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谢睿 《中外医疗》2016,(3):55-57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K)不同治病菌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FK患者182例.按感染菌属分为镰刀菌组80例、交链孢霉组42例、曲霉菌组38例、其他菌属组22例.随访并记录患者药物治疗周期、视力恢复情况、手术率、预后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镰刀菌组手术率明显高于交链孢霉组和其他菌属组(P<0.01);曲霉菌组手术率明显高于交链孢霉组和其他菌属组(P<0.01).4个治疗预后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镰刀菌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另外3组(P<0.05).交链孢霉组矫正视力明显优于镰刀菌组和曲霉菌组(P<0.01).结论 镰刀菌、曲霉菌所致FK的药物治疗效果差、视力恢复差,手术率高;交链孢霉、其他菌属引起的FK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9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廖敏华 《海南医学》2012,23(5):92-93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刮片镜检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以镰刀菌感染(61例,64.9%)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烟曲霉菌(28例,29.8%)、链格孢霉菌(2例,2.1%)、待鉴定菌种(3例,3.2%)。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镰刀菌为目前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刮片镜检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 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以镰刀菌感染(61例,64.9%)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烟曲霉菌(28例,29.8%)、链格孢霉菌(2例,2.1%)、待鉴定菌种(3例,3.2%).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镰刀菌为目前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常见的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等[1]。收集自2011-2013年共1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资料,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板栗刺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溃疡形态、致病菌属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例(14眼)板栗刺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溃疡形态分上皮型、基质脓肿型、内皮或前房型,真菌培养获取病原学结果,并根据溃疡类型采用那他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三联抗真菌药物治疗联合溃疡板层清创、两性霉素B角膜基质注射、平衡盐液前房冲洗及两性霉素B前房注射等手术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中10例真菌培养结果阳性,链格霉菌及镰刀霉菌各4例,青霉菌及曲霉菌各1例;溃疡分型:上皮型7例,基质脓肿型2例,内皮或前房型5例;上皮型对三联抗真菌药物治疗敏感,联合溃疡板层清创术治疗后有效率为100%(7/7);基质脓肿型、内皮或前房型对单纯三联抗真菌药物治疗基本无效,联合两性霉素B基质注射或前房冲洗及两性霉素B前房注射后治疗有效率为85.7%(6/7)。14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板栗刺所致真菌性角膜炎在溃疡形态上具有多样性,致病菌属以链格霉菌和镰刀霉菌为主,临床上根据溃疡类型采取抗真菌药物治疗联合恰当的手术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湛江地区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 方法对70例疑患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取病变角膜上皮组织,分别进行真菌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并对检查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70例病眼患者均检出真菌,涂片镜检真菌阳性67份,阳性率为95.7%,真菌培养阳性65份,阳性率92.9%,总一致性为89.6%.检出菌种分属14个属26个种,其中镰刀菌属22株(33.8%),弯孢霉属20株(30.8%)、曲霉属4株(6.2%),球孢子菌属4株(6.2%),其他菌属15株(23.1%). 结论北热带的广东湛江地区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和弯孢霉属,主要菌种以新月弯孢霉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84例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敏感试验与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筛选抗真菌角膜炎敏感药物及耐药菌株。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 84例真菌性角膜炎均经10%KOH湿片镜检查到菌丝或孢子确诊。取病灶坏死组织接种于沙氏培养基和玻片培养进行真菌菌种鉴定。根据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色泽、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等进行综合分析鉴定真菌菌种。将浸有抗真菌药液药敏植片置于真菌培养基表面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4例真菌中镰刀菌42例,交链互隔菌11例,酵母菌9例,曲霉菌8例,弯孢霉菌3例,青霉菌2例,枝顶孢霉菌1例,白色念珠菌4例,毛霉菌2例。那他霉素对镰刀菌感染为高敏。氟康唑对丝状菌耐药。对白色念珠菌、交链互隔菌角膜感染有效。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可防止药物滥用。增强药物治疗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变迁&#65377;【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4-2008年2 653例眼部感染患者真菌培养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资料&#65377;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65380;菌属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65377; 【结果】 2 653份标本中共培养真菌563株,阳性率为21.22%;其中角膜标本阳性率最高,房水标本阳性率最低&#65377;在所有菌属中,镰刀菌属最多,共184株(占32.68%),其次为曲霉菌属139株(占24.69%)及蠕孢霉属94株(占17.70%);其中来自角结膜的真菌497株,以镰刀菌属居多(占36.22%);来自玻璃体&#65380;房水的真菌61株,以曲霉菌属居多(占32.79%)&#65377; 【结论】 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是中山眼科中心眼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不同部位主要致病菌不同,角结膜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内眼感染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属&#65377;  相似文献   

11.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夏秋季节比较常见的角膜炎症,常常是由于植物性外伤所致,因为植物的枝叶经常带有真菌。引起角膜炎的真菌种类很多,至少有35个菌属,常见的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及青霉菌等。除植物性外伤以外,亦有因为滥用抗生素、激素治疗角膜炎,造...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就诊明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39例真菌性角膜炎,共培养出真菌菌株156株,其中以镰刀菌感染(77例,49.36%)和曲霉菌感染(52例,33.33%)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白色念珠菌感染(18例,11.54%),青霉菌感染(7例,4.49%),头孢霉菌感染(2例,1.28%)。结论 镰刀菌仍为目前青岛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曲霉菌在致病菌中的比例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氢氧化钾(KOH)涂片镜检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了解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取5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标本,作KOH涂片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KOH涂片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58.62%(17/29)、52.94%(9/17),两者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份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3属3种真菌,其中镰刀菌属、暗色孢科真菌、酵母菌分别占35.29%、11.76%、5.88%。结论 KOH涂片镜检法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简单、有效方法,镰刀菌和暗色孢科真菌是宁夏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因真菌性角膜炎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病人327例(327眼)进行调查,对影响其复发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数比(OR)。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术后总体复发率为13.8%。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累及角膜缘、有伪足或卫星灶、角膜穿孔、并发继发性青光眼5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OR=2.788~6.801)。结论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累及角膜缘、有伪足或卫星灶、角膜穿孔及并发继发性青光眼是真菌性角膜炎术后复发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同时探讨影响其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19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相关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眼部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152例(77.9%)。主要的致病真菌属为镰刀菌属75例(49.3%),曲霉属35例(23.0%),链格孢属23例(15.1%)。常见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度最高,总敏感度达到89.5%,对氟康唑敏感度最低,总敏感度6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35g/L、患病天数≥14天、病灶情况分级为Ⅲ~Ⅳ级及上皮修复时间≥21天为影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镰刀菌属是本地区主要的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度最高,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非常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在我国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占感染性角膜炎的62%。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以曲霉菌和镰刀菌为主,其他尚有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青霉菌以及头孢霉菌等。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多见于植物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目前仍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7.
隐形眼镜以其配戴方便,又不影响外观形象,而被许多人接受。但近年来,因隐形眼镜配戴或护理不当而引发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却日益增多,这应当引起戴隐形眼镜一族的注意。真菌性角膜炎一般由曲霉菌、镰刀菌及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所致,是一种致盲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的感染性眼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菌种类及其患病因素,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534例患者进行角膜刮片检查和真菌培养鉴定,询问并记录其性别、年龄、职业、外伤史、发病时间、用药史等一般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菌以镰刀霉属为主占61.4%,其次为链格孢属16.9%,曲霉属10.1%,青霉属6.0%。患者以中青年为主,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从事农业劳动者最多占88.6%,有外伤史者占48.9%,发病时间以9~12月份为多,占全部患者的77.9%,有抗生素应用史者占95.7%。结论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感染菌种以镰刀霉属最多,从事农业劳动者多发,多数有用药史,且多发于9~12月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链隔孢霉性角膜炎的感染状况。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角膜刮片检查及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链隔孢霉的形态结构、培养状态及药敏试验结果与其它真菌均不同。结论不同的真菌菌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等均有所不同。早期正确鉴定真菌的种属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致病真菌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的致病真菌种类以及致病菌种在各地区间的差异。方法:对我国华中的郑州地区、华北的石家庄地区以及华南的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97年6月间61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分类到种。结果:615例菌分为18属47种。华北及华中地区的主要致病菌属基本相同,依次为镰孢菌属、曲霉属、青霉属,但主要致病菌种两地区略有差异。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86年12月的资料显示主要致病菌依次为曲霉属、镰孢菌属、青霉属,近8年则依次为镰抱菌属、曲霉属、弯孢霉属。结论: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首位致病菌为镰抱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