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18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患儿分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组(n=28)与非延长组(n=160),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情况,分析术后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组患儿住院天数为(6.4±0.7) d,非延长组为(4.9±0.4) d。188例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病率为36.2%,无住院期间死亡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组总并发症、新发心律失常、感染的发生率和局部麻醉使用率均高于非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缺损大小、封堵器大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造影剂剂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术后新发心律失常、感染的发生和局部麻醉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应用情况以及适应症、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予以外科修补术治疗,研究组予以介入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LVEF、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LVDd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皆无死亡病例。结论:相较于外科修补术,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可改善心功能等优点,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前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成功进行ASD、VSD介入封堵术的患者32例(其中ASD 16例、VSD 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4天抽静脉血并EUSA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结果 (1)ASD、V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血浆GMP-140浓度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4天血浆GMP-140浓度亦有所下降(P<0.05),V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GMP-140浓度升高较ASD患者更明显(P<0.01);(2)ASD和V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即刻GMP-140浓度均与手术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1)ASD、VSD封堵术后均存在血小板活化状态,二者相比VSD封堵术后血小板活化更明显;(2)ASD和V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即刻GMP-140浓度均与手术时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且术后早期出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患儿29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此类手术未出现心律失常的患儿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1天、3天、5天及30天心电图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左室电压、JTcd随手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J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左室电压在术后3天、5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有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左心室电压和JTcd有差异,JTcd可能对预测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有参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开胸手术,手术方式成熟、手术效果确切,但是对患者创伤较大;介入封堵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存在着外周血管损伤、放射线损伤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病理类型选择较为严格。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膜部心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价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e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VSD)封堵术可行性,本文报告经导管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VSD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3年6月,诊断32例PVSD。结果:32例患者中除一例因VSD膜部瘤松软未能成功置入外,其余患者均能正确置放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和即刻完全封堵PVSD。术后24h至6月用1TTE复查,所有患者被完全封堵。结论:经导管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VSD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行的非开胸方法。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7%。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两个月。3年前因感冒就诊本院门诊,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随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当时未予特殊治疗。此后,家人发现患儿活动后易出现气促,剧烈活动后可伴有口唇发绀,易患呼吸道感染,于2004年6月4日再次就诊本院心内科门诊,诊断为先天性心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262-26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与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VSD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V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VSD封堵术,对照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所有患者于术后即刻、出院当日及术后1、3、6个月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心律失常、残余分流、新发主动脉瓣反流、封堵器移位或脱落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 78%(81/82)、100. 00%(78/78),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51,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 350、1. 981,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t=2. 522,P <0. 05),2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921,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 44%(2/82)、11. 54%(9/7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 171,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VSD封堵术具有微创、无需体外循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室间隔缺损(室缺,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SD,pmVSD)最常见,约占70%。外科修补术是闭合VSD的“金标准”,但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瘢痕明显。2002年,HIJAZI等[1]首次使用Amplatzer pmVSD封堵器进行经皮介入VSD封堵治疗,但后续的临床试验发现,使用该封堵器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发生率高达2.0%~5.7%[2-5],因而未获FDA批准[6]。国产封堵器针对其缺陷进行了改良,临床实践发现,应用国产室缺封堵器,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CAVB发生率为1%左右。然而,CAVB对心功能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将综述pmVSD封堵术后发生CAVB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例VSD封堵术后发生迟发性CAVB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VSD患者分别于经导管封堵术后第4天及第6天突发晕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证实为间歇性CAVB,经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 (1)VSD经导管封堵术后有可能发生迟发性CAVB,应适当延长心电监护及住院时间;(2)对VSD封堵术后发生的迟发性CAVB可用大剂量激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直径大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治疗不同直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胸外一科收治的63例缺损直径在3~10 mm的先天性干下型VSD 2~6岁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体外组和微创组,再依据直径大小差异各分为两组,经胸微创封堵治疗34例,男女比例为19/15,其中直径3~5 mm 13例,>5 mm 21例;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治疗29例,男女比例为16/13,其中直径在3~5 mm 11例,>5 mm 18例.分别对其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外组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微创组长,两种手术方式总体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直径在3~5 mm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直径在5~10 mm时,体外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微创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手术失败患者的缺损直径均在8~10 mm.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的影响(P>0.05).两种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总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体外组的总体发生率为5.75%,高于微创组的1.67%.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的影响(P>0.05).结论 VSD缺损直径大小对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成功率有影响.体外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微创组高,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影响;微创组较体外组术中优势明显.缺损直径较小选择微创封堵优势明显,缺损直径越大选择体外循环手术治疗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行介入治疗的室缺患者210例,男11 2倒,女98倒,年龄3~47(16±9)岁,全部应用国产封堵器.术前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住院期间连续心电监测以及每天至少1次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210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41例术后7 d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其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在术后21 d内恢复至术前,Ⅱ庹Ⅱ AVB 2例,术后14 d内恢复正常,Ⅰ度AVB 1例,术后7 d内恢复.束支传导阻滞32例,24倒在7 d内恢复至术前,8例为新发束支阻滞未恢复.结论:心脏传导系统的损伤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年龄、室缺的位置、大小、封堵器的类型、术中操作时间及术前心电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时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02年10月至2008年8月在本院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328例pmVS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9例,女169例,年龄1.5~14岁,平均(6.2±3.8)岁,分别于介入治疗术前1d及术后第4天记录12导同步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术中持续心电监护,由心电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得出各型心脏传导阻滞的检出情况.结果 (1)328例pmVSD患儿介入术后新发心脏传导阻滞27例(占8.2%),其中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9例,3例为术中操作导管刺激pmVSD周围组织所致,6例为迟发性Ⅱ~Ⅲ度AVB.经静脉应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等治疗后27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遗留IRBBB,1例遗留CRBBB.(2)pmVSD介入治疗术后新发心脏传导阻滞患儿与对照组比较,VSD内径与封堵器直径差值较对照组明显大[(2.8±0.9)mm与(2.0±0.7)mm,P<0.01].结论 VSD介入治疗后发生的迟发性Ⅲ度AVB可能与所选用封堵器偏大有关,激素治疗有效,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和评价经导管封堵术在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用国产封堵器对56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在局麻或基础 强化麻醉下经导管进行封堵术,其中嵴下型53例,嵴内型1例,肌部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结果53例封堵成功,心脏杂音消失,术后6~12 h下床活动,4~6 d痊愈出院。4例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结论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部分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操作简便、恢复好、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评估疗效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38例成功施行经皮穿刺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及1年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内径(LVDd,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VLOVT)?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Em,Am);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心室壁收缩期最大位移(Ds)?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并计算E’/A’ ?Em/E’?结果:VSD封堵术后早期,LAD?LVDd?Ds较术前明显缩小,VLOVT明显加快(P均< 0.05),而LVEF?V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受损升高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m/E’有所下降,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年,Em/E’下降至正常水平,VLOVT下降至术前水平(P均< 0.05),结论:经皮穿刺VSD封堵术早期可纠正VSD患者左心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脏结构异常;中期可改善受损的左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对VSD封堵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评估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心导管介入法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经胸小切口法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心内、心外科分别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1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心导管介入封堵术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按照封堵术式与超声路径的不同分为TTE组38例和TEE组13例。结果 TTE引导心导管法封堵成功ASD13例、VSD20例。封堵失败ASD3例、VSD2例;TEE引导经胸小切口法封堵成功ASD5例,VSD8例。结论 TTE与TEE在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均可采用,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黄晓碧  钱翠平  郭军  高辉辉  赵胜 《安徽医学》2021,42(11):1236-1239
目的 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和转归.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心内科行PmVSD介入封堵术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心导管检查以及术后随访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n=9)与非心律失常组(n=6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律失常组患儿QRS间期为109.00(93.50,127.50)ms,非心律失常组患儿QRS间期为74.00(71.25,78.00)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缺损直径、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和曝光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曝光时间延长是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16,95%CI:1.120~1.790,P<0.05).随访12.00(6.00,12.00)个月,7例(包括2例严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患儿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以束支传导阻滞多见,大部分术后早期可恢复正常,曝光时间延长可增加Pm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