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药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但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中医药进一步良性发展。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战略必须掌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各成员国目前与中医药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法规立法现状。笔者通过对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欧洲地区的7个P成员国(Participating countries)国际传统/替代医药(TM/CAM)立法现状的调查发现,包括中医药在内的植物药在各个成员国拥有很大的市场,部分国家的发展环境良好。《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2004/24/EC》颁布后,欧洲各成员国对植物药产品的注册和管理都比较严格。TM/CAM的从业者数量相对较少,且缺乏对从业人员的高等教育以及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
《江苏中医药》2005,26(6):51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办公室正式开展工作,标志着我国针对传统医药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3.
国外传统医药立法管理情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外传统医药的现状,国外对传统医药立法管理的趋势和特点,提出了国外传统医药立法管理对我们的启示,为我国制定一部专门的中医药法律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行与传统医药有关的法律规范不能充分反映传统医药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无法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故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方针政策,解决当前中医药等传统医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制定一套保障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是非常紧迫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印度对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立法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在国际论坛上对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保护呼声最高的国家之一。印度在保护传统医药知识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的一些经验对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方法:以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及药市药贩为调查对象,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电白区药市所售草药共86科175属196种,其中14种的用法有别于文献记载,并发现药市有售珍稀濒危植物;同时发现,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数量日益减少,相关知识面临失传。结论:电白区民间使用的草药来源较广泛,其中一些品种的用法具有地方特色,但当地药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薄弱;由于祖传医药知识学习周期长、患者流向公立医院、民间医生无从业执照、行医收入微薄等原因,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传承存在困难。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市的引导、制定野生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重视对传统知识持有人的扶持、开展传统药用植物知识整理工作,以促进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本传统医药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简史 日本传统医学起源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公元25~208年(汉朝时期)编辑成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治疗热证和多种疾病)记录了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草药首先由中国僧人传到日本,自那以后,日本的传统草药(TM)以其与中国不同的方式发展。医生给病人作出诊断称为“症结”,同时决定使用何种TM。经沸水对药用植物的混合物进行提取后,TM的给药形式有溶液、粉末或颗粒等。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医生可以开出含有TM和合成药的处方。福利部已经批准210种TM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并包括在国家医疗保险中,此外,在药店中也可以买到一些作为OTC…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法、用药技术等,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民族医学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遗失,传承教育的缓慢,民族医学一直局限在不同民族聚居的小范围内使用和传播。基于其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举措保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途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是维吾尔民族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交融的知识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对其医药与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当前该民族医药处于消亡的危险境地。因此,必须运用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制度及加强相关行政导向和管理人才培养,对现有的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保护,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对傣族民族医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和总结。介绍了傣医药的基础理论-“四塔、五蕴”理论,以及傣药的分类,常用药物及其资源分布。对傣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完整地研究傣族医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医药是艾滋病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文章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概况和世界其他传统医药治疗艾滋病概况的介绍,综述了艾滋病传统医药的治疗近况。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伟  王学美 《天津中医药》2006,23(5):372-376
针对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现状,结合文献提出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对策。试从教材、教学手段、临床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有助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是常见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肝胆失于疏泄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湿盛、湿热蕴结亦为发病病机,临证应结合中医证型与西医从结石成分、部位的不同等探讨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搞了几十年却未能在理论创新和疑难疾病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状况,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中西医学各自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中西医学结合的目的和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指出反思是为了提高,首先,要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所提出了观点和方法应该具有临床实用性,杜绝空谈;第二,当前中西医学结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遣药组方上的中西医学对立和治疗缺乏针对性。认为在疾病的诊治中主张宏观上符合中医理论和微观上符合西医理论的“双符合理论“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方法]将51例分为气滞血瘀型,痰湿瘀阻型,肝肾阴亏型,肝阳上亢型,四种证型施治。[结果]治愈率为92.1%。[结论]经中医辨证施治,可缩短短暂脑缺血病人疗程。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最佳机会,一般以放、化疗为主,部分患者虽有近期疗效,但毒副反应较大。一些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把肺癌的治疗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中医药疗法是我国肺癌治疗的特色,实践证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在改善临床症状、减毒增效、防复发转移、延长带瘤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中医药传入法国的历史,集中梳理中医药在法国4个历史阶段的概况,从七个方面对法国百年中医药进行了概述:针灸临床、经络研究和临床研究;经典翻译与国际标准;中医教育与考试认证;导引气功的发展;中药研究与中药业;政府合作民间交流;中医药目前状况与合法化前景。通过中药企业的落地生根、2016年以来针灸临床研究的重大变化、在国立医院面向大众开放的中医中心等实例,提示了中医药学同法国主流医学、替代医学进行交流、交融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和而不同获得增值效应;借石攻玉带来倒逼效应;镜面互鉴引起双赢效应。近年来从事中医药教育和实践的民间机构为争取中医立法的行动,则提示了中医药学在法国的全面认可只是时间问题,尽管雄关漫道前程一定光明。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西医耐药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的研究等方面简要综述中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指出:寻求新的,符合HP感染胃病的有效疗法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