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156例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63.8±7.30)岁,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同期102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无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龄与脑卒中独立相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史占70.2%,有糖尿病、心脏病史及其他病史者占29.8%。大于65岁脑卒中者患病率为57.3%。结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龄、糖尿病、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1]。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冠心病的60%。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24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不同血压值范围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范围内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血压值与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显著加剧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玲 《河南中医》2014,(7):1262-126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湿热证的比例越来越高,湿热交阻证已成为常见的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已明确为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为可改变危险因素。湿热痰火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病机之一;湿热内蕴是糖尿病诸多证型的发病机理;痰湿火热是高血压的重要成因;饮食不节乃是促使湿热型肥胖病的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来院疗养的中老年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6年以来疗养员1633名,对其进行高血压患病率、伴随疾病的比较以及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9.06%和28.88%,并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高血压疗养员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症患病风险明显增高,其高血压患病与超重、饮酒、家族史、糖尿病、规律景观和体育休养等有关。结论中老年疗养员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群高,应加强规律景观、体疗及合理饮食的宣教,控制血糖,并对超重、高血压家族史人群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蒲黄榆社区、王佐镇、花乡、方庄街道筛查中的脑卒中高危人群8 045例,将人群分为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有无斑块形成组,分别对比2组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根据吸烟、高血压、糖尿病3个危险因素的有无,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合并1至2个危险因素组、不合并危险因素组,另外斑块形成人群同上分为3组,依次进行危险因素的相互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年龄、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体育锻炼层增厚呈正相关;均与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家族史、常吃水果呈负相关。另外内膜中层增厚还与TIA呈负相关,与常吃蔬菜呈负相关;斑块形成还与饮酒、常喝牛奶或酸奶呈正相关,与明显超重、瓣膜性心脏病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年龄、脑卒中、糖尿病病史、吸烟、体育锻炼呈正相关。另外内膜增厚还与饮酒习惯成负相关,与明显超重成正相关;斑块形成与饮用高度白酒呈正相关。中医症状分析:根据危险因素多少分组比较发现多个症状存在差异;中医证型分析:在内膜中层增厚人群的2组比较中,痰湿证、内火证均有差异,而气虚证在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与不合并危险因素的人群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斑块形成的2组人群比较中,痰湿证和内火证均有差异。结论: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个危险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形成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可通过控制上述可干预因素达到早期防治脑卒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156例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63.8±7.30)岁,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同期102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无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龄与脑卒中独立相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史占70.2%,有糖尿病、心脏病史及其他病史者占29.8%。大于65岁脑卒中者患病率为57.3%。结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龄、糖尿病、心脏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10年来微量白蛋白尿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文献的梳理,指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脂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微量白蛋白尿与这些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微量白蛋白尿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研究旨在明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不同中医证型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以及单纯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等信息采集。对所收集的病人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四种中医证型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均表现为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的患者多于BMI 24 kg/m2的患者(P值分别为P=0.002,P 0.001,P=0.007,P=0.076);在痰瘀互阻证中饮酒的患者明显多于不饮酒的患者(P=0.083);肝火亢盛证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明显少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P=0.044)。(2)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BMI≥24 kg/m2且28 kg/m2的患者P=0.004,OR=0.491;与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P=0.045,OR=1.769;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性别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四种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分布均表现为BMI≥24 kg/m2的患者多于BMI 24 kg/m2的患者;痰瘀互阻证中,饮酒的患者明显多于不饮酒的患者,肝火亢盛证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明显多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2)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是高血压患者患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性别不是高血压患者患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代谢综合征会增加患者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和早亡危险。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还会导致肾病危险大幅增加。代谢综合征是指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多种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其症状包括:腰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三酸甘油脂高。如果一名患者出现三种或三种以上症状,通常会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传染病得到控制,人民平均期望寿命明显增长,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常见病,且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已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其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我国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匮乏,缺乏科学发展观,没有按照科学证据来引领健康、做好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从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发展.方法:对某医院 2008-2010年三年的抗精神病药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抗精神病药的种类及金额等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进一步阐述抗精神病用药的注意事项.结论:临床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合理性进一步加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功能失调、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摄入钠盐过多、肥胖、内分泌功能失调、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高血压又是中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我国是中风病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生中风200万人;其中2/3病人致死或致残,现存活的中风患者累计700万.严重影响到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风后遗症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肌缺血急性发作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S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严重的出现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心率衰竭甚至猝死.ACS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因其病死率高,所以对护理、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状况及干预情况。方法:调查社区400名老年人,患高血压病148例(37.0%),统计合并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冠心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尤以高盐饮食(55.4%)和高脂血症(54.1%)最明显,且普遍存在多重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和较高比例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脂血症尤为突出,是社区防治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学生脂肪肝的患病率、发展趋势.并实施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的健康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校新生体检人群2260人,通过询问病史、生活史及既往史,进行体重指数、身高、血压、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校学生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饮酒、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均为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结论:大学生中脂肪肝患病率与饮酒、肥胖、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有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积极的运动、控制体重及健康教育可以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这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传统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增大有关。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特点为体(或肺)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和最终归宿。传统的治疗以提高心输出量,增强心排量为主要目的;现在已转变为以维护衰竭的心脏,提高心衰病人的远期预后,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主要目的。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关托洛尔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方法与结果:我院对59例慢性心衰患者门诊及住院观察,在针对病因,去除诱发因素以及休息,限盐摄入、利尿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观察6个月至2年,疗效显著。结果:59例慢性心衰患者,均服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58例心功能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春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62-63
目的:了解我院抗HBv(乙型肝炎病毒)用药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医院核苷(酸)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苷(酸)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金额、DDDs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方法,由于药物的特点有所不同,使用有差别,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而恰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