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医学验光进行准分子屈光手术术前检查和手术设计的重要性.方法:按照医学综合验光的方法与要求进行综合验光,包括屈光度的测定、双眼平衡、主导眼、眼位、手术者的职业与生活习惯、调节与辐辏等检测项目.根据检测数据及参考患者视力要求进行手术参数设计.结果:术眼术后视力均得到明显提高,无主诉明显视疲劳、视物困难、眩光、重影、双眼视物不平衡、昼夜不平衡及主导眼错位等现象.结论:充分使用医学综合验光的基本理论指导准分子屈光手术,不仅会使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提高,更将会使术后视觉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伏丽珍 《北方药学》2011,8(11):119-119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我国已有近十七年的临床实践历史,它的出现为无数屈光不正的患者摘掉了沉重的眼镜,在人们追求高效率工作与高质量生活的今天,它也是许多追求时尚的戴镜朋友的选择。屈光手术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是在正常组织上做着不是唯一选择的矫正方法,因此,追求手术最高成功率与满意率是屈光手术最终的目标,而手术的成功与激光设备、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有关,更离不开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申华  李军  董坤峰 《河北医药》2016,(8):1184-1186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的患者中,选取300例(600眼)患者,按照近视程度分为3个组,即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每组100例(200眼)。3个组都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进行矫治。手术前、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结果通过治疗,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 P <0湝.05),眼压值指标下降,眼角膜厚度变薄,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矫治近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前患者屈光度及眼压值、眼角膜厚度指标与手术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1.95±0.63),眼压值为(16.1±2.2)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12.2)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3±0.10),眼压值为(12.2±2.1)mm Hg,眼角膜厚度为(468.1±32.3)mm;中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4.4±0.84),眼压值为(16.0±2.4) 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 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8±0.11),眼压值为(10.9±1.4) 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 mm;高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7.75±1.33),眼压值为(17.2±2.3)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28.3)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2±0.13),眼压值为(9.1±3.2)mm Hg,眼角膜厚度为(447.4±45.3)mm。结论临床应用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对治疗低度、中度、高度不同程度的近视眼患者,均能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眼屈光手术是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2004年6月~2004年12月行准分子激光手术196例,术后效果满意,90%以上患者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红霉素眼膏在外科换药中的应用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120例中,除1例腋臭术后患者及1例鼻唇沟部位色素痣切除患者伤口轻度液化,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之外,其余伤口均在不同部位皮肤常规修复时间内获Ⅰ期愈合,无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结论红霉素眼膏对术后无菌伤口的换药,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后干眼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实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患者100例(198眼)。依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性护理措施与综合性护理模式。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术后早期阶段,观察组患者干眼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96.0%,差异明显(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干眼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干眼症发生率为16.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干眼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的眼底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近视患者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的检查结果。方法分别以直、间接检眼镜对2315例(4574眼)和1358例(2429眼)行激光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在扩瞳状态下进行眼底检查,对可疑眼底病灶辅以三面镜确诊。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998~2000年准分子激光术前以直接检眼镜检查患者共2315例(4574眼),发现视网膜脱离2眼,未发现周边眼底异常。2001~2002年对1358例患者(2429只眼)术前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发现各种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和异常。其中包括视网膜非加压发白315眼占13.0%,色素沉着467眼占19.2%,条状变性160眼占6.59%,格子样变性40眼占1.65%,玻璃体视网膜牵引26眼占1.07%,视网膜裂孔49眼占2.0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8眼占0.33%。对严重的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80眼占3.29%进行眼底激光的治疗,4眼占0.16%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发现近视屈光度越高,眼底发生格子样变性、干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几率较大(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术前间接检眼镜检查可以发现直接检眼镜不易发现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异常,为及早发现和治疗眼底病变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机会。非手术高度近视患者也应进行常规周边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8.
佟岩  季红 《首都医药》2011,(14):45-4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的1221例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1次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200例占99.1%;随访1~2年,患者视力≥1.0者1169例占97.0%。结论护理工作者于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石芹 《哈尔滨医药》2005,25(6):108-109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LASIK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经验。方法 完成101例199只眼LASIK手术取得满意疗效中,按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重视术前检查和手术室的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术前准备,在术中、医、护、患之间需紧密配合,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注意事项,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眼科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眼科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准分子激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和信任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和信任度,使患者安心舒适地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笔者收集2009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患者1000眼,按手术方式分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组(A组)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组(B组),其中A组884眼,B组116眼,比较其发病率,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分别为1.93%和4.0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平均疗程(1.21±0.62)d,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疗程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熊晓斌 《江西医药》2003,38(6):432-433
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近年来,LASLK治疗近视成为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1临床资料对接受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随机选择435只眼,年龄范围18~45岁,平均年龄26.07岁,其中≤40岁者占94.02%。手术范围为近视-6.00D~-30.00D,平均-10.97D±3.56D,其中屈光度最高为-6.00D。按屈光度分为两组,A组:-6.00D~-14.75D,共393只眼,平均近视度-9.38D±1.52D;B组:-15.00D~-30.00D,共42只,平均近视度为-19.59D±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LASEK治疗LASI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3月~2005年8月已行LASIK术后残留近视散光的患者,行LASIK5个月后残留近视散光。再行LASEK治疗其残留近视散光,随访2年。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眼屈光度变化,探讨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回退及欠矫的安全性、疗效及二次手术时机的选择。结果26例(30眼)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取隐形眼镜时间为4。6d,LASEK术后2年。屈光度在±0.50D25眼,27只眼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1.0,29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LASEK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只眼Haze反应1级。结论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回退或欠矫的疗效满意,预测性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当今世界最热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PRK)术中使用丝裂霉素(MM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1981年1月~2010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PRK术中使用0.02%MMC对抑制Haze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术后Haze发生比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MMC组比对照组明显地减少了Haze的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与对照组相比,MMC组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结论:PRK术中使用0.02%MMC可以明显减少术后Haze的形成,对角膜内皮细胞暂未发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1.本文分析4,236只正常視力的屈光状态,其中远視类型多于近视类型(3.5:1)。正視眼513只眼(12.1%)。 2.4,236只眼中,散光眼368只眼(8.8%),混合散光14只眼,占散光眼3.8%。散光軸向以合规则者为多。其散光度一般均很小。 3.两眼屈光参差计771对眼,占总数28.4%,其中近視、远视各约占近视、远視屈光类型41.0%。屈光度数差以0.25屈光度为最多。也可認为是生理性的屈光参差。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白内障术后残留屈光不正10例(12只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82年至 1999年共行气管切术 6 2例 ,现将气管切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2例 ,男性 44例 ,女性 18例 ,男女之比 2 .4∶ 1;年龄 5~ 72岁 ,平均 40岁。颌面部损伤 12例 ,颅脑损伤 2 2例 ,严重胸部损伤 16例 ,严重烧伤 8例 ,破伤风 4例。治愈 5 4例 ,治愈率 87.1% ;死亡 6例 ,死亡率 9.7%。终身带气管套管 2例 ,终身带气管套管率 3.2 %。2 讨论2 .1 气管切开术的生理意义 :2 .1.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上呼吸道阻塞可因窒息缺氧而危及生命 ,也可因肺部郁血而影响肺部分泌物的咳出。气管切开可立即解除阻塞 ,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对术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斜视矫正术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散光度等指标变化。结果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随着治疗时间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度随着手术时间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3个月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的等效球镜改变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无散光类型低于术前(P<0.05),顺规性散光类型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的逆规性散光高于术前(P<0.05),斜向散光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斜视矫正术对术眼屈光状态会造成不同程度与不同类型的影响,值得临床上关注。  相似文献   

20.
淋巴系统造影术在研究淋巴系统疾病,了解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肢体浮肿之原因等方面都有相当重要之价值。近年来,国人外学者对这一造影方法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茲就有关文献做一概括介绍。淋巴造影术之历史发展与概况早在1692年NucK就曾用汞剂注射于淋巴管内来研究淋巴系统。1930年Montei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