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与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筛选41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为两组,A组尿微量蛋白≥30mg,24例;B组尿微量蛋白30mg,17例,对比两组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发2型糖尿病24h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患者的血压(BP)、体重指数(IBM)、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结论长期未接受治疗的代谢综合征促使肾脏损伤进行性发展,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即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并研究CRP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无周围血管并发症30例,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30例,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30例.采血测定所有病例的CRP、血糖、血脂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12,P <0.05),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2,0.535和0.634,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RP呈负相关(r=-0.412,P <0.05).结论 CRP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有关,且CRP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64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并发症62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评估法的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HOMA-ISI为-5.87±2.12,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为-4.43±0.96,对照组为-3.82±0.52,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HOMA-IS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8、0.472、0.459、0.371,P值均<0.05),与HOMA-ISI呈显著负相关(r=-0.337,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严重的持续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7.
《社区医学杂志》2020,(4)
目的肥胖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相关且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针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2型糖尿病代谢状态及慢性并发症关系鲜见系统研究。本研究探讨BMI与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代谢及慢性并发症的关联性。方法分析2018-01-01-2019-08-3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水平是否>25kg/m~2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两组,各100例。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统计其合并的常见内科疾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发生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发生情况。结果 BMI正常组空腹血糖为(7.6±0.2)mmol/L,低于升高组的(10.3±0.8)mmol/L,t=20.708,P<0.001;餐后2h血糖为(7.5±1.2)mmol/L,低于BMI升高组的(12.5±1.9)mmol/L,t=14.072,P<0.001;HOMA-IR水平为3.1±0.2,低于BMI升高组的4.3±0.3,t=21.049,P<0.001。合并常见内科疾病中,BMI正常组高脂血症11例(11.0%),低于BMI升高组的23例(23.0%),χ~2=5.103,P=0.024;冠心病12例(12.0%),低于BMI升高组的25例(25.0%),χ~2=5.604,P=0.018;高血压10例(10.0%),低于BMI升高组的26例(26.0%),χ~2=8.672,P=0.0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9.0%),低于BMI升高组的23例(23.0%),χ~2=7.292,P=0.007。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中,BMI正常组出现糖尿病足3例(3.0%),低于BMI升高组的15例(15.0%),χ~2=7.387,P=0.007;视网膜病变2例(2.0%),低于BMI升高组的16例(16.0%),χ~2=10.317,P=0.001;周围神经病变4例(4.0%),低于BMI升高组的17例(17.0%),χ~2=7.662,P=0.006;糖尿病肾病1例(1.0%),低于BMI升高组的15例(15.0%),χ~2=11.481,P=0.001。结论 BMI可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易出现糖代谢紊乱及发生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与2型糖尿病组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氧磷脂酶1活性在2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中均显著降低,提示对氧磷脂酶1活性的降低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随机选取具有干部工作经历的215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针对肥胖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该人群总体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26%,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15.35%。体重指数高(BMI≥25)的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80%,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23.2%;肥胖人群中腰臀比大者即向心性肥胖者(男性≥0.9,女性≥0.85);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20%,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31.15%。结论糖尿病与肥胖相关联,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的增大,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肥胖状态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农村社区T2DM队列,该队列2016年完成基线调查,本研究使用的随访数据截至 2021年12月31日,剔除随访期间失访或资料不全者,共纳入10 310例研究对象。根据BMI和腰围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正常体型、单纯中心性肥胖、单纯全身肥胖、复合超重和复合肥胖6种状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状态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HR)值及其95%CI。结果 研究对象累计随访57 049.47人年,随访(5.53±0.89)人年,随访期间共死亡971例,死亡密度为1 702.03/10万人年。以正常体型患者为对照,调整混杂因素后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4%(HR=2.04,95%CI:1.42~2.92),单纯全身肥胖、复合超重、复合肥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34%(HR=0.66,95%CI:0.53~0.82)、22%(HR=0.78,95%CI:0.66~0.92)、38%(HR=0.62,95%CI:0.49~0.78),单纯中心性肥胖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低体重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女性复合肥胖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较正常体型患者下降50%,而男性该肥胖状态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岁老年患者中,单纯全身肥胖、复合超重、复合肥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低于正常体型组(HR=0.61,95%CI:0.48~0.78;HR=0.76,95%CI:0.63~0.91;HR=0.56,95%CI:0.42~0.73),而<65岁的各种肥胖状态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存在“肥胖悖论”现象,低体重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者,全身型或复合型超重/肥胖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Ghrelin水平 ,分析其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测定 30例正常对照及 5 4例 2型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Ghrelin水平 ,及部分病人OGTT时Ghrelin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Ghrelin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2 ) ,并与胰岛素 (insulin)水平呈负相关 (r =- 0 .5 5 4 ,P <0 .0 1)。其中体质量正常亚组病人空腹Ghrelin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4 9) ;而超重亚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高血脂亚组病人空腹Ghrelin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血脂正常亚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5 )。病人行OGTT后血浆Ghrelin水平下降 (P =0 .0 0 5 )。结论 (1) 2型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 ,与insulin水平呈负相关 ;在糖负荷后血Ghrelin水平有明显下降 ;(2 ) 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高血脂时空腹Ghrelin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降低。而血脂正常的病人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联合文达敏(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与预混胰岛素注射两种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来得时联合口服文达敏组(A组,n=25)和预混人胰岛素30R皮下注射组(B组,n=21),治疗3个月。测定每组治疗前后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C-肽,计算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增加,Homa-IR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Homa-β、Homa-IR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A组胰岛素用量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来得时联合口服文达敏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较好改善β细胞功能,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测定血清hsCRP,并分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颈动脉斑块的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与增厚的hsCRP。[结论]血清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关,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纤溶酶原活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T2DM患者分别接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格列美脲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PA,降低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前后T-PA、PAI-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显著改善纤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现状,并分析其生存质量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自编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17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慢性并发症者170例(95.5%),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受到影响,其中心理维度受损程度最大,社会维度受损程度最小。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有病程、性别、BMI、甘油三酯和收缩压。饮酒情况、睡眠情况、病程和并发症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并存时视网膜病变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2 2 9例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病并存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 ,研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现两病并存时视网膜可发生DR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HR)两种改变 ,其发生率分别为2 7.5 1%和 85 .5 9%。并发现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浓度、血压水平、胆固醇和蛋白尿等显著相关。结论 及早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防治和降低DR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初诊轻型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中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7例初诊轻型2型糖尿病患者,未用任何降糖药物,在营养治疗中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比较在营养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BW)、体重指数(BMI)等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个月的营养治疗,FPG由(7.84±1.19)mmol/L降至(6.19±0.60)mmol/L(P=0.000),2hPG由(13.97±3.35)mmol/L降至(8.59±0.90)mmol/L(P=0.000),HOMA-R由26.43±15.46降至17.14±7.68(P=0.031),BW由(72.1±11.3)kg降至(67.9±11.1)kg(P=0.006),BMI由(27.73±4.02)kg/m2降至(26.12±3.63)kg/m2(P=0.01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ns由(76.81±40.49)pmol/L降至(59.13±24.94)pmol/L(P=0.146),HbA1c(7.29±0.77)%降至(6.49±0.57)%(P=0.118),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轻型2型糖尿病未用任何降糖药物,仅通过在营养治疗中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即可使患者的糖代谢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Lyc)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130例随机分为:A组(干预组)64例,给予Lyc胶囊30mg/d;B组(对照组)66例,不服用Lyc但给予安慰剂;另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62名健康志愿者入C组(健康组)。A、B两组患者均采集入组时和干预后3个月的空腹血清,C组采集一次空腹血清,于-80℃冰箱保存待测。监测餐前、餐后2 h末梢血糖,测定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胞核蛋白中NF-κ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基线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3个月A组IL-6、TNF-α、hs-CRP、NF-κ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Lyc干预可显著降低其部分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社区强化管理的模式。方法:选择已确诊的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健康教育、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和指导合理用药的手段,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管理,观察其中10项指标。结果:3个月的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压、体重、腰围、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以饮食、运动、能量平衡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手段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抗氧化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的有效措施。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VE)和维生素C(VC)的含量;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前期组(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IFG/IGT),HDL-C、VC、TAOC明显降低,GSH、NO明显升高;T2DM组,TG、TC、MDA、GSH、NO、NOS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HDL-C、TAOC和TAOC/MDA、VE和VC明显减少。结论:在糖尿病前期(IFG/IGT)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系统已经开始发生紊乱,在2型糖尿病患者,这一状况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