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神经内窥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4月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20例,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开颅清除血肿的同类患者,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GCS评分。结果术前试验组(6.81±2.02)分,对照组(6.92±2.51)分(P=0.92);术后1月试验组(10.83±2.24)分,对照组(8.93±2.31)分(P=0.02);术后6月试验组(13.52±2.61)分,对照组(10.65±2.41)分(P=0.03),内窥镜组术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窥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姜莉华  张丽 《中外医疗》2016,(28):188-190
目的:探究、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7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通过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病死率及治疗前后GC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死率4.71%(4/85),对照组病死率7.06%(6/8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7.09±2.38)分,治疗后为(9.83±2.3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6.22±2.74)分,治疗后为(8.35±3.61)分;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经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PSQI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3.72±3.76)分和(44.78±4.2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1.27±3.47)分和(52.58±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PSQI评分分别为(9.18±1.43)分和(6.36±0.8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36±1.28)分和(8.78±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脑出血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21-24
目的探讨微创双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大容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出血量超过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9),其中试验组采用微创双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血肿消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前及术后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首次血肿清除率为32.50%,低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消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0±0.25)h、住院时间为(22.1±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3.27±0.42)h、(31.1±4.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00%,低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与各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双软通道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出血量超过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较快清除血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孙杰  冯楠  聂晟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02-1103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8分的DAI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5例,于入院后行有创颅内压监护,放置3~7 d。对照组17例,入院后根据传统方法评估颅内压,包括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结果试验组入院时GCS评分为(5.67±1.54)分,治疗2周后为(10.33±2.84)分;对照组入院时GCS评分为(5.59±1.58)分,治疗2周后为(8.59±2.53)分。两组GCS评分入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护则可在脑疝早期甚至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之前即可监测到颅内压增高,可给予有效治疗,及时降颅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生理能力(66.58±12.63)分,精神健康(63.96±10.51)分,总体健康(82.66±11.57)分,身体疼痛(70.22±8.63)分比对照组高;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77%,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田昵军  姜武 《海南医学》2014,(19):2893-2895
目的比较血肿量大于30 ml且形态不规则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单管钻孔引流术与双管钻孔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54例采用单管钻孔引流治疗(单管组),56例采用双管钻孔引流治疗(双管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血肿清除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GCS)和存活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7.0±1.8)分vs(7.2±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2),治疗后双管组的GCS评分高于单管组[(10.2±2.0)分vs(8.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双管组患者的存活近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单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量大于30 ml且形态不规则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双管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管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间歇性食管插管与胃管留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胃管置留管进食,试验组接受间歇性食管插管进食。并将两组患者7 d、14 d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7 d WHOQOL-BREF评分为(63.14±7.56)分,对照组为(52.23±6.51)分,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t=5.47,P=0.00)。试验组患者14 d WHOQOL-BREF评分为(77.05±9.56)分,对照组为(64.18±8.51)分,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t=5.03,P=0.00)。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36.0%。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P=0.00)。结论间歇性食管插管相比于常规鼻饲管置管,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手术时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发病时间48 h,B组为发病时间48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清除情况(颅内血肿清除率92.0%)明显优于A组患者的清除情况(颅内血肿清除率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CCS评分(16.5±2.2),GCS评分(11.1±1.2),生存质量评分(43.8±3.9);B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CCS评分(8.5±1.5),GCS评分(13.6±1.4),生存质量评分(60.5±4.6),B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应该在48 h内采取治疗手段,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促进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脑出血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患者日常活动功能与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1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各项参数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和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6.38±11.34)分和(44.98±12.47)分,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57±14.87)分和(44.83±11.24)分,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各个方面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章来晓 《中外医疗》2014,(34):26-27
目的探讨和研究人血白蛋白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脑干出血患者9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服用人血白蛋白予以治疗,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对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E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2.5%,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P〉0.05);在治疗20 d之后,除去死亡的病例,实验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1.31±2.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GOS评分为(4.16±0.6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干出血患者,给予药物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指标,提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谭杨劲  刘子科  世宏  张锦祥 《海南医学》2016,(16):2609-2611
目的:研究血清皮质醇与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因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破入脑室入住我院治疗的患者68例,于患者发病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进行血清皮质醇测定,参考患者发病首日血清皮质醇浓度,将患者分为三组,上升组33例,正常组24例,下降组11例。观察并记录患者血肿、肺部感染发病率、住院时间及Graeb评分,并在患者入院和出院3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入院时血肿、GCS评分、Graeb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皮质醇下降组血肿[(72.6±13.6) mL]和Graeb评分[(10.5±1.6)分]均高于升高组[(63.4±12.3) mL、(8.7±1.4)分]和正常组[(48.3±11.5) mL、(7.4±1.4)分],而GCS评分[(5.6±1.4)分]低于升高组[(7.8±1.2)分]和正常组[(10.3±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患者血肿和Graeb评分高于正常组,而GCS评分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CS评分、住院时间、肺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皮质醇下降组患者GCS评分[(2.8±1.1)分]均低于升高组[(3.8±1.2)分]和正常组[(3.7±1.1)分],住院时间[(33.7±4.4)d]、肺部感染发病率(51.52%)均高于升高组[(22.9±4.4) d、27.27%]和正常组[(20.5±5.5) d、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关系密切,若患者皮质醇水平降低,则预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康复对老年脑出血术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术后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抗抑郁治疗,实验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性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Zung简易抑郁评定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实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9.2±9.1)、(63.7±14.2)分,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8.9±8.6)、(62.5±13.7)分,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2.6±9.1)、(48.3±12.4)分,均低于对照组[(50.2±7.4)、(58.4±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为67.3%(30/45),低于实验组的8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出血术后的抑郁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手术,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段出血后24 h外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对照组。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的A组和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的B组。对比术后GCS昏迷指数。结果观察组的GCS昏迷指数为(14.57±1.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0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术后GCS昏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出血后24 h内,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DL评分情况、治疗前后血肿量、治疗前后GCS评分及CSS评分。结果 (1)经治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4.38%)(P0.05);(2)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I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血肿量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4)两组治疗后GCS及CS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费晓娇 《中外医疗》2014,(27):170-172
目的探究并分析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120例入住该院心血管病区的老年脑血栓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出院1月后的QOLUCC评分。结果 1经过住院护理,两组患者的MRI/CT影像学指标均有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前明显减轻或消失,精力与体力较之前充沛,生活自理能力较之前明显提高,心态显著乐观,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5±1.92)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2±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QOLUCC评分(37.5±1.92)低于对照组评分(51.8±6.71),两组患者QOL-U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改善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总结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治脑出血患者1 525例,发生医院感染218例(14.3%),对这些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培养结果和抗菌药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8例(14.3%),感染260例次(17.1%)。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中住院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糖尿病史、吸烟史、侵入性操作和住ICU最为重要(P<0.01)。未使用抗菌药144例(9.4%)中发生感染14例(9.7%),使用抗菌药1 381例(90.6%)中发生感染204例(14.8%)。结论: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侵入性操作和ICU是重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老年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CH)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危险因 素,为CH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昏迷患者125 例,按照是否继发MODS进行分组,将43继发MODS患者作为观察组,82例未继发MODS患者作为对照组。选 择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血糖、CH体积等7个因素对老年CH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情况实施单因素 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43例患者死亡率4651%,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732%(P <005)。且2个器官受累18例,死亡6例,3个及3个以上器官受累25例,死亡14例。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 指数(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CH体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IL-1及IL -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GCS评分、血糖、CH 体积、APACHE-Ⅱ评分、IL-1、IL-10共计6个危险因素(P<005)。结论 GCS评分、血糖、CH体积、A PACHE-Ⅱ评分、IL-1、IL-10为老年CH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需给于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