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单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0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评价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8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5分,恢复到术后平均15.3分。术后6个月椎间植骨100%融合,无椎间融合器移位、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自 1999~ 2 0 0 2年 ,作者采用颈前路环锯法减压植骨融合AO钢板内固定及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前后侧脊髓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 1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5例。年龄 38~ 6 9岁 ,平均5 2 .4岁。病程最短 1年 4个月 ,最长 11年 ,平均 3年 5个月。1.2 临床表现 表现为 :①下肢麻木无力 10例。②走路脚底踩棉花感 9例。③胸腰部束带感 12例。④手指活动不灵活 ,持物易坠落 8例。⑤不同程度感觉障碍 11例。⑥尿频、尿急、尿等待 9例。⑦Hoffmann征 :双侧阳性 8例 ,单侧阳性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既简单安全,又经济有效治疗长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08年2月~2011年2月27例长阶段脊髓型颈椎病采取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疗效分析,探讨治疗长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5.5个月。术后12月随访JOA评分为7~15分,平均10.7±2.3分,与术前JOA评分分值行配对资料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分类评估:优15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18%。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长阶段脊髓型颈椎病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促进病情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褥疮形成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术后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质量,是促进患者创伤康复进程、改善预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楼敏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4):1386-1387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病最为常见及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为有效的预防手术及护理并发症 ,提高手术治愈率 ,笔者总结回顾了 1997年 4月~2 0 0 0年 5月我科 2 3例颈椎后路手术的护理体会。1 一般资料本组脊髓型颈椎病共 2 3例 ,其中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32~ 68岁 ;发病时间最长 2 8年 ,最短 4年。2 临床表现主要为颈肩痛伴有四肢麻木 ,力量减弱或僵硬 ,感觉障碍以痛觉减弱、消失为常见。其中出现脊髓手 9例 ,不能自理生活 14例。术后 15天主观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四肢明显改善 ,手能持物 17例 ,2 0天后双下肢利用支具行走 … 相似文献
7.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较好的颈后路减压术式 ,远期疗效稳定 ,自 1995~ 2 0 0 1年 ,我们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12 5例 ,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5例 ,男 81例 ,女 4 4例。年龄 4 8~72岁 ,平均 5 7.1岁。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1〕。其中伴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PLL) 2 8例 ,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DCS) 35例 ,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18个月。1.2 症状和体征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较为复杂。本组表现为 :①单一或多个肢体麻木 ,不规则感觉障碍 10 5例 ;②手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病例,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及适应行为训练,术中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结果:72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积极的术前护理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取得显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收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分别为(15.24±2.25)分、(11.25±2.20)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为(16.25±1.13)分、(19.25±1.84)分,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为(3.19±0.18)分、(4.63±0.46)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松动发生率为0.0%(0/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00%(25/25)肢体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64.00%(16/25)的肢体改善率(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突出,术后较少出现内固定松动现象,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病例,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及适应行为训练,术中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结果:72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积极的术前护理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取得显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总结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经验.方法:对本组40例青年颈椎病采用常规手法及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结果:40例青年颈椎病治愈25例,显效11例子,好转4例.有效率100%.结论:采用常规手法及短杠杆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手法操作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0年6月门诊治疗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中临床治愈63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结论:手法合针灸,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药物导入联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坐式牵引配合中药导入治疗颈椎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96.5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使神经根受压得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松驰,消炎止痛,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颈椎的病变而导致的颈枕痛,颈肩痛,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改变方位时,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可有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耳呜等症状,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我们应用按摩加卧位成角定点复位法治疗该病,共观察10例,疗效满意,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变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根据其受累的主要部位和所产生的表现,通常分为6个类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不同体位的投照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380例颈椎病患者,就X线征象与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有相应的病理基础和X线征象特点.结论:不同的临床表现应选择与之相应的投照位置,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定点复位加药液穴位注射法为主治疗;常规组采用中药内服外贴法。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68.0%,有效率为96.0%;常规组治愈率为46.0%,有效率为82.0%。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并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定点复位加药物穴位注射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