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MMP-7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中MMP-7表达阳性率(64.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37.0%)和癌旁甲状腺组织(25.0%)(x^2=8.72,6.52,P〈0.01)。MMP-7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显著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MMP-7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MMP-7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余澄  徐颖  姜勇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9):1188-1190,119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30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和MMP9表达。结果在13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8%(108/130)和71.54%(93/13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1),且随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的增加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腋下淋巴结转移组中MMP2和MMP9的高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乳腺癌中MMP2和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ta-1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0例甲状腺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分析Mta-1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中Mt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P〈O.05)。甲状腺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AJCC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Mta-1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形成过程,并与甲状腺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为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58.5%、71.7%、41.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6.O%、38.0%、20.0%)和甲状腺正常组织(4.0%、8.0%、4.0%)(P〈0.05)。甲状腺癌患者中年龄〈40岁组ER、PR阳性率(76.5%、91.2%)远高于≥40岁年龄组(26.3%、36.8%),女性ER、PR阳性率(69.8%、83.7%)高于男性(10%、20%);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P〈0.05)。ER、PR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erbB-2的表达无淋巴结转移者远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以甲状腺癌最高,提示女性激素可能是诱发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R、PR、C—erbB-2在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提示乳头状癌可能是女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在甲状腺癌中,ER、PR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ER、PR、C—erbB-2为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判断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HIF-1α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且均为弱阳性表达,HIF—lq表达在正常黏膜与腺瘤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显著高于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HIF-1α 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给论 HIF-1α过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癌的浸润、转移及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EGF、p16蛋白与CDFI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和p16的蛋白表达情况及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宏观血流情况。结果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8%)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织(24.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H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血管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16蛋白与VEGF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CDF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有明显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k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NF—kB、MMP-9的表达,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8例、甲状腺腺瘤18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5倒。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9、NF—kB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同时两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F—kB和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MP-9、NF—k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病情监控指标,有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同时以MMP-9和NF—kB为中心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有潜力的途径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p和cyclinDl在人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组织中ERα、ERp和cyclinDl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中ERα表达显著低于甲状腺癌(x2=1.59,P〈0.05);正常甲状腺组织ERD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x2=2.69,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cyclinDl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X2=3.05,P〈0.05)。三者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且对检查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ERα高表达和ERD低表达均可促进cyclinDl过度表达,从而使甲状腺上皮细胞增殖失控,进而导致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receptor,AM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正常组织在AMFR的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96±1.568v87.913±2.351,t=3.681,P=0.001;63.1%V834.5%,X^2=13.722,P〈0.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AMFR蛋白的水平与肿瘤大小(X^2=5.209,P〈0.05)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4.32,P〈0.05),而与性别(X^2=0.739,P=0.39)、年龄无关(X^2=0.064,P=0.81)。结论AM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升高,其可能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CCl在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直肠腺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上皮组织中MACC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直肠腺癌浸润程度、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直肠腺癌组织中MACCl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P〈0.01),MACCl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俨〈0.05)。生存分析显示,MACCl阳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7.2%,MACCl阴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Cl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直肠腺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为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研究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MMP2及其抑制物TIMP2在宫颈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金属基质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剂2(MMP2-TIMP2)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探讨MMP2及TIMP2在宫颈癌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等CIN(Ⅱ-Ⅲ级)、79例宫颈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基因表达情况,并与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MMP2、TIMP2的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浆上,细胞膜上也有少量表达。79例宫颈癌组织中MMP2、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5%、73.42%;CIN组中MMP2、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70%;正常对照组中MMP2、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0%。MMP2的阳性表达率在CI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7.20,p<0.01);宫颈浸润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1,p<0.05);而CIN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比较,则显示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TIMP2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组与CIN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宫颈组织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6,p<0.05);但CIN组与宫颈癌组TIMP2表达率的比较则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2、TIMP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展有关,可被视为反映宫颈癌生物侵袭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CD147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CD147蛋白、MMP2 mRNA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子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on法、RT-PCR技术检测65例子宫颈癌、2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47蛋白、MMP2 mRNA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6.0及Image Tool分别对CD147和MMP2 mRNA的表达行平均光密度和灰度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D147蛋白和MMP2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宫颈癌组织中CD147蛋白和MMP2 mRN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本组中CD147蛋白和MMP2 mR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513,P<0.05)。结论:CD147可能促进了MMP2的表达,二者可成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3(MT1、2和3-MMP)的蛋白表达,探讨其在喉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癌和癌旁非癌组织蜡块标本中MT1、2和3-MMP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结果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0例喉癌组织中MT1、2和3-MMP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与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MT1-MMP的表达尚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MT1、2和3-MMP在喉癌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浸润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与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54例中HIF-1α、GLUT-1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GLUT-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57.1%,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896,P<0.05和r=0.842,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HIF-1α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01,P<0.05),GLUT-1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09,P<0.05和r=0.845,P<0.001),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GLUT-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31,P<0.05)。结论:HIF-1α、GLUT-1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缺氧诱导新生血管过程,并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其中HIF-1α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并检测其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卵巢癌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中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而TIMP-1未见升高(P>0.05),并且TIMP-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MMP-9(P<0.01)。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与MVD显著正相关(r=0.286,P<0.05),而TIMP-1与MVD无相关性(r=0.194,P>0.05)。卵巢癌中MMP-9表达高于TIMP-1者,其MVD显著高于MMP-9表达低于TIMP-1者(P<0.05)。结论:MMP-9和TIMP-1表达失衡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MMP-9表达增强而TIMP-1表达降低,其血管生成能力可能显著增强,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检测卵巢上皮性癌中MMP-9和TIMP-1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卵巢上皮性癌局部血管生成情况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COX-2表达,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微血管密度及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OX-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有关,与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微血管密度与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Ki-67指数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COX-2的表达阳性者其微血管密度值显著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1),而COX-2的表达阳性组织中Ki-67指数较阴性组织显著增高(P<0.01)。结论COX-2过度表达、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癌细胞过度增殖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OX-2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三者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hTRT和ba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mRNA和bax蛋白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hTRTmRNA的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bax蛋白质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hTRTmRNA在PTC、微小癌、腺内型、腺外型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1%、68.97%、93.33%、96.43%和41.79%;癌组织中hTRTmRNA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而各癌组间hTRTmRNA的阳性表达随PTC浸润程度增加而增强(P<0.05);bax在PTC、微小癌、腺内型、腺外型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1%、62.07%、76.67%、78.57%和55.22%,癌组织中bax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5);而各癌组间bax的阳性表达随PTC浸润程度增加而增强(P<0.05);在75例hTRTmRNA阳性病例中bax有58例阳性,hTRTmRNA和bax表达相关(P<0.05)。结论hTRTmRNA与bax蛋白质的表达均与PTC的浸润程度有关,hTRTmRNA与bax蛋白质的表达具有一致性;检测hTRTmRNA对PTC的诊断及其预后评估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LN3基因在卵巢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浆液性癌)组织、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正常卵巢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CLN3 mRNA表达为3.04±0.58,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为1.63±0.43,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差异显著(P<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CLN3表达高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P<0.01);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呈低表达,在所有的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中发现CLN3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①CLN3基因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是卵巢浆液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②CLN3基因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仕超  李潇  张小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63-3866
目的:探讨Skp2和PTE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卵巢上皮性癌、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Skp2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卵巢上皮性癌中Sk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及交界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PTEN蛋白与Skp2相反,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Skp2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性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大网膜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卵巢上皮性癌中Skp2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kp2蛋白和PTE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kp2和PTEN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