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人大肠癌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培养观察与肽胃泌素(PG)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株的影响,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活癌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测DNA和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增殖周期(PI)。结果:PG组(浓度25mg/L)活细胞数,DNA和蛋白质合成明显对照组(P〈0.01),G0/G1期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G2M期细胞数及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3例大肠癌病人根治术前后血清及癌组织中胃泌素水平。结果:大肠癌病人术前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高分化腺癌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最高。根治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著。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和多胺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和多胺水平的测定何双梧李家琪李义兵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对胃肠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胃泌素及生长抑素与大肠癌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通过测定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及多胺(主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细胞内胃泌素水平,探讨胃泌素对大肠癌(LIC)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5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细胞及癌旁粘膜细胞内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8年至1997年共收治大肠癌277例,其中26例发生肝转移,发生率10.6%,现将一些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中,男性15例,女姓11例,年龄29~74岁。确诊大肠癌时同时发现肝转移4例,其余在大肠癌确诊或手术后6月至5年内发现肝转移。施肝转移灶根治切除4例,肝动脉插管化疗12例,未治疗10例。2 讨论2.1 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及预后由于大肠静脉血经门静脉汇入肝脏的特点,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约35%,且其中约半数在大肠癌确诊时即有肝转移。大肠癌肝转移治疗…  相似文献   

7.
胃泌素(Gas)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和胰腺组织内,在调控生理功能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都有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胃泌素能够促进肿瘤尤其是胃癌、大肠癌等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胃泌素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揭示了其临床用于大肠癌内分泌治疗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赵荣华  王元和 《上海医学》1993,16(10):565-568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31例大肠癌、13例非肿瘤者血清标本和20例大肠癌组织、邻近肿瘤(〈3cm)及远离肿瘤(5cm)之结肠粘膜组织匀浆标本中的胃泌素浓度。发现:Dukes C.D期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非肿瘤者(P〈0.05);血清胃泌素浓度与病程进展呈显著正相关(P〈0.05);直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非肿瘤(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肿瘤切除后血清胃泌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示大理地区血吸虫病感染回升情况应引起重视。方法;对我科1994年11月至1999年1月做肠镜检查的28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检出大肠血吸虫病53例,大理地区人群发病最多,(86.79%),农民检出率最多(77.36%),青壮年检出率(62.26%)。病变部位在直肠居多,其中以息肉型为多。结论:大理地区医疗及血防部门应加强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计达  韩辉  刘杰 《河北医学》2014,(8):1313-1317
目的:研究大肠穿孔病例的临床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或尸体解剖证实的大肠穿孔病例,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入院时血压、心率、腹部体征、血常规结果、就诊到手术时间、穿孔原因和住院期间转归等情况。结果:本组共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2.7±18.7岁;其中7例死亡。全部病例中仅22例术前或尸检前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本组患者1例三处穿孔,2例两处穿孔,其余为1个穿孔部位;穿孔分布以乙状结肠、直乙交界处较多。穿孔原因:大肠癌12例(37.5%),其次是医源性损伤。28例(87.5%)患者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分析出现腹肌紧张75%(24例),出现腹部压痛90.6%(29例),出现反跳痛65.6%(21例),仅37.5%(12例)腹部X现平片出现游离气体;入院时平均体温、平均收缩压、舒、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小板计数等存活组和死亡组无显著差异。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相比较心率快,舒张压低(P〈0.05);24h内得到手术探查者存活率高(F=0.006)。结论:大肠穿孔患者诊断正确率低,死亡率高。造成大肠穿孔原因首位是大肠癌,其次是医源性损伤;大肠穿孔以单个穿孔多见,大肠穿孔临床表现不典型,腹膜炎的体征往往缺如,腹腔游离气体出现率低。早期手术干预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C-erbB-2癌基因激活在大肠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过表达在大肠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5例结肠癌及癌旁非典型增生上皮和17例大肠乳头状腺瘤中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C—erbB—2在大肠癌变各阶段(正常—非典型增生/乳头状腺瘤—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前两阶段间表达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C—erbB—2基因激活是大肠癌变过程中的前期事件,通过诱导细胞增殖而参与促进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130例经病理资料证实的原发性大肠恶性肿瘤中腺癌122例、鳞状上皮癌与恶性淋巴瘤各3例,类癌与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男89例、女41例。30岁以下36例(27.7%),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91%)和腹痛(74.5%)。距肛门25厘米内90例(69.2%)。及时的进行肛诊,钡灌肠和内窥镜检查能增加早期诊断率。本组青年人发病率与误诊率高、预后差;息肉恶变为6.1%,取决于息肉组织学类型与大小;多原发性癌占2.3%,由于其预后与治疗不同,故有其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珺平 《医学综述》2011,17(13):2044-2046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在无法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几乎所有化疗药物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从而限制其有效剂量的应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在治疗大肠癌方面有独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医学的不足。研究表明,中药配合化疗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是当前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变化及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肝炎肝硬化和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炎肝硬化病人空腹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Child C级〉B级〉A级(P〈0.01),肝炎肝硬化时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r=-0.55,r=-0.47,均为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66,r=0.72,均为P〈0.01).结论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 通过观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胃泌素分泌影响 ,来探讨Hp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Hp阳性的 6 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给予质子泵抑制剂 (洛赛克 2 0mg/d)、甲硝唑(0 8g/d ,分 2次服 )和阿莫西林 (1 0 g/d ,分 2次服 )联合抗Hp治疗 2周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结果 在GU患者中 ,Hp根除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从治疗前的 (0 36± 0 11) μg/gpro变为治疗后的(0 2 7± 0 0 9) μg/ gpro (P <0 0 1)。在DU患者中 ,Hp根除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和胃泌素水平分别从治疗前的(0 4 2± 0 16 ) μg/gpro和 (38 2± 11 3) pmol/L变为治疗后的 (0 2 7± 0 17) μg/ gpro和 (30 3± 10 6 )pmol/L ,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结论 Hp感染导致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胃泌素分泌增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 ,根除Hp可使胃泌素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胃溃疡患者中 ,胃泌素分泌的调节除与胃泌素基因表达相关外 ,还受胃酸的负反馈等其他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导致数万人感染,多人死亡,且目前无特效药物。中医治疗优势突出,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在援助武汉红十字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发现多数新冠肺炎患者伴有泄泻,考虑为痰热、燥热所致,不宜使用健脾止泻法。本文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出发论述了新冠肺炎伴见泄泻的病因病机,并针对新冠肺炎中肺病及痰热或燥热下迫大肠所致之泄泻,提出治法——清肺化痰、清燥润肺,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新冠肺炎伴见泄泻的病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通胶囊对正常大鼠和燥结失水便秘型大鼠大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①疏通胶囊对正常大鼠大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取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舒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麻仁胶囊高、低剂量组。给药8 w,处死大鼠后测量结肠总长度和墨汁推进距离,计算墨汁推进百分率。②疏通胶囊对燥结便秘型大鼠大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取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麻仁胶囊高、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喂饲大米、禁水3 d制备燥结便秘大鼠模型。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大肠墨汁推进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疏通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大肠推进百分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通胶囊具有增强燥结便秘型大鼠大肠推进功能的作用,且其作用优于麻仁胶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乏血供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肝穿刺活检、CT增强及DSA检查为乏血供的肝癌50例,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行TACE联合PEI治疗,25例(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AFP转阴率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和52%,AFP转阴率分别为84%和48%,1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68%,2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32%。两组治疗有效率、AFP及患者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乏血供肝癌安全、经济,可以提高TACE的疗效,特别对于小于3 cm的肿瘤,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