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09月—2009年12月间我院非妊娠妇女经手术或诊断刮宫后子宫内膜活检者158例,分别对其行阴道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判断其形态、位置、回声及其与肌层的关系,并统计两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率。结果:158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5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子宫内膜增厚52例,子宫内膜癌1例,异常回声36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9.40%;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增厚51例,子宫内膜癌1例,异常回声3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4.80%。经卡方检验,两组间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有较高准确性,不仅能发现微小病灶,还能准确检查出肌层的浸润情况,能为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均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检查后行诊刮病理活检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45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90%,其中,内膜过度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2.3%;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81.8%;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为80.0%;正常分泌期内膜诊断符合率为85.7%,子宫萎缩性内膜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评估超声诊断方法运用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符合和漏诊状况。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长沙市第四医院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 42 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患者均予以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不同 诊断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整体符合率、漏诊率,并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的符合率。结果:以病 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整体符合率比腹部超声高,阴道超声整体漏诊率比较腹部超声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均比腹部超声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选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的符合率较腹部超声更高,漏诊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情况,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英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7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后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将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记录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情况。结果:与病理检查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经阴道超声初步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4.12%、94.12%、87.50%、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相符,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3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病理证实的138例子宫肌瘤,超声正确诊断为133例,符合率为96.38%;子宫肌瘤声像图特点是切面内见圆形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其后部回声常衰减,子宫内膜受压偏移,病变周围血流信号多于内部。结论:经阴道超声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壁内和病变周围的细微改变,对子宫肌瘤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经验。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进行检查的18例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官腔镜术中证实存在宫腔赘生物,术后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息肉15例,诊断符合率83.3%,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阴道超声分辨率高,对子宫内膜结构显示清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40例资料。结果:观察一组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厚7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异常回声现象4例,诊断准确率为95%,明显高于观察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适度充盈膀胱,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做多切面扫查,经腹盆腔常规扫查.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6.5MHz,扫描角度为120°.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结果:临床可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20例患者,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5例,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5例(合并后穹窿结节4例),子宫腺肌症25例(合并子宫肌瘤11例),盆腔内异位3例.经腹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1.57%、74.29%、89.41%、78.79%、86.44%,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98%、85.30%、92.86%、82.86%和90.68%.结论: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经阴道超声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图像特征。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8例超声图像与宫腔镜及病理学对照。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95.8%(46/48)。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维图像呈颗粒状或滴水状高回声团块,小息肉(<5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较大息肉内部可显示点状、粗大条状甚至具有分支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比较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方法:从长沙市第四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抽取 74 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比较经腹 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后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符合率。结果:在对 74 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检查后,经阴道超声检查 结果显示 61 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6 例患者为卵巢妊娠,5 例患者为宫颈妊娠,2 例患者为子宫角妊娠,漏诊 0 例,诊断符 合率为 100.00 %。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61 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5 例患者为卵巢妊娠,4 例患者为宫颈妊娠,1 例患者 为子宫角妊娠,漏诊 3 例,诊断符合率为 95.95 %。两种诊断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超声检查均有较好的诊断符合率,但后者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TVS)、宫腔镜和诊断性刮宫并内膜活检在绝经后阴道出血首诊患者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作用进行比较,对以何种方法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16例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首诊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TVS、宫腔镜和诊断性刮宫取内膜活检等检查,分别计算其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三者的临床价值。结果:以子宫内膜≥5mm为临界值,TVS诊断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7.4%,阳性预测值10.6%,阴性预测值93.3%(ROC曲线下面积:0.812)。以子宫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宫腔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8.1%,阳性预测值90%,阴性预测值100%(ROC曲线下面积:0.968);内膜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8%和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0%(ROC曲线下面积:0.999)。结论:TVS以5mm为临界值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内膜癌的灵敏度较高,但对于子宫内膜厚度<5mm者,可能会造成漏诊。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均应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和内膜诊刮以提高内膜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及经直肠超声(TRS)等各种无创超声检查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各自的优越性。方法:运用经腹超声和TRS对150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20例同时TVS检查,并与病理或临床治疗结果相对照。结果:150例妇科疾病患者,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5.5%,TRS诊断符合率为85.1%,TVS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TVS及TRS在妇科疾病诊断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三者声像图有相似之处,单独应用某一项技术容易造成误诊,三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31例,对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出29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3.55%。病理结果显示31例中25例发生肌层浸润。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0例异常子宫出血,先进行B超筛查,得出B超诊断,再予以B超引导下进行宫腔镜检查,得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常规取内膜活检,必要时诊刮或组织病理检查,最后将两种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5.5%,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7.3%,明显高于单纯超声诊断(P〈0.05)。结果B超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宫腔镜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是异常子宫出血的必要诊断手段,属无创性检查方法。且可重复,价格低廉,提高了妇女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R侧位片与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鼻骨骨折患者CT与CR鼻骨侧位片的诊断率。其中44例曾先后进行CR侧位片及薄层CT检查。结果:83例CR鼻骨侧位片诊断鼻骨骨折47例(56.6%);117例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103例(92.7%)。其中44例曾先后进行CR侧位片及薄层CT检查:CT诊断鼻骨骨折38例(86.3%),CR侧位片诊断鼻骨骨折16例(36.3%)。且CT可明确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结论: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镜下定位取材送病检和B型超检查后诊断性刮宫送病检,比较宫腔镜和B型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B型超声诊断的总符合率为69.72%,总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为30.28%,宫腔镜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0.83%,总误诊率与漏诊率均为9.1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中,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B型超声不能有效诊断,漏诊率为100%,宫腔镜的检出率为66.7%,误诊率达到62.50%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B型超声的检出率62.09%,准确率81.08%,宫腔镜的检出率及准确率95% 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B型超声及宫腔镜的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100%,无误诊及漏诊发生 对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B型超声误诊率45.92%,宫腔镜漏诊率36.92%,两者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子宫内膜癌,B型超声检出率为20%,而宫腔镜的检出率可达到70%,准确率为77.38%,检出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讲,宫腔镜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多病因诊断中较B型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更高,误诊率和漏诊率都较低,在临床应用中具备相当的优越性.同时,宫腔镜检查结合对可疑病灶的定位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经临床手术确诊的子宫肌瘤病例的超声图像,结果:采用B超检查子宫肌瘤,准确率高,可以达到95%左右,妇科B超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小者仅数毫米,常为散在性多个分布,结论超声可以明确肌瘤的部位大小有无并发症,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急腹症患者60例行彩超检查,观察彩超的诊断准确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为异位妊娠患者,彩超诊断38例,准确率为95.00%;15倒为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彩超诊断13例,准确率为86.67%;5例为黄体破裂,彩超诊断5例,准确率为100.00%。结论:彩超诊断妇产急腹症准确率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取样器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采取子宫内膜行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4例有月经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需行采取内膜检查的患者,分别使用子宫内膜取样器采取子宫内膜和诊刮采取子宫内膜组织两种方法在诊断符合率、出血量比较、疼痛程度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对比研究。结果:204例患者中通过子宫内膜取样器和诊刮两者诊断符合率87.5%(178/204),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血量比较:子宫内膜采集器组均数为0.64±0.11ml,诊刮组均数为4.50±0.63ml(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疼痛程度比较:子宫内膜采集器组均数为1.97±0.43,诊刮组均7.70±0.55(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宫内膜取样器和诊刮两种方法在血量比较、疼痛程度比较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子宫内膜取样器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而在诊断符合率方面,二者均有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但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