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依达拉奉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国内文献资料中依达拉奉不良反应的情况,了解依达拉奉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观察病例为作者2005年1月—2006年11月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其他病例系从国内2004—2006年底的依达拉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结果:作者所观察的病例中共1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轻度转氨酶升高;国内文献资料中共检索到150例依达拉奉药物不良反应,最多见的亦是轻度转氨酶升高和皮疹。结论:轻度转氨酶升高和皮疹是依达拉奉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作用机制、用药剂量和过敏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往确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周,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欧洲卒中评分(ESS)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有无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的ESS及ADL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研究期间,1例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依达拉奉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注射液不良事件3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惠平  顾正平 《医药导报》2010,29(5):688-690
目的了解依达拉奉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与诱发因素,为安全应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26份使用过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6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32例(发生率5.1%),其中药物不良反应(ADR)15例(发生率2.4%),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及皮肤反应,ADR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和合并用药有关(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依达拉奉注射液发生ADR的临床表现和诱发因素,使其应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董利 《淮海医药》2010,28(1):59-6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组)1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功能检测,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DS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Fid含量、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依达拉奉组中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肌酐升高1例,经相应治疗,短期内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高龄老人(≥80岁)急性脑卒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了解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用经影像检查证实的急性脑卒中高龄老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和心脏功能。结果用药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5例(62.5%),对照组ALT升高22例(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有3例(7.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1倍以上,观察组AST升高22例(55.0%),对照组为19例(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因酶学指标增高超过正常2倍而致停药者,也均未发现用药后肾功能明显损害病例,心电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的肝、肾、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高龄老人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住院的进展型脑梗死84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长春西汀、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长春西汀组有效率79%,单用依达拉奉组有效率71%,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长春西汀组和依达拉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经保肝药物治疗后改善,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NS评分降低及NIHSS、CSS评分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肿水肿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a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Bathel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该法具有较小手术创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对108例入院患者分组观察,58例依达拉奉治疗组和5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58例依达拉奉患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超过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3例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但通过保肝降酶(甘利欣)治疗后肝功能很快恢复正常。依达拉奉治疗总显效率高达93.1%;结论依达拉奉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着完全、稳定的疗效,但是应注意关注肝肾等功能,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翻阅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住院治疗的115例患者的病历,对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用药原因、临床适应症、药物用量、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15例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病例中,最常见的用药病因为脑梗死急性期(70.43%);用药人次最多的临床科室为神经内科(75.65%);临床上以联合用药为主(73.04%);临床用药剂量为30~60mg/d;临床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2%。结论我院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存在少部分超疗程治疗的情况,这可能跟个别医生对药物用法用量不熟悉有关系,值得引起所有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克咳片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克咳片不良反应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123例,女性患者106例,男女性别比为1.16∶1;15~44岁患者占比最高(54.15%);一般ADR病例报告数量最多,162例(70.74%),其次为新的一般65例(28.38%);ADR主要表现在皮肤系统,主要症状为皮疹(44.59%),其次是瘙痒(19.75%)。结论明确了克咳片ADR的特点,建议规范临床使用,修订说明书,有助于减少或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我院3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国强  刘杰 《中国药业》2011,20(16):56-57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医院上报的32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共191例,占58.41%。抗感染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共216例,占66.0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抗染药物(共64例,占19.57%),其次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来氟米特不良反应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的安全性,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通过维普资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2005-2010年发表的有关来氟米特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用药中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获得符合条件的病例报道45篇,涉及病例254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147例,占全部病例的5.79%。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疾病以及腹泻腹痛、肝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分别是25.85%、20.40%、12.24%。结论来氟米特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疾病、腹泻腹痛和肝功能障碍,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建屏  许建国  朱华 《中国药房》2010,(42):4004-400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25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60岁老年人和≤10岁儿童发生比例较高;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有217例(占86.11%);抗微生物药ADR发生率最高,有185例(占73.4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30例(占51.59%)。结论:医、药、护应密切合作,规范诊疗和用药,通过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5.
程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84-3086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 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淮南新康医院2013年1~12月从病房及门诊收集的并已上报到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对象,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ADR报告中,年龄>70岁的患者发生ADR比例偏高(6例,占17.65%);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28例,占82.3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14例,占41.18%);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17例,占50%);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循环系统(4例,占11.76%),从临床表现看以皮疹、瘙痒、呼吸系统、胃肠系统为主。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398例ADR报告,按来源、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例报告中,涉及抗感染药242例,占55.4%;中药注射剂66例,占15.1%;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387例,占97.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红斑疹、瘙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乏力、心悸和身体不适等。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以达到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8年该院上报的18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4例ADR中,男103例(55.98%),女81例(44.02%);1~6岁年龄组ADR发生率最高(60.3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11个月上报的456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326例,占71.49%)。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262例,占57.4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物(125例,占47.71%),头孢替唑居首,其次为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6月上报的120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68.3%);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46.7%),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药物;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9例,占33.9%),其中又以左氧氟沙星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损害。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