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免疫学特征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患者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降低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0.95%、85.71%和61.90%,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17和7/21;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发病初期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到恢复期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不同时期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型H1N1病毒感染可能降低T淋巴细胞数量,但这种降低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的变化趋势。方法:观察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入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的20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治愈出院。以氧合指数200为界限进行分组,分为氧合指数≥200组(A组)和氧合指数〈200组(B组),监测两组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①相对于A组,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B组的白介素-2(IL-2)明显增高(P〈0.05)。②与A组相比,治疗第3天,B组白介素-4(IL-4)明显增高(P〈0.01)。③白介素-6(IL-6)总体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由(27.26±27.88)pg/mL下降至(1.15±0.51)pg/mL。与A组相比,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B组IL-6明显增高(P〈0.01)。④与A组相比,入院时及治疗第3天B组,白介素-10(IL-10)明显增高(P〈0.05)。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体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由(37.56±48.48)pg/mL下降至(6.25±9.29)pg/mL。与A组相比,B组TNF-α明显增高(P〈0.01)。结论:①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氧合指数〈200)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TNF-α比氧合指数≥200组的高。②随着病情的好转,致炎因子IL-2、IL-6和TNF-α逐渐下降,而抑炎因子IL-4和IL-10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3.
浅谈甲型H1N1流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繁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总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几乎每次都会以人类战胜病原微生物而告一段落,而后又会有新的病原微生物卷土重来,给人类造成一次又一次的灾难。2009年3月,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再次袭击人类,后经研究发现造成此次疫情的病毒株包含有猪流感、  相似文献   

4.
陶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39+1402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随后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此种新型流感在短短2月时间内席卷全球。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2月共收治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9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持续时间2~3d,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未给予抗病毒治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结论掌握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隔离,对轻型患者可采取家庭隔离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徐永萍 《吉林医学》2010,(35):6620-6620
总结9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重视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9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71例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即加强病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人安全管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71例患者病程1~15 d,1例转院治疗,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及发生发展规律,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18例危、重症甲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18例均用抗病毒治疗.氧气吸入治疗4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0例,4例行气管插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甲型H1N1流感流行季节,预防第一;对于出现临床症状患者要作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危险度进行分层治疗;对于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张凤霞 《吉林医学》2010,31(23):3931-393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制定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66例甲型H1N1流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66例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效果观察,此套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9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以及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住院天数中,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无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中,两两比较,均P〉0.05。在体温下降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象白细胞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转阴时间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均无明显差异。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在体温下降等方面优于其他各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用统计指标和图表来描述杭州地区104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化验数据,比较各年龄组和不同时间段组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结果]在104例病例中20岁及20岁以下的人群占57.7%。20岁及20岁以下与20岁以上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病程长短和白细胞计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发病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病程长短和白细胞计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地区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青少年、学生较多,65岁以上老年人较少;重症和死亡病人较少,咳嗽是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各年龄层次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70例甲流患者,19例普通流感患者,31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70例甲流患者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19~66岁.其中重症24例,危重症46例(死亡8例).结果 普通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  相似文献   

13.
甲型H1N1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性行感冒(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Fa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并与轻症患者对照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下降,与轻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后,WHO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流感大流行的防范和应对》和突发事件委员会、SAGE的相关咨询建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指导下,协调全球卫生应急;开展甲型H1N1流感疾病监测和危险度评估;发布技术指南以及支持成员国实验室能力建设;信息沟通以及相关信息的传播、发布;调配资源、物质储备、确保药物干预措施的实施。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也暴露出WHO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不足,如流感大流行的严重程度缺少一致的、可衡量和可理解的描述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划分较复杂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初步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14日到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法分别检测2组血清IFN-γ(干扰素-γ),IL-4(白细胞介素-4)及IL-10(白细胞介素-10)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FN-γ及IL-10均显著增高,P<0.05。IL-4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进程中Th1和Th2细胞的平衡被打破,患者细胞免疫相对增强,体液免疫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新疆地区五家大型综合医院及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经实验室确诊的63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一般情况、并发症、治疗情况及预后,按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新疆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63例,存活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8.48±19.59)岁;合并重症肺炎30例(63.8%),MODS 10例(43.48%);治愈29例(63.04%),好转15例(32.61%),放弃治疗2例。死亡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9.47±21.23)岁;合并肺炎100%,MODS 94.12%。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酸激酶同工酶、羟丁酸脱氢酶、尿素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PaO2、PaCO2、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白蛋白、肌酐及pH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MODS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以年轻人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咳痰多见,常合并肺炎及ALI/ARDS,部分患者可治愈好转。合并有多器官损害的患者预后差。发病早期有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小剂量激素、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ranged from self-limited mild illness to progressive pneumonia, or even a fatal outcome. We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and fatal cases, pathologic finding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urrent repor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起,欧盟27个成员国就开展了流感大流行应对方面的研究并制定了国家层面和欧盟层面的《流感大流行防范和应对计划》.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欧盟多个国家、多个组织机构共同参与,依据已制定的《流感大流行防范和应对计划》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开展疾病监测、信息交流、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等一系列防控工作,并根据疫情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阳江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预防控制流感的方法。方法分析阳江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并对社区人群按年龄分层抽样进行血清学回顾性调查。结果阳江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42起;10下旬至11月为发病高峰期;暴发疫情中小学占50.00%,中学占38.10%;患者男性占53.38%,女性占46.42%;社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为30.63%。结论学生群体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危人群,针对疫情发生的不同时期相应地调整防控策略的防控效果显著;防控措施采取时间越早,暴发疫情持续时间就越短,发病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20.
重症甲型H1N1流感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12月入住ICU的34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3个月~60岁,平均(13.9±4.5)岁,7岁患者24例。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WBC总数正常范围21例(61.8%),下降7例(20.6%),增高6例(17.7%)。淋巴细胞正常16例(47.1%),下降6例(17.7%),增高12例(35.3%)。胸片示双肺野或单侧肺小斑片状模糊阴影。肺部CT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胸腔积液或支气管扩张。肝功能酶谱和心肌酶谱指标均异常。30例应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例使用激素,6例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例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4例患者全部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肺、心、肝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损伤机体的主要脏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