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寒湿、瘀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2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合口服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56.92%,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愈显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组内寒湿痹阻证与瘀血痹阻证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寒湿痹阻证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好;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ESR、CRP、RF均有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疗效显著,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CRP、ESR、R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温痹汤能有效改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指标;能有效改善CRP、ESR、RF指标。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可起到增加疗效,降低实验室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河南中医》2009,29(6):540-541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痹痛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星 《河南中医》2008,28(10):33-35
目的:观察痹痛灵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基础治疗(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双氯芬酸钠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痹痛灵煎剂,3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痹痛灵煎剂安全有效,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清毒克痹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中药清毒克痹宁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实验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毒克痹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对照组为7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散寒除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口服抗风湿汤为治疗组,共50例;口服英太青(双氯芬酸钠)为对照组,共28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抗风湿汤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散寒除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颈椎牵引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蠲痹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阻络证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Wang痹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Wang痹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42例,并与昆明山海棠治疗的42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证候疗效治疗组控制9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控制6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1.9%,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F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部有效率73.81%,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76%,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Wang痹安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30例(治疗组),并与风湿骨痛胶囊30例(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痛灵颗粒是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刘阳  张文举  张兆振 《河南中医》2014,(9):1733-1734
目的:观察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和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配合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祛湿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以及ES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痹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 4 2例 ,并与昆明山海棠治疗的 4 2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 :证候疗效治疗组控制 9例、显效 12例、有效 13例、无效 8例 ,总有效率 80 .95 % ;对照组控制 6例、显效 9例、有效 11例、无效 8例 ,总有效率 61.9%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RF疗效 :治疗组临床治愈 5例、显效 13例、有效 16例、无效 8例 ,总有效率 73.81% ;对照组临床治愈 3例、显效 6例、有效 13例、无效 19例 ,总有效率 5 4 .76%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表明痹安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席云 《中医药导报》2001,7(12):586-588
作者采用尫痹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42例,并与昆明山海棠治疗的42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证候疗效治疗组控制9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控制6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1.9%,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F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81%;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76%,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尫痹安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张燕萍 《新中医》2021,53(15):91-95
目的:观察温经蠲痹法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加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给予温经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加小剂量醋酸泼尼松。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及寒湿痹阻证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R、RF、CRP、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关节冷痛、肢冷、晨僵、关节屈伸不利、畏寒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5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SOD、TA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SOD、TA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经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RA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通痹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湿热阻络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英太青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关节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关节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在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双手平均握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CRP、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痹汤能明显减轻湿热阻络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疗效。 方法 104 例均为 2018 年 8 月-2019 年 8 月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就诊的 RA 活动期患者,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按照随机数x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52 例,对照组 52 例,两组均接受来氟米特片(爱诺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 评分、晨僵时间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23%(49/52),高于对照组咱76.92%(40/52)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10,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CRP、RF、ESR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蠲痹汤辅助治疗 RA 活动期(寒湿痹阻证)可减轻症状,增强疗效及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活血通痹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好转30例,无效10例,有效率82%;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25例,无效16例,有效率68%。[结论]活血通脾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痹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正虚寒湿阻络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 ,治疗组 68例予以痹痛宁治疗 ,对照组 35例予以消炎痛、左旋咪唑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7.1% ;远期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3% ,对照组 5 4 .3%。两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或P <0 .0 1) ,在改善症征、控制骨蚀等方面治疗组亦有较好疗效。结论 :痹痛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正虚寒湿阻络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