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倍他司汀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红  陈秀勤 《重庆医学》2002,31(7):629-629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应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30例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 ,进行临床观察并与丹参注射液组作对照。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组的近期治愈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7 6 8,P <0 0 1)。结论 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9月纳入的眩晕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双盲分组,常规组50例实行天麻素治疗,干预组50例实行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而血液流变学指标、LDL-C、TG、TC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较显著,可及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在眩晕症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梁丹 《广西医学》2005,27(9):1449-1449
眩晕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发病急、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我科近年来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麻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外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5例颅脑外伤后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予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1%;对照组痊愈14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8.0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应用倍他司汀、血塞通治疗50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组),并与24例采用尼莫地平、血塞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显示倍他司汀联合血塞通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潘绍队 《华夏医学》2007,20(6):1280-1280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主观症状,急性发作时,患者感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外境或自身的旋转、移动或摇晃。在眩晕症状出现的同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血压的改变。我院于2001~2006年应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38例,收到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38例均为急诊患者,全部符合眩晕诊断标准[1],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25~80岁,平均56岁;发作时间1~48h,其中梅尼埃病18例,病毒性迷路炎10例,颈椎病3例,高血压5例,糖尿病2例。1.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救治的72例小儿颅脑外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小儿颅脑外伤临床特点,与成人颅脑外伤的区别及小儿颅脑外伤各阶段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7例患儿痊愈出院,23例好转出院,1例植物性生存,4例死亡。结论小儿因其自身的生理、解剖、病理和免疫特点,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呕吐、癫痫发作等全身症状较重。  相似文献   

12.
4018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征,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018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和伤情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2∶1;16~45岁为颅脑创伤的高危年龄,占48.61%;1月和10月为颅脑创伤发生的高峰期,受伤原因车祸伤最常见,占47.09%;创伤类型中以轻型颅脑创伤多见,占68.96%。结论颅脑创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时间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和职业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标准化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86例,其中,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34例,常规骨瓣减压术41例,双额去骨瓣减压术9例,双侧去骨瓣减压术2例,主要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分,标准大骨瓣组:预后良好23.5%,中残23.5%,重残26.5%,植物生存5.9%,死亡20.6%,常规骨瓣组:预后良好12.2%,中残9.8%,重残31.7%,植物生存9.8%,死亡36.6%,双额大骨瓣组:预后良好33.3%,中残33.3%,重残22.2%,植物生存11.1%;标准大骨瓣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组(P<0.05),标准大骨瓣组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其他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但标准大骨瓣减压总体上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采用脑外伤常规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颅脑外伤病情控制时间和术后留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的成年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1例成年颅脑损伤且昏迷患者,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特重型、重型及中型三组进行研究。同时选择31例成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颅脑损伤组分别在入院后第1、37、日早晨6:00,下午16:00采集2次血标本并测定其MT水平。根据不同转归,在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分别对颅脑损伤组各组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至出院,全组存活48例,死亡13例,死亡病例死亡前平均血清褪黑素水平为19.1±9.8pg/ml。各颅脑损伤组血清MT水平在损伤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重型组和特重型组的MT水平显著低于中型组(P〈0.05),特重型组的MT水平又显著低于重型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T水平越低,颅脑损伤的病情越重,GOS预后评分越低,患者的伤残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醉酒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醉酒后重型颅脑损伤65例。结果:根据GOS标准判断.良好35例(53.8%)。中残11例(16.9%)。重残4例(6.1%).植物生存1例(1.5%)。死亡14例(21.5%).其中延误诊断8例(12.3%)。出现并发症23例(35.4%)。结论:避免延误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医务工作对醉酒与颅脑损伤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消除对醉酒患的厌恶情绪.同时使用纳洛酮消除急性酒精中毒对神志判断的影响。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早期气管切开及使用制酸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成人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应激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应激性肝损害(HSI)发病率、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9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9例中发生早期HSI者49例,占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14.9%。HS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与颅脑损伤程度显著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和损伤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关系。结论HSI可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早期发生,它的出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临床预后不良,死亡率增加,应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11家医院4 19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填写"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因素、受伤机制、时间分布、伤情资料、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等.表格均由神经外科医师复审.所取的数据均经质控验证.结果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人数之比为3.76:1;31~4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988例,占23.5%);1月份发病人数最多(507例,占12.1%);受伤地点以公路、工地为主,车祸伤最常见(2 975例,占67.9%).损伤类型中以轻型颅脑损伤多见(2 681例,占63.89%);其次为重、中型(分别占21.54%、14.56%),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为8.3%.结论 颅脑损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时间、地点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和职业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轻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者的临床表现;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2.3&#177;5)岁。7例出现视乳头水肿,10例无视乳头水肿。前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者保守治疗,6个月后随访临床结果。结果:7例出现视乳头水肿者临床表现为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精神症状。术后6个月,3例临床症状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无变化,1例症状加重;10例无视乳头水肿者表现为头痛、失眠,予健脑、减少脑脊液分泌等对症治疗。6个月随访时5例临床症状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2例无变化。结论:继发于轻型颅脑损伤后的脑积水可分为两类:高压型和正常压力型脑积水。前者应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者可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下丘脑功能受到损伤及颅内压增高的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强、应激性高血糖、糖异生增加等.如不及时补充营养,过大的能量消耗及需求量,可增加死亡率和伤残率.因此,在颅脑损伤早期治疗,在原发病的同时进行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改善全身代谢状况,还能保护胃粘膜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颅脑损伤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