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包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经超声确诊的259例心包积液患者的超声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包积液的病因中结核、尿毒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甲减占前5位,3个年龄组与男女性别之间心包积液的检出率相近,但引起心包积液的病因有一定差别,55岁以上患者引起的心包积液以恶性肿瘤、结核性居多。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临床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明确心包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周涛  宋迪 《实用全科医学》2014,(5):801-803,F0003
目的分析和总结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37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心包转移瘤的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无心包增厚、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直接侵犯等。结果32例(86.5%)出现心包积液(其中轻度心包积液有2l例,中一重度积液为11例);28例(75.6%)有心包增厚或结节,其中弥漫性不均匀增厚者有15例,厚度为4~7mm;出现结节或肿块者13例,结节的直径为5—12mm,其中9例为实性结节、另4例为囊实性结节;15例(40.5%)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隆突下、主肺动脉窗和肺门等处)。共10例直接侵犯心包,表现为心包壁层被突破、肿块突入心包腔。结论心包转移癌在CT上多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心包直接受侵犯等。CT对心包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帮助,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心包积液超声诊断与临床引导心包穿刺液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定诊断。结果:156例心包积液定性诊断中,黏液性31例,结核性29例,特发性26例,肿瘤性20例,心力衰竭型20例,风湿性10例,尿毒性8例,其他12例。定量诊断中,微量16例,少量42例,重量47例,大量43例,极大量8例。结论:超声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包积液首选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传统X线等,对心包积液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包积液X线电视透视检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下心包积液电视透视方法,提高X线电视透视心包积液的诊断正确率和检出率。方法收集了我院106例临床上经超声心动图诊断、CT诊断、MRI诊断、心包穿刺抽液等确诊的心包积液患者。方法将这106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常规X线电视透视检查和口服钡餐用的产气粉使胃泡充气膨大与延伸到胃泡内的心脏形成鲜明对比检查法。结论常规X线检查方法可以诊断心包积液,口服钡餐用的产气粉使胃泡充气膨大与延伸到胃泡内的心脏形成鲜明对比,也可以明确诊断心包积液.此法与常规X线检查方法相结合能提高心包积液的诊断正确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胸部创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和CT检查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分析102例胸部创伤病人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结果:肋骨骨折90例,X线平片发现87例,CT检查发现82例。共同发现80例(88.9%);肺挫伤84例,X线平片发现52例。CT检查发现81例;气胸36例,胸腔积液90例和纵膈积气12例CT检查均发现,而X线平片仪分别发现23例。74例和2例;CT发现创伤性肺大泡2例,心包积液2例;复查X线平片发现肺血肿1例。结论:X线平片检查是胸部创伤的首诊主要方法;对危重病人应及早行CT检查。在显示轻度肺挫伤,少量胸腔积液积气等方面CT检查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心包积液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CT、X线、心电图相对比.结果心包积液病因依次排列前5位是恶性肿瘤、心力衰竭、尿毒症、结核、炎症.超声心动图诊断率100%,CT诊断52例,占25%,X线诊断30例,占15%;心电图诊断7例,占3%.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包积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也是一种介入心包穿刺活检、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谈宏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0):112-112
目的 探讨老年心包积液的病因,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平均年龄60岁以上老年心包积液经超声半定量诊断与临床引导心包穿刺分析。结果 45例心包积液中,大量、极大量心包积液7例,中量心包积液12例。少量心包积液20例,微量心包积液6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包积液的一项最敏感、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老年少量心包积液的病因多由心血管疾患、心力衰竭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套管针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3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30~74岁,平均58岁.患者均经胸片、CT、超声检查,诊断为心包积液.其中13例既往曾进行过传统心包穿刺,2例曾反复抽液并注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302例恶性心包积液病因及检查手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玲  韦建  李达 《四川医学》2005,26(12):1460-1461
目的 观察恶性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布,并综合评价各种检查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2例恶性心包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302例恶性心包积患者中,患呼吸系统肿瘤的占43%,其他病因依次为乳腺癌(19%)、白血病、淋巴瘤(15%)、卵巢癌、宫颈癌(11%)、胃肠道肿瘤(4%)、平滑肌肉瘤(1%)、黑色素瘤(1%)、其他(6%)。男性患者首位病因为呼吸系统肿瘤,第2住病因为血液系统肿瘤;女性患者首位病因为乳腺-子宫附件肿瘤,第2住病因为呼吸系统肿瘤;②心包积液查癌细胞276例,阳性率为35%;心包积液癌胚抗原检测276例,平均值39μg/L,〉5μg/L的有212例(阳性率为77%);心脏CT检查252例,发现心包不规则增厚及心包腔内结节状肿块179例(阳性率为71%);心脏超声检查302例,探查到心包增厚及不规则占位性病灶85例(阳性率为28%);③以上4者联合阳性率为83%。结论 呼吸系统、乳腺、子宫附件、血液系统肿瘤是心包积液的主要病因。心包积液涂片查癌细胞、心包积液检测癌胚抗原、心脏CT、心脏超声检查对诊断恶性心包积液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包病变的CT表现。方法 50例经穿刺及手术治疗证实的心包病变,男34例,女16例,治疗前均行CT平扫、38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36例(男26例,女10例)心包积液主要聚集在前、左侧方,中、大量积液则主要向左或左后方扩展,根据积液厚度及分布情况可做积液量的评估;14例(男8例,女6例)心包炎CT表现主要是心包壁层增厚,以心包腹侧面增厚为甚,部分伴有心包房室扩大、腔静脉扩大及心包钙化等。心包肿瘤侵犯或转移表现一般为心包不规则增厚或呈结节状改变。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CT表现有助于对心包病变的分析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