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断钉、断板或钉板松动,骨折再移位、患肢肿胀〉1w、肩肘关节疼痛、骨不愈合等,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髓内钉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肱骨干骨折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髓内钉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一种首选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肢长骨骨折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一组给予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平均为8.2±2.2个月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11.7±4.7个月。两组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发生感染。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临床疗效较好,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150例,以上患者分为3组,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交锁髓内钉组,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加压钢板组优良率和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分别与交锁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交锁髓内钉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比较4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40例采用普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质量高级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失败后改行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德庆县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间骨科收治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观察组,n=49)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8±1.2)周,少于对照组的(13.1±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8%和87.8%,对照组分别为80.0%和85.7%,两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手术,在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失败的患者可以改行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骨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开放组患者给予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交锁髓内钉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开放组治疗有效率为9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开放复位固定组(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均较好,但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创伤小,术中不需广泛剥离损伤骨膜,骨不愈合、延迟愈合现象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至2009年间收治的成人新鲜肱骨干骨折病例62例,其中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0例,钢板治疗32例.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功能(Rodriguez M erchan 的标准).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6月愈合率钢板组59.4%,髓内钉组80% 桡神经损伤钢板组3例,髓内钉组则无 术后关节功能评分髓内钉组优24例,钢板组优23例 术后骨不连钢板组2例,髓内钉组无.结论:髓内钉同钢板对于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均能提供稳定固定及满意疗效,但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髓内钉则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为博罗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36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交锁髓内钉组18例,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锁定钢板组18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和锁定钢板组比较,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切口明显更小,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均满意,但是二者对比而言,交锁髓内钉创伤更加小、操作简单,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的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3±1.4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1.8周,愈合优良率为95.00%,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对照组37患者骨折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2.1周,愈合优良率为72.50%,4例患者发生感染;二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局部血供破坏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优良率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致肱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1例肱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纳入观察组,62例肱骨干骨折骨性愈合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粉碎、骨折端软组织损伤、骨折复位、固定不稳、感染及不合理功能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中23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对照组中26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观察组中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χ^2=8.627,p =0.003);其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的3.981倍。观察组中固定不稳25例,对照组中固定不稳13例;观察组中固定不稳患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χ^2=30.459,p =0.000);其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5.705倍。观察组中不合理功能活动患者26例,对照组中12例;观察组中不合理功能活动患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χ^2=35.598,p =0.000);其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的21.667倍。观察组在骨折端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复位和感染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02,p =0.168;χ^2=0.939,p =0.332;χ^2=0.661,p =0.416)。结论:肱骨干骨折后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主要与不合理的功能活动、固定不稳及严重粉碎性骨折有关联,但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绝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混杂了多种因素的交叉作用结果。对于各因素间有无交互效应及其相关性,我们将继续收集资料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内固定配合中药薰蒸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内固定联合中药薰蒸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于术后1年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其等级.结果:2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4.2)周,(14.2±5.6)周,t=0.138,P=0.887];观察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87.3±4.2)分,(82.9±2.9)分,t=2.735,P=0.014].2组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级比较,观察组优25例、良3例、可1例、差2例,对照组优17例、良8例、可4例、差2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010,P=0.044).结论:对于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而言,虽然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联合中药薰蒸与单纯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联合中药薰蒸能够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确切,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试验组在同对照组相同的手法复位加外固定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无效1例,显著优于对照组71.43%,无效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10.4±3.5)周,明显早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6.6±4.7)周,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外加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0月~2009年6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39例,应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33例。分别对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瘢痕长度、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所有患儿随访6~34个月,平均24.8个月。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瘢痕长度、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与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皮肤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易拔除、术后瘢痕小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儿童肱骨骨折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纵切口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髌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髌骨爪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有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熏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2组桡神经恢复和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桡神经恢复的优良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5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的优良率观察组为80.00%,对照组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采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联合自拟中药熏洗方案进行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和桡神经恢复,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和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33例(观察组),采用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34例(对照组);横断骨折32例,上极骨折16例,下极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一般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40.80±27.50) min,(42.50±23.30) min,t=7.151,P=0.042];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9±1.77)min,(12.51±1.21) min,t=6.823,P=0.062].②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优28例、良4例、可1例,对照组29例、良3例、可2例.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0,P=1.000).观察组患者满意27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满意25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4例.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3,P=0.394).结论:对于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而言,虽然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与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在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56例因胫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针固定术及锁定钢板固定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其中交锁髓内针固定术30例,锁定钢板固定术26例.结果:均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交锁髓内针与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患者均愈合良好(优良率分别为73.3%、65.4%),且并发症几率无明显差异(交锁髓内针为16.7%、锁定钢板固定26.9%),只是交锁髓内针患者愈合时间(139.4±8.5d)比锁定钢板固定患者愈合时间(147.7±9.3d)稍短.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胫骨干骨折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均可获得理想效果,应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全身情况等因素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加压钢板(LCP)技术与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LCP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组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9.5±1.9周,治疗组为16.2±2.1周。根据AOFAS踝关节治疗组的满意率为94.4%,对照组为77.8%。结论:应用LCP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患肢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