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报告1例肿瘤内出血导致的眼眶神经鞘瘤迅速增大暴露于皮肤表面的患者。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79岁,左侧上眼睑内侧有一个缓慢增长2a的肿物,近期肿物迅速增大。切取一部分活组织进行检查。4wk后,左眼肿物继续增大,视力则下降为6/18。检查发现肿物位于左眼眼眶鼻上方,眼睑呈机械性下垂及眼球受压向下外方移位。左眼眼球运动受限,向上注视时尤为明显。CT扫描显示在左眼内侧有巨大肿物突出。左眼前径路眶切开术活检显示包膜完整。组织学检查显示神经鞘瘤囊性改变和有血管血栓形成。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视力提高至6/6和没有复视现象出现。结论:眼眶神经鞘瘤应作为一个重要与缓慢增长的肿瘤鉴别诊断,但快速增长的良性肿瘤也可以因为肿瘤内出血而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或炎症。  相似文献   

2.
眼眶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眼眶内神经鞘瘤16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4—70岁,平均40岁。病程1月—5年。右眼10例,左眼6例。视力0.1—0.5者4例;>0.5者8例,<0.1者4例。突眼者12例,两眼突出度差值最大23mm,最小2.5mm。病理组织学检查:AntoniA型8例,AntoniB型4例,混合型4例。本文还对眶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神经鞘瘤是由神经鞘细胞即施万细胞(雪旺氏细胞)增生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约占眼眶原发性肿瘤的3.7%~6.4%。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近4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眶内神经鞘瘤46例,现将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院1978~1998二十一年间132例神经鞘瘤患者进行病例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总结了神经鞘瘤独特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具多样性,多以眼球突出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眶内各种形状的占位性病变,以类圆形居多。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注意手术技巧和术式的选择可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眼眶神经鞘瘤CT与MRI的各自影像表现特点,对比二者在眼眶神经鞘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总结经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眼眶神经鞘瘤的CT与MRI影像表现特点,根据诊断符合率,运用统计学处理,找出最适合诊断的检查方法.结果 眼眶神经鞘瘤的定位诊断上,MRI平扫和CT平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2%,MRI平扫与CT平扫(P=0.502>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性诊断上,MRI平扫、MRI增强、CT平扫、CT增强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1%、46%、47%,MRI平扫与CT平扫(P=0.008<0.01)、MRI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P=0.036<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平扫+增强)扫描是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suitable way to differ the orbital neurilemmoma according to the CT and MRI features. Methods Twenty-four cases orbital neurilemmoma were enucleated and diagnosis was proofed by pathological,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CT and MRI we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diagnosis were statistic analyzed. Finally, the most suitable way for image investigation on the CT and MRI were found. Results For the position diagnosis rate of orbital neurilemmoma from plain MRI scan, plain CT scan was 100%,92% respectively. Plain MRI scan and Plain CT scan(P =0.502>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qualitative diagnosis rate of orbital neurilemmoma from plain MRI scan, MRI(contrast enhancement), plain CT scan, CT(contrast enhancement)was 88%, 91%, 46%, 47% respectively. Plain MRI scan and Plain CT scan (P=0.008<0.01), MRI(contrast enhancement)and CT(contrast enhancement)(P =0.036<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s Plain MRI scan combine contrast enhancement sca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iagnose of the orbital neurilemmoma.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egnetic resoance imaging,MRI)影像对于眼眶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并提出常见的MRI图像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眼眶神经鞘瘤62例,均为单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眼眶MRI检查,获取T1和T2加权像。注射钆喷酸葡胺后获取强化T1加权像。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所有MRI图像。结果眼眶神经鞘瘤常见的肿瘤形状为圆锥形(16例)、哑铃形(10例)、椭圆形(9例)和圆形(8例)。神经鞘瘤的好发部位为眶上部(17例)、眶内上方(12例)和眶尖部(12例)。在T1加权像,53例显示均一的等信号或伴小片状低信号区。强化T1加权像的图像特征与T2加权像具有相关性,增强类型可分为5类。最常见的增强类型是环形强化征,有18例。均匀增强和不均匀增强各为16例和26例。结论MRI对于眼眶神经鞘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使用造影剂后。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状和位置。T1加权像无明显特异性。T2和增强的T1加权像可提供肿瘤的组织学信息。环形强化征可作为神经鞘瘤的靶特征。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14岁,1y前发现右眼向前突出.无疼痛及其他不适,一直未行治疗.以后突眼进一步加重.伴视物不清,胀感,遂于05年1月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眼眶内肿瘤收入院.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视力:右限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眼眶神经鞘瘤CT与MRI的各自影像表现特点,对比二者在眼眶神经鞘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总结经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眼眶神经鞘瘤的CT与MRI影像表现特点,根据诊断符合率,运用统计学处理,找出最适合诊断的检查方法.结果 眼眶神经鞘瘤的定位诊断上,MRI平扫和CT平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2%,MRI平扫与CT平扫(P=0.502>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性诊断上,MRI平扫、MRI增强、CT平扫、CT增强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1%、46%、47%,MRI平扫与CT平扫(P=0.008<0.01)、MRI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P=0.036<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平扫+增强)扫描是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0岁,林业局退休工人,患者于2008-03无明显诱冈出现左眼球向外突出,无眼红、眼部胀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视力有轻度下降,未影响生活,故未予系统检查及治疗。至2012-04-19因左眼球突出日渐加重,同时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于我院门诊就诊(图1),行眼眶部CT检查提示:左眼球后肌椎内占值(图2)。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15岁,学生,因“右眼新生物生长3年”于2001年11月19日以“右眼眶肿瘤”收入院。既往史:1998年因“右眼眶肿瘤”在外院行“右眼眶肿瘤摘除术”,术后3个月复发,未予治疗。入院查体:右眼视力:无光感,眼球被肿瘤包裹,肿瘤突出眼眶外(见图1),右眼CT示右眼肿瘤占满眼眶,部分突出眶外及颅内,眼球挤向眶外。患者入院后于11月24日在全麻下行右眼眶肿瘤及眶内容物剜出术。  相似文献   

12.
眼眶神经鞘瘤3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分析1985~1994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眼眶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孤立性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对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孤立性眼眶神经鞘瘤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多表现为眼球突出,可伴有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球活动受限等。均行手术摘除肿瘤。术后视力下降8例(26.7%),不变13例(43.3%),提高9例(30.0%);早期上睑下垂8例(26.7%),眼球活动受限11例(36.7%)。术后随访1.5~10.0年,5例复发,其中1例为低度恶性,4例为良性。大部分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受限者,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应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选择最佳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3.
0引言神经鞘瘤(neurolemoma)是神经鞘膜细胞增生形成的肿瘤。神经鞘膜细胞是由胚胎时期的神经嵴发展而来,被覆于除嗅神经和视神经外的脑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轴突之外。眶内含有丰富的神经组织,这些神经的轴突外边均被覆鞘膜细胞,因而均可发生神经鞘瘤。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发展缓慢,病程长,多以渐进性眼球突出为  相似文献   

14.
任晓冬 《眼科研究》2010,28(7):635-635
患者,女,46岁,因左眼球突出1年,于2009年2月12日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矫正1.0;左眼0.2,矫正1.0。左眼球轴性突比6mm,眶压(+),眼球运动无受限,眼前节及眼底正常;右跟正常。眼眶CT扫描:左肌锥内占位,类圆形,边界清楚.均质,CT值为+54.3Hu,  相似文献   

15.
包兵  钱雯  宋济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6):360-361,I0005-I0006
目的 分析眼眶神经鞘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4例眼眶神经鞘瘤,其中CT扫描26例,MRI检查4例,CT加MRI检查4例.结果 27例肿块位于肌锥内,7例位于肌锥外,多呈椭圆形和类圆形.CT平扫为等密度,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肿瘤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肿瘤囊变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瘤体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而囊变部分不强化.结论 CT与MRI均能显示眼眶内的肿块,MRI对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优于CT.(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360~361)  相似文献   

16.
眶内复发性多发性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 ,9岁。因左眼球间断性突出 ,视力渐进性下降 3年 ,于 1999年 10月 16日来我院就诊。 1997年 4月在外院CT检查示左眼眶内肿瘤 ,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 :左眼眶内神经鞘瘤 ;1998年 5月 ,头颅CT检查示鼻腔内肿瘤 ,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 :神经纤维瘤。入院体检 :全身皮肤未见咖啡斑等神经纤维瘤病体征。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1 5 ,左眼0 7。眼球突出度 :右眼 10mm ,左眼 17mm ,眶距 95mm。左眼垂直下移 2mm ,眼球内转运动轻度受限。余未见异常。眼眶CT检查 :球内直肌上方及球后肌锥内可见 3个类圆形高密度肿物影 ,拟诊 :左眼…  相似文献   

17.
眶内神经鞘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鞘瘤是末梢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本文报告2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对其临床症状、超声探查、CT扫描、MR成像作为分析;并对肿瘤原发部位、诊断、治疗进行讨论。认为超声探查(B超)、CT扫描、MRI三者相互补充有助于手术前定性定位诊断。手术局部完全切除不复发。  相似文献   

18.
眼眶神经鞘瘤是较常见的眼眶肿瘤, 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 典型的神经鞘瘤主要由交替分布的AntoniA型和AntoniB型瘤细胞组成, 大多为AntoniA型瘤细胞。临床诊断以MRI检查作为首选, CT检查作为辅助, 后者主要观察肿瘤对周围骨质的影响,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需要注意与海绵状血管瘤、恶性眼眶神经鞘瘤等进行鉴别诊断。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疗法, 尚未发现更优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283-288, 封三)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2岁.因咽部异物感伴进行性吞咽梗阻感2年于2002年4月11日收住入科.查体:右侧咽部见一鹌鹑蛋大小肿块,表面光滑,无充血、水肿,边界清,无触痛,无粘连,无搏动感,基底广,位于右侧咽腭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眼部神经鞘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的4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患者的第一主诉主要为突眼和眶周肿块.肿瘤发生的部位:球后肌肉圆锥30例(65.12%),眉弓、眼睑皮下及内外眦皮下9例,眼眶外上方4例、内上方2例、内侧2例、外下方1例,眼球表面1例.CT扫描38例,MRI成像3例.提示眶内实性占位病变,其中6例有囊样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神经鞘瘤41例,恶性神经鞘瘤8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7例复发,包括5例良性神经鞘瘤和2例恶性神经鞘瘤,其中1例良性神经鞘瘤复发后变为恶性.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在随访期间未再复发.结论 眼部神经鞘瘤发生部位广泛,部分有囊性变,部分复发病例可恶变,眼科医师应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切除应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