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雪  马欣  刘红  艾瑛煊 《光明中医》2023,(5):916-918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首先,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就诊患者中选取达到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首先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然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痉挛肌肉的体外冲击波疗法,2组各持续治疗4周,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对患者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测量(上肢)(FMA)和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比较。结果 2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FMA、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对比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和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FMA评分,降低患侧上肢痉挛程度,改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恢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恢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巴氯芬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痉挛程度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恢刺能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的偏瘫痉挛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抗痉挛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作用。方法:78例中风偏瘫伴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脑中频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P〈0.01)。结论:电脑中频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100例,按接诊治疗次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小针刀松解痉挛的肱二头肌肌腱。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及护理,疗效显著,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快,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两组均做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桑瑶  陈叶芳  胡斌 《新中医》2023,55(8):168-171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透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阴阳平衡透刺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评定量表评价上肢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Ashworth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平衡透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上肢痉挛症状,提升其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8周自我管理教育,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观察。结果教育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透刺法和阳明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予以拮抗肌透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阳明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痉挛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拮抗肌透刺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疗效优于阳明经针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致痉挛的作用。方法:40例脑卒中致痉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痉挛MAS评级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MASⅠ级患者均较治疗前减少,且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的正向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住院治疗2周,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并进行磁刺激(TMS)抗抑郁治疗,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教育,出院后每2周参加1次医护合作组织的脑卒中病友会。对照组住院期间由管床护士负责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除常规复诊不再参加其他活动。所有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治疗2周及治疗12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HAMD评分和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2周后2组HAMD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治疗12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降低更明显,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改善。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的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看图对话教育工具的模式,出院后随访1月,比较两组患者对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知识知晓率、主动监测血糖、胰岛素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均较对照组升高(P〈O.05)。结论: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血脂、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对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另用韩国进口HS-5001超声治疗仪,采用简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Ashworth评分(FA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痉挛状态。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肌张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波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30例,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取鱼际、尺泽、通里、大陵、曲泽、血海、阴陵泉、照海、三阴交、太溪等穴,实施经筋刺法。针刺结束后,选取34个穴位,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来测定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分级法来评定;参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值、积分值进行评定。结论: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与 BI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63%,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针刺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正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预防。方法:神经科专科门诊确认为中风后痉挛尚未出现的病人32例,对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的病人和直接出院回家的病人进行跟踪随访2个月。采用修订的Ashworth评分对患者肌张力进行评定,同时运用简式Fugl2meyer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上、下肢肌张力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脑卒中患者肌张力过度的增加,大大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期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组(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步态变化(步速和步幅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86%,对照组为77.14%,两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步速快于对照组,左右足步幅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痉挛期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步速,缩短了步幅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痉挛状态评级、生活能力(ADL)和患肢运动能力(PMS)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痉挛MAS评级中Ⅰ级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肢体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观察。结果: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上要显著优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运动技能水平、生活能力等方面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可以有效缓解中风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运动水平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通督针法治疗,以修改的Ashworth量表、Barthel氏ADL指数、简式Fugl—Meyer评价法等项目的测评成绩作为观察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的63.3%。结论醒脑通督针法可有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环跳、承扶穴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实验组采用电针环跳、承扶穴法治疗,常规组采用临床常用针刺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都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痉挛程度疗效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都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P<0.05),且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环跳、承扶穴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