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护士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一些特殊领域,对男护士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尤其在急诊科这样一个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突发事件较多,纠纷较多的科室,男护士的优势更充分地得以彰显。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留住人才,使男护士在急诊科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2.
俞洁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18-119
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始终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护理事业的发展,以单一女性为特色的护理队伍格局也在人性化护理的新观念下发生了改变。医院对男护士有迫切的需求,基于这种原因男护士的数量近年来在世界各地迅速增长,这一群体已经开始作为护理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活跃在临床护理的各个工作岗位上。男护士的出现在社会公众舆论中褒贬不一,他们的角色心理和角色定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方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第三医院115名急救患者或家属进行护士性别倾向调查。结果:6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救车上配备男护士比配备女护士更合理,但在院内急救中,男护士与女护士的性别倾向比例分别为35%和36%,85%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耐力,86%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胆量,但更多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在行医疗过程中,女护士能够更仔细的为病人服务。结论:男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更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急诊科需要扩大男护士的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护士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40名2015~2017级专科男护士生的择业观念、专业认知度及对护理专业的看法等。结果:护理专业并非大部分男护士的第一志愿,容易就业为其主要择业动机,传统观念及社会偏见是影响男护士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男护士认为应加强特色专科课程以及特色专科实习,且对专业不满意。结论:应对男护士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其对护理专业的信心,同时呼吁社会加强对男护士的理解与支持,提高男护士的就业率以及发挥其在医院岗位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护理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男护士数量近年有所提高,但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仍然较低。本文将对男护士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分析男护士的优势和职业需求,并探讨其职业规划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男护士的职业发展方向,包括临床护士、全科护士、特殊职能护士、护理管理及护理教学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男护士逐渐走到护理岗位上。但男护士自身存在的因素,严重制约着男护士在护理岗位上自我价值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肯定男护士在护理行业的自我价值,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就需要男护士自身确定事业发展方向,定位自己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无锡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男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男护士离职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男护士的流失。方法:采用面对面、网络对话及电话访谈的方法,对19名离职男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缺乏职业成就感、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婚姻家庭和薪金待遇是导致男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男护士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薪金待遇等措施使其立足本专业,并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分工和制度的的健全,社会要求大量男护士进入医院后,传统的护理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男护士,本文就男护士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男护士群体在临床护理的工作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促进男护士群体的发展。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男护士的发展情况,研究不同科室男护士的案例和文献资料》结果:目前国内的男护士分布部门比较集中,发展中面临不少来自社会、行业、自身的压力和阻力。结论:促进男护士群体的发展是推动护理行业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改善社会环境、加强行业培养、提高自身素质入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入职男护士心理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防范男护士的流失,并提高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20名新入职男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婚姻家庭的困扰和薪金待遇低、人际环境差、缺乏职业成就感和升职机会少、科室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和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较大是导致医院男护士心理压力较大,职业归属感不强的主要原因,故男护士将护士职业作为过渡职业的想法较多。结论:应多方面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改变男护士的处境和现状,以挽留住男护士。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每个医院为确保急诊护理队伍的稳定性都做了种种探索,由于急诊护理队伍工作性质的关系,所以急诊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也就特别的难以维护.本文从急诊护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护士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影响急诊护理队伍稳定性的常见因素,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稳定性的参考建议,即通过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来增加急诊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如何以本次医疗改革方案出台为契机,梳理未来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全民医保的宏伟目标.2009年4月,我国的新医疗改革方案经过多方论证后粉墨登场,预示着我国的医疗改革将进入冲刺阶段.护理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的重要部分,当前护理现状成为制约新医改方案目标实现瓶颈,护理改革必须从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储备、管理运行监管机制体制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实现新医改方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常见差错原因并提出对策。探讨使用醒目标示后静脉输液中差错减少率。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统计我院近两年来全院护理差错并分析原因。结果2年内护理差错40例,静脉输液中差错25例,静脉输液中差错占护理差错62.5%。从管理、护士、病人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对策。结论通过改变服务观念、优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加强醒目标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了差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落实责任制护理对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效率的作用,力图通过责任制护理的实施提高"患医护"的满意度.方法:在学习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基础上,秉承以患者为本、争创和谐病区的工作理念,改革护理人员工作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医生、护士针对责任制护理提出合理化建议37条,试点病区患者、医生、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知晓率为100%,其中7个病区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落实责任制护理后无一例护患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为98.1%,医生满意度为97.9%,护士满意度为98.5%.结论: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时落实责任制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医护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作为老年病科的护士必须对易发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转变护理观念,优化护患关系,增强法制意识,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严防护理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聘用制护士在各大医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激发聘用制护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阐述如何通过满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与被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聘用制护士的优势,为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移动护理技术的应用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崇德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68-2869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开始在国内医疗机构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该文介绍了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无线临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发应用的基本情况和体会。该系统通过借助掌上电脑EDA移动、便捷的特点,以及患者专用腕带、新一代的全图形化的移动床边护理软件等,实现了护理模式的革命,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病房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准确性,保证信息采集的实时性,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并为医疗护理任务管理、过程控制、医疗导航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机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随着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者面临着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门诊输液室因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各不相同,患者具有流动性大、逗留时间较短、年龄差距大、病情复杂多变、用药种类繁多等特点,加之管理容易疏漏等因素,护理安全隐患非常突出,笔者结合在输液室工作的体会,特对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发生原因、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护士在执业中的所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旨在降低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人文属性是中医护理的最大特色,医起源于护,护理起源于生活。传统中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中医学几乎与人文科学完全一致。中医护理与传统医学一脉相承,在护理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整体护理观,是中医护理的灵魂和精髓。中医人文护理沉寂原因主要有现代化新型诊疗技术广泛使用、医疗行为市场化和医疗制度改革冲击、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薄弱。中医护理发展到21世纪,早已不单纯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已经扩展为集保健、养生、临终关怀等一系列功能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医护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包含了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意味对整个社会群体精神健康的保护。因此,创造人文硬件环境,营造人文氛围;激发人文情感,塑造人文精神;俯下身体倾听,完善护患交流;提倡和加强人文关怀,是21世纪中医护理发展的主旋律,它不仅是对中医护理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