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对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调治方面进行了整理、分析,探讨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抑郁状态是常见的异常健康状态,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当前阈下抑郁辨识无标准、缺少整体动态的抑郁状态辨识方法导致了抑郁状态的辨识难、干预难和评价难.文章基于中医状态学理论,通过全面整体的状态信息采集,进行连续动态的状态评估,根据辨识结果提供精准个性的状态干预方案,形成了整体、动态、个性化的抑郁状态辨识技...  相似文献   

3.
探讨基于证素辨证原理,建立人体健康状态辨识的方法体系。文章从证与状态的范畴论述了辨证与状态辨识的关系,从状态要素的内涵明确了状态辨识的主要内容、辨识的结果以及状态辨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状是机体局部或整体部位、形状和结构的概括,态是特定阶段生命活动的态势、特征和变化规律,状态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是中医健康认知理论的核心。文章从状态要素、状态表征、状态分类以及状态与证的关系,提出构建状态辨识的健康认知体系,阐述了以状态为中心的深层内含,以及状态认知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断与治未病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中医诊断面对的是疾病状态,而治未病则包括未病、欲病和已病、病后等状态。状态辨识孕育于中医诊断,是治未病的关键技术。文章厘清了中医诊断、治未病、状态辨识的关系,概述了以维护健康状态为前提的状态辨识诊断方法,结合实际深入阐述中医诊断与治未病的误区。提出治未病的前提是对健康状态的认识,状态是诊断和健康认知的核心,状态辨识是治未病诊断的方法。从“忽视诊断过程,治未病‘同质化’”“诊断‘以偏概全’,治未病‘以西统中’”“侧重疾病诊断,缺乏健康状态辨识”等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过程的常见误区。  相似文献   

6.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是适应当今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包括郁闷不舒状态、精神萎糜状态、思虑过度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烦躁焦虑状态5种异常心理状态。齐向华教授创立了以25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并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总结,分析出5种心理紊乱状态各自的脉象特征。通过脉象要素的整体状态和局部表现系统判断患者的不同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中医学理论过渡到患者的躯体症状,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情志因素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导致不同状态下的失眠症。情志致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失眠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情志伏邪有密切关系。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是当今产生的新的社会疾病,齐向华教授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积累总结,将失眠症按心理紊乱状态分为5种: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5种心理紊乱状态显示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现从情志伏邪理论对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体健康状态应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角度对人的生存状态所给予的一种客观的积极的评价。中医学理论范畴内所认可的人体健康状态应为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和调、形神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统一的机体生理性平衡状态,主要包括天人和谐状态、形神和谐状态、人我和谐状态等。归纳了中医学健康状态调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体质影响着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表现特征及预后。本文首先对体质与亚健康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探讨了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表现及预后的影响,为从偏颇体质着手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医整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的理论及方法,对于中医诊断的临床、科研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整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体系,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提出状态是健康认知的核心,整体状态的动态辨识是把握健康的关键,是推动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中医整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的理论、方法体系及实践意义,并初步探讨了其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液高凝状态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10年来中医对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脓毒血症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静脉血栓、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血液高凝状态的中医研究状况,总结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医对血液高凝状态的认识多从"血瘀"论治,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灵活采用了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益气通络、益气活血、补气养阴活血等治法,拓宽了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治疗攻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困扰人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亚健康的表现与防治、亚健康的中医治疗途径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论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干预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评估诊断及防治方法方面进行了阐述 ,认为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病理机制、证候诊断及防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平衡观及养生防病理论 ,为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就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八种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季  唐强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66-67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Berkman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一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也叫做灰色状态、亚临床状态、第三状态、中间状态中介状态、亚疾病状态、浅病状态等。目前,世界各国学者虽然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作,但至今对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亚健康状态”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式”名称。  相似文献   

15.
从证的基本特征看健康状态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是健康状态辨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证的基本特征对充分认识健康状态辨识的内涵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讨论了证的整体性、稳定性、动态性、模糊性、错杂性、隐匿性、缓急性以及人体性8大特征,阐述了证的基本特征与健康状态辨识内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从状态辨识论治支气管扩张进行了系统总结。文章主要围绕着为何要从状态辨治支气管扩张症、如何辨识支气管扩张症状态(从病入手,总结疾病的现代病理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形成疾病的关键状态要素特点,分析目前所处的疾病状态及态势演变,从证入手,分析从个体当前状态和个体病势)及如何干预调节支气管扩张症状态三大方面论述状态辨识论治支气管扩张,最后以临床案例进行说明阐述。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从状态辨识论治支气管扩张的理论与实践,可对临床辨治支气管扩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状态是结构与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状态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可以通过脏腑、经络、气血等作出相应的反应。人的状态分为未病状态、欲病状态、已病状态、病后状态4种。文章通过文献梳理,探讨系统生物学中糖组学研究方法在中医疾病状态下的应用,以期在系统论、整体论的思维指导下,运用糖组学技术,寻找疾病状态下的特异性糖组、阐释中医状态的物质基础、丰富中医状态的微观参数采集方法、建立微观辨识模型。  相似文献   

18.
对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从推拿调理、防治亚健康状态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认为推拿在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均处于一种非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与社会心理压力有关。我们在临床中,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社会心理病因学特点,从蒙医人体特质论入手,依据蒙医学平衡调理机体整体状态的理论,对亚健康状态5个先兆证候群进行不同蒙药配合不同穴位和不同方法的暗示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结出蒙药配合针灸、暗示治疗对亚健康状态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42-1243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理论是适应新的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思虑过度状态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文章系统总结了思虑过度状态的内涵、特点及脉象特征,并举脉案一则,以期为思虑过度状态的临床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