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喜兰 《医学争鸣》2003,24(7):624-624
0 引言  2 0 0 1 0 3 / 2 0 0 2 0 6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急性右室梗死 (ARMI)患者 3 6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诊断标准 ,心电图以STV4R抬高≥ 0 .1mV[1] 作为急性ARMI的诊断标准 .其中 ,发现 5例ARMI时STavR抬高 .1 临床资料 例 1:男 ,68岁 ,胸痛 3d加重伴气短 8h .心肌酶谱 :AST 15 0U·L-1,LDH 640U·L-1,CPK 860U·L-1,CK MB980U·L-1.心电图 :心率 10 4次·min-1,STavR抬高 0 .2mV ,STⅢ ,AVF抬高 0 .2 5mV并呈QS型 ,STV1~V3抬高 0 .5~ 0 .2mV …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94例,其中下壁AMI25例,正后壁AMI4例,下壁+正后壁AMI12例。在下壁及正后壁AMI中有6例同时合并有右室梗塞(RVI),1例为单纯性RIV,1例为前壁AMI合并RVI,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在8例RVI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7~71岁。本组病人均具有A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心电图仅1例RVI合并前壁AMI,见附图。心电图示STV3R~V5R弓背型抬高,2h后STV1~4亦抬高,同时伴有R波减…  相似文献   

3.
尸检研究表明右室梗死实际上并不少见[1 ] ,但临床诊断极易漏诊 ,其主要原因是对RMI心电图的改变认识不足。本文将右室心肌梗死 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我院 1982年~ 1998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 15 6例 ,其中右心室心肌梗死 (RMI) 8例 ,首次心电图均未明确诊断。8例RMI入院后经多次常规心电图、双极导联、头胸导联及酶谱检查后明确诊断为RMI。典型病例 男 ,6 0岁。患者胸闷 12h ,无恶心呕吐 ,血压正常。心电图示 :Ⅱ、Ⅲ、aVF呈Qr型 ,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 0 .1mV ;V1 ~V6 呈rS型 ,ST段下…  相似文献   

4.
1974年Cohn[1 ] 等首次将右室梗塞(RVAMI)做为心梗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后 ,RVAMI在临床上已被引起广泛的重视。但右室梗塞很少单独出现[2 ,3] ,常驻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同时发生。[4 ] 文献报道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STv2 下降 STavF升高比值≤ 0 .5对RV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 。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肌梗塞常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阻塞所致[6 ] 。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 ,探讨STv2 下降 STavF抬高比值对RVAMI的诊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4例患者 ,男 2 0例 ;女4例 ,…  相似文献   

5.
李华 《辽宁医学杂志》1999,13(2):F003-F003
随着临床工作的进展,右室梗塞(rightventricularinfarction,RVI)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已引起重视。本文将诊断和治疗的32例RVI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对近3年人院的急性下壁及人院时血压偏低的左室前壁梗塞(包括前壁V_1~V_2ST段抬高,前侧壁V_5~V_7ST段抬高,广泛前壁V_1~V_5ST段抬高)的病人常规做右胸导联(V_3R~V_5R)心电图。RVI的诊断标准为V_3R~V_5R中,V_4R加上V_3R,V_5R中一个或二个导联ST段抬高≥0.1mV。共观察下壁及前壁心梗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T段呈“墓碑形”改变与冠脉病变、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按ST段抬高形态特征分为“墓碑形”组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37岁±78岁(57.5±10.1)。通常组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8岁~85岁(56.5±9.80)。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按WHO标准。1.2 方法:患者入院行常规12导联或16导联心电图(加做V7、V8、V3R、V4R导联),均住在CCU病房,持续24小时~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1.2.1 “墓碑形”ST段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 ,以往多用尿激酶 (UK) ,为了观察r S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院心内科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6月用r SK对 2 4例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 ,并与 1996年1月~ 1999年 1月间应用UK静脉溶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①持续胸痛≥ 30min ,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②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肢导 >0 1mV ,胸导 >0 2mV ;③发病在 12h之内 ;④年龄 <70岁 ,体质好者可放宽至 75岁 ;⑤无静脉溶栓禁忌证。1 2…  相似文献   

8.
自 1994年 6月至 2 0 0 0年 1月 ,本院急诊科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10 0例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0 0例AMI病人中男 70例、女 30例 ,年龄 33~ 87岁 ,平均 6 3岁 ,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及再通标准 ,年龄无上限及发病≤ 12小时 (但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并伴胸疼者虽 >12小时也进行了溶栓 ) ,均参见 1996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方案。1 2 治疗方案 选用国产尿激酶 15 0万u 溶于生理盐水10 0ml,30min内静点 ,辅以皮下肝素 ,口服阿司匹林及其他常规治疗。1 3 统…  相似文献   

9.
右心室心肌梗塞 (RVI)常与下壁或和后壁心肌梗塞同时存在 ,很少单独发生。近年来 ,对RVI的诊断、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我们收治的 18例RVI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按WHO1979年诊断标准 ,收集 1994年至 1999年 12月住院的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塞 (AMI)病人116例 ,RVI18例 (占 15 5% )。其中 ,男性 14例 ,女性4例 ,年龄 36~ 86岁 ,平均 64 2岁 ,RVI合并下壁梗塞 12例 ,正后壁梗塞 2例 ,前间壁 下壁 1例 ,下壁 正后壁 3例。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痛来诊者 11例、胸闷 4例、腹胀 1例、浮…  相似文献   

10.
常规心电图 (ECG)检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1999— 2 0 0 1年 ,我院结合冠状动脉造影 (CAG)技术 ,对临床诊断下壁、后侧壁心肌梗死 5 6例患者的常规ECG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右冠状动脉 (RCA)阻塞的心电图特征。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5 6例中男 48例 ,女 8例 ,年龄 2 3~ 81岁。临床表现 :典型心前区疼痛 >30min ,ECGⅡ、Ⅲ、aVF导联出现损伤性ST段抬高或θ波 ,心肌酶 (肌酸激酶及同功酶 )超过正常值上限 2倍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首次心肌梗死 ;②发病 6h内E…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V4~ 6导联ST段下移者常有发生 ,据报道这种现象可能是梗塞区ST抬高所致的相对应或镜像作用的结果[1] 。临床病理及冠脉造影[2 ,3] 研究显示 ,下壁心梗伴V4~ 6导联ST段下移是因为心内膜下或前壁缺血所致 ,伴有V4~ 6导联ST段下移者与不伴有V4~ 6导联ST段下移者相比 ,前者并发症多且预后明显较差[4 ,5]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持续V4~ 6导联ST段下移≥ 0 .1mV的患者往往伴随有严重左前降支 (LAD)病变。1 材料与方法30例患者男性 2 1例 ,女性 9例 ,年龄 50~ 73岁。因急性下壁…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右心室梗死(acute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VI)的发病率只占MI的3%,无年龄性别差异。多并发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基层医院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加上临床不重视右胸导联检查,易漏诊误诊。因而加强基层医院对ARVI的认识与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ARVI病人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病人,男93例,女7例;年龄30~81岁,平均55岁。诊断均符合:①长时间剧烈胸痛持续时间0.5h以上;②心电图V3R、V4R ST段抬高≥1mm,ST段抬高程度V4R>V3R>V1;③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在 1992年~ 1999年 10月收治的 4 7例急性心肌梗塞中的 8例右室梗塞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收治心血管病人中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肯定的血清酶学改变 ,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4 7例 ,经心电图确诊为合并右室梗塞 8例 ,其中下壁合并右室梗塞3例 ,下壁、正后壁并右室梗塞 1例 ,前间壁合并右室梗塞 3例 ,广泛前壁合并右室梗塞 1例。1 2 心电图特征 右胸导联STV3R~V6R >0 1mV ,其中 1例STV4 R抬高 0 5mV ,1例于 1 5h则恢复正常 ,1例持继 10…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6 5岁。因持续性胸闷 4小时于 2 0 0 0年 3月 2 7日入院。入院时心电图检查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 0 16秒。QRS时间 0 12秒 ,I、AVL、V6呈M型 ,V2 -V5呈联rS型 ,r波均极小 ,STV1-V3 上抬 ,不呈弓背状 ,STV4 -V6呈上斜型抬高。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完全左束枝传导阻滞 ,ST段改变。 3小时后复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 0 14秒 ,QRS时间0 10秒 ,STV2 -V4 呈弓背状抬高 0 1- 0 15mv ,TV1-V6倒置 ,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以后多次复查心…  相似文献   

15.
70岁以上老人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85年1月~1998年12月老年病科收治的186例资料完整的AMI住院病人。AMI的诊断符合WHO规定标准。按年龄分为≥70岁组,共90例,平均年龄(76.4±5.9)岁(70~88岁);<70岁组,共96例,平均年龄(60.2±6.7)岁(46~69岁)。1.2 方法病人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溶栓治疗和未溶栓治疗组。溶栓治疗选择的条件是病人胸痛持续≥30min,伴相邻≥2个导联ST段抬高≥0.1MV。无溶栓禁忌证[3],发病≤6h(个别病人发病<12h…  相似文献   

16.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重要进展 ,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 4月 ,采用国产尿激酶 (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AMI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AMI患者 38例 ,男 35例 ,女 3例 ,年龄 31~ 76岁 ,平均 5 7.8岁 ,其中≥ 70岁者 6例。均为持续胸痛>30min ,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心电图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0 .2mV ;发病 2小时以内 7例 ,2~ 4小时 14例 ,4~ 6小时 11例 ,6~ 12小时 6例 ;均无溶栓禁忌证。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10例 ,前间壁和前壁 14例 ,下壁 7例 ,下…  相似文献   

17.
蔡中敏  李艳  邓朝霞 《四川医学》2002,23(12):1299-1299
近年来 ,我院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早期溶栓治疗 ,胸痛平均 4 0min缓解或消失 ,ST段在 30min内回降 >5 0 % ,通过早期溶栓治疗赢得了抢救时间 ,12例均达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4 6~ 67岁 ,10例有心血管病史。病例特点 :①心前区疼痛持续 30min以上或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②心电图 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 2mm。③年龄 >4 0岁。④发病 <6h。以上特点均符合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指征[1] 。1 2 治疗 :在病人家中或救护车中立即给予 :①尿激酶 …  相似文献   

18.
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交替出现的心绞痛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蔚青  金惠根  尚孝堂  江蓓湖 《上海医学》2001,24(7):416-416,423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 (EKG)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 ,而ST段抬高和压低交替出现者较为罕见 ,现报道 1例。患者男性 ,6 3岁。 2 0 0 1年 1月 12日因反复心前区疼痛半年伴晕厥 5次 ,EKG正常收住入院。 1月 15日晚突发心前区疼痛 ,即刻EKG(图 1)示V1~V5导联ST段缺血型压低 0 .2~ 0 .3mV ,I ,AVLST段压低 0 .1mV ,经静滴Isoket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缓解。复查EKG示 :ST段均恢复正常。 1月 18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无异常。 1月19日凌晨睡眠中再发心前区疼痛并伴气急 ,大汗淋漓 ,血压下降 ,出现一过性晕厥 ,…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急症之一。溶栓方法能使AMI的预后完全改观 ,可有效地限制和缩小梗死面积 ,降低病死率。我院 1998- 0 3~ 1999- 0 4,经静脉溶栓治疗AMI12例 ,并与 10例采用常规疗法的患者进行比较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 ,均符合胸痛持续 >30min ,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心电图至少 2个相邻导联 ,ST抬高≥ 1mm ,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1.2 对象溶栓组 :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5 4~ 6 8岁 ,平均6 1岁。均无溶栓禁忌证 ,发病在…  相似文献   

20.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时 ,心电图 (ECG)表现为前壁ST段抬高 ,在相当一部分病人还可以观察到下壁 (Ⅱ、Ⅲ、aVF导联 )ST段压低。这种下壁ST段变化的病理生理及临床意义目前还不很清楚。本文研究前壁AMI病人下壁ST段压低的意义 ,旨在从中发现下壁ST段压低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病变位置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 :连续评价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我院符合WHOAMI诊断标准、住院第 10~ 2 1天 ,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前壁AMI病人 ,部分病人为急诊CAG。除外条件 :①非首次AMI ;②束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