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猝死定义关于猝死定义的意见分歧在于由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一是把由发病起24小时内死亡的,都叫做猝死,显然按此定义,猝死的原因就可以非常之多,因而被废弃了,二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为计算标准;但很多人仍认为时间过长,目前较多的人,特别是一些心脏病学家,主张从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做为猝死标准。一般认为死亡者中80~90%为心源性。大多数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小时内非意外原因不能预期的突然死亡,生前有病或者无病。  相似文献   

2.
猝死是指原发先正常人的突发的,非预料性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24小时内死亡为猝死,据文献报告^[1],猝死约占所有非外伤性院前死亡的1/3左右,心源性猝死的定义是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约占猝死的90%,目前更多的心脏病学者主张把时限在6小时内,本文旨在通过对1997-1998年于本民人急诊科诊治的猝死病例的分析,试图了解其高发年龄、危险因素、并发对病的预防,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的降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院外猝死714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猝死指突然发生的非外力引起的自然死亡。猝死发生时间国内外报导不一,世界卫生组织曾规定发病24小时内死亡为猝死,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定为1~6小时。本文以6小时内为时限对我科医师院外救治的714例猝死病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14例中男性...  相似文献   

4.
院前猝死的病因与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猝死的定义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多数学者主张将发病后1 h内死亡定义为猝死标准[1].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不能预测的突然性内因性死亡,通常死亡时间为24h以内[2].有关猝死时间,各家规定不一,WHO(1976年)规定在6 h[3],我国采用WHO规定6 h以内,一般死亡不含交通事故、外伤、中毒、他杀、自杀、其他事故等.  相似文献   

5.
心脏性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海 《临床荟萃》1997,12(15):673-674
猝死是指意外性突然死亡。目前对于猝死有不同的定义,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为猝死。但一般指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晚近亦有人将经过积极救治者在48小时内死亡称猝死。据资料分析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SCD)占72%,其中1小时内死亡者占78%。致死的直接原因是心律失常(RA),其以室颤(Vf)最多,约占75~90%。从心电监护的患者来看,  相似文献   

6.
猝死概论     
猝死是指非外因意外突然发生的死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尤以冠心病为最多,故又称为心脏性猝死或冠心病猝死。近25年来提出过很多猝死定义,目前较多的人,特别是一些心脏病学家,主张以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标准。 猝死的流行病学 一、猝死的严重性 猝死的发生率,大多数认为约占心脏病致死者的15~30%。美国每天约有1,200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每年约45万。我国尚无全国性资料,根据1986年全国冠心病学术会证实,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20世纪末,猝死将明显的成为心脏病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猝死与年龄性别关系 猝死的年龄高峰在35~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5:1。我国资料猝死平均年龄,男性55~60岁,女性65~73岁;从发病到死亡时间,65~70%在1小时内30~35%在即刻或数分钟内,来不及任何治疗而死于医院之外者79%、从年龄组的猝死发生率来看,女性比男性晚10(或15)~20年,男女比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多数学者主张将发病后1h内死亡定义为猝死标准[1].有文献报道猝死约有70%发生于院外[2],为尽量降低院外猝死人数及尽早采取急救干预措施,本研究利用克拉玛依市急诊科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间294例院外猝死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克拉玛依市区院外猝死患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处于稳定、好转,没有危急征象的病人,于短时间内发生的非暴力性意外死亡。所指“短时间”多数认为应为一时内,因为实际上猝死者大多数在发病后数秒、数分钟内死亡,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脏猝死是指在6小时内的死亡,我国逐年来也采用此标准。而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制定较为广泛的定义是指24小时内的死亡。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标准中,不采用“猝死”而采用“原发性心脏骤停”,联系到病理和临床、病程,应该认为是更为确切的。因为猝死90%以上由心脏引起,75%是冠心病所致,即猝死绝大多数为心原性,它只是心脏骤停的结果,如果心原性猝死得以获救,从复苏前后整个病程米考虑“心脏骤停”,比“猝死”更易于说明疾病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猝死的院外急救及进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猝死指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称为心脏性猝死。猝死50%以上发生在院外,且多在症状发生后2小时内死亡〔1〕。美国每年死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猝死者约35万人。我国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国内一份猝...  相似文献   

10.
陈陵  刘国清 《新医学》1994,25(2):102-108
小儿心脏性猝死山东滨州卫生学校陈陵,刘国清,孙言平概述猝死是指意外性突然死亡,一般指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近年来由于急救措施的提高,经积极救治者在48小时内死亡亦称猝死。据统计在全部猝死病人中,心脏性猝死(SCD)占72%,其中1小时内死亡者占剔%。...  相似文献   

11.
猝死的防治     
猝死的防治叶永发215631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中心医院猝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外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近10多年来发现猝死大多死于室颤,多数学者认为心源性猝死患者多在1小时内死亡,这已受到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笔...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哮喘猝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哮喘猝死是指患者突然发病 ,迅速恶化 ,可在发作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我们对 7例猝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病情特点 ,以提高临床防治及抢救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源于本院急诊内科 1993~ 2 0 0 0年期间 7例突发性哮喘猝死患者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为 2 9.1岁 ;发病季节 :4~ 5月 2例、10~ 11月 5例 ;发作至猝死时间 :发病后 1小时内死亡者 3例、6小时内 3例、16小时内 1例 ;发病情况 :突发猝死前数年内发病次数并不多 ,1次 / 1~ 2年 ,甚至已有数年未曾发作。1.2 抢救情况  3例患…  相似文献   

13.
猝死的定义不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原先定义是症状发生后在24小时内死亡者。有的学者认为症状发生后在2小时内死亡者;也有的学者认为是1小时。据他们观察,采用这个猝死的定义,所有自然死亡中12%是猝死,而所有自然发生的猝死中,心脏性猝占88%。  相似文献   

14.
肺源性猝死     
猝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目前对其发生时间尚有争议,WH0界定死亡发生于发病后6h内为猝死,但也有指发病后短至1h、长达24h发生的死亡;肺源性猝死常指发生于发病24h内的死亡^[1]。猝死绝大多数为心源性,尤其是冠心病所致,但随着冠心病控制的成效日显,心源性猝死有降低趋势,而肺源性猝死日趋增加。本文就相对常见的肺源性猝死病症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1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猝死(sudden death)是指看似健康的个体在症状出现1h内的非创伤性意外致死事件,如果死亡时间不明确(无目击者),定义适用于死亡前24h内仍看似健康的患者~([1])。猝死所界定的时间意义并不大,关键点是"突然"和"意想不到"的死亡。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AMI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加以分析。 1 资料方法 1.1 定义与标准 由于心脏疾病而突然发生死亡称为心脏性猝死,猝死时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猝死指AMI后无严重并发症或病情已稳定突然症状恶化于24小时内心脏骤停(排除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AMI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1982年~1992年因AMI住院病例,猝死组30例为住院期间心脏性猝死的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2岁,平均65.6岁,其中60岁以上占23例(77%)。对照组30例为随机抽样住院未发生心脏性猝死的AMI病例,年龄与猝死组相近。 猝死组初发AMl 19例,再发AMI 11例,其中无Q波心肌梗塞1例;对照组初发AMI 28例,再发AMI 2例。AMI至心脏性猝死的时间为6小时至7周,出现症状或症状恶化至死亡时间为20分钟至23小时,其中1小时内死亡13例(40%),6小时以内死亡为22例(73%),8例为6小时以上死亡。猝死前有诱因的18例(66%),有的患者有2种诱因(表1)。  相似文献   

17.
迮祖光  崔普坤 《临床荟萃》1995,10(21):962-963
猝死是指突然的、快速的、意料不到的突然死亡。从症状出现至死亡的时间标准各家学者意见不一。有一小时、六小时和二十四小时以内者,也有把原发性心跳骤停者不进行复苏或复苏后未成活者也归类为猝死。现将我院近十年来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2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惯常认为,猝死是指意外的,非暴力性的,非创伤性的死亡.WHO规定猝死发生在6小时内,而实际上70%在出现急性症状后1小时内即死亡.此外,某些猝死亦非意外的暴卒.论其原因,猝死可分为心脏性和非心脏性两类.本文主要讨论心脏冠状动脉猝死动因及防治.心脏性猝死动因1.心电不稳定.近年研究认为,猝死原因与心电不稳定有关.冠心病人心脏常处于慢性缺血状态,使心电活动不平衡,当受到情绪等因素刺激  相似文献   

19.
心性猝死(SCD)系指由于心脏病引起的突然和意外死亡。多数认为猝死是指出现症状立即死亡(称为瞬间死亡)或6小时内死亡者。近年由于心电生理及生化学研究等的进步,对心性猝死发病机理的了解更加深刻,有关抢救工作亦日趋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张泉  陈刚  韦毅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7):728-730
猝死(SD)是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h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1h,但也有人将发病〈24h死亡者归入猝死之列。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突然死亡。在美国估计每年猝死人数为30万-35万。我国统计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为41.9/10万,年猝死人数为54.5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