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距肛缘8cm以下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应用手工吻合或吻合器技术保肛的临床资料。结果456例中发生吻合口漏26例,占5.7%,20例经局部引流冲洗等综合治疗后痊愈。5例行横结肠造瘘术。1例形成直肠阴道瘘改行miles。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工或吻合器吻合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口远近端组织的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大,吻合器的定期维护及熟练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局部晚期,合并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都易导致吻合口漏。大部分吻合口漏经引流冲洗可治愈。极少数需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极个别病例需要改行miles术。  相似文献   

2.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与未施行预防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仅3.6%(2例)发生吻合口瘘,但无自觉症状;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未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76例患者中吻合口瘘发生率11.896(9例),分别予以横结肠造瘘、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营养支持与局部冲洗引流治疗后愈合;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15-60)天。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能够有效防治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肛门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18例患者术后支撑吻合管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肛门收缩及排便功能良好。5~8周后,每日排便1~2次;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4例,出血7例。结论应用肛门支撑吻合管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术操作简单,护理方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 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就换药处理的相关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行针对性护理措施的12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与2005年前未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的12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比较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评价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口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经肛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此分析护理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康华医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经肛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7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并发症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排便功能受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肛门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实施并发症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瘘、排便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并缩短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使用双吻合器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有72例患者的肿瘤下缘与齿状线之间相距5到8cm,8例患者是4到5cm。结果:手术中没有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瘘,经治疗后均得到痊愈,另有3例患者的吻合口出现了狭窄,扩肛后得以痊愈。结论:双吻合器的使用,可以提高低住直肠癌保肛术的吻合成功率,并且可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直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120例直肠癌患者,经过各种的手术治疗和护理.结果:治愈了100例,吻合口狭窄15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随访与复发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根治术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外科手术经验及随访与复发情况.结果:随访 1~5 a,患者 1、3、5 a生存率分别为94.4%、72.2%、52.7%.局部复发 6例,复发率为16.7%.结论:对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根治手术,具有安全可靠、简易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时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行PPH术的46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本组46例手术时间为10~40min,平均16.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术后吻合口即刻出血21例,迟发型出血1例;肛门疼痛8例;术后1月发现吻合口狭窄1例,无直肠阴道瘘。结论:PPH治疗重度痔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通过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大多数并发症均可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和引导.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伤口疼痛,尿潴留,伤口出血,伤口愈合缓慢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注意饮食营养指导.结果:6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做好复杂性肛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其疗程,恢复患者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有用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直肠癌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除严重焦虑者1例外,余患者均可适应术后生活。结论: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10例复杂性肛瘘病人分为两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18%,对照组为96.36%。线管分期引流组临床治愈时间为24.03±8.14天,切开切除法组临床治愈时间为36.50±9.54天。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切开切除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临床治愈时间上优于切开切除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133例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提出正确处理内口及原发病灶,彻底清除支管和死腔窦道内感染物质,保证创口引流通畅和清洁。结果:治愈率100%术后无后遗症。结论:本术式成功率高因此“挂线”和“引流线”拆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242(CA242)和癌胚抗原(CEA)三种肿瘤标志物在直肠癌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0例健康成人及57例直肠癌患者血清TPA、CA242和CEA水平,并对32例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检测.结果:直肠癌患者TPA、CA242和CEA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健康成人组(P〈0.05),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直肠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直肠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TPA、CA242和CEA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直肠癌的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的方法及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352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食道癌术后提供肠内营养,实施细致认真的护理,包括注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本组352例患者,340例成功实施了肠内营养护理,术后恢复良好.10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或腹胀,2例空肠造瘘管堵塞.结论:食道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及做好肠内营养护理,能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方法:从2009年3月-2010年2月本院收治肛瘘患者中选取40例高位肛瘘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主瘘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术后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中药熏洗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程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方法,疗程短,损伤小,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