,理胃汤各剂量组分别按8,4,2 g/kg剂量灌胃给药,维酶素组予维酶素0.002/kg灌胃.用药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萎缩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理胃汤高、中、低剂量组胃黏膜病理变化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理胃汤高、中、低剂量组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理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黏膜EGFR的过度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