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温病大师叶天士先生,毕生致力于温病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今天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为我国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叶氏非常重视辨舌,他说:“必验之于舌.”其《外感温热篇》条文共37条,其中舌诊条文16条,对舌诊有深刻的研究,在临床诊断的运用、阐述得全面具体.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天士的温病学说,笔者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诊条文特作初步探析。1 辨察舌苔定卫气营血众所周知,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的  相似文献   

2.
<正>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一直被认为是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治法。我们只要留心阅读全文就不难发  相似文献   

3.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又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从而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及其病理传变规律,掌握温病病理传变,就能了解病邪进退,正气盛衰,从而得知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预后的吉凶,并为立法处方提供依据,这对用中医中药诊治急性外感热病,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献中,逆传与逆传心包常被混同使用。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可知,逆传之名首见于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外感病传变的反常情况,与顺传相对而言,病情迅速发展到危重阶段的传变方式。逆传心包为清代叶天士《温热论》首载,指温热病邪侵犯肺卫之后不从卫分顺传气分,而径入心包,扰及心神的病理变化。在指温病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和三焦病证的传变时,二者可以通用,但逆传心包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以上两证,而逆传则可适用于所有外感疾病。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体现了对脏腑学说的独特见解与发挥。特为小结,提供参考,并祈指正。 一、卫气营血辨证渊源于脏腑学说 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是《外感温热篇》的主要精华所在。卫气营血源自饮食水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表现,在《内经》中已有专章论述。叶氏宗《内经》之旨,把在温病整个病程中,病邪对脏腑功能和实质的损害,看作是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具体反映,从而归纳成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6.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确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诸证期的治疗治则。他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寥寥数言,概括了温病辨证施治的总体规则。在这里,“透热转气”显然是作为营分证的基本治法提出来的。这里的“透”,是指透泄营分邪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言,既指病邪的由里达外,又象征病证的由深转浅。  相似文献   

7.
清代中叶,温热病学家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用以概括温热病的层次深浅,传变规律,治疗大法,确定了中医诊治温热病的准绳,推动了整个祖国医学的发展,贡献无疑是很大的。叶氏提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为血,在卫汗之可也,到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病多属于中医的温热病范畴,对其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医者多遵叶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以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余通过临证认识到,温热病,发生急剧,传变迅速,临床上常舜间卫气营血证并见,尤其气营血分证互见较多,再固执古训,按步就班治疗,常致措手不及,贻误病情。因此,流行性出血热病初现的治疗首先是早治疗,病在卫气分时即  相似文献   

9.
叶氏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逆传心包”这一杰出的创见。后世诸贤,对其解释,见仁见智,所论不一,余不揣浅,略陈己见以就正。一、各家之言章虚谷说:“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入营,故逆传心包也。”王梦英说:“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入,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温热论新编》说:“可见‘逆传’者,是捐肺、气、卫分的病直入心、血、营分的一种情况。”三版教材《温病学》说:“逆传心包病在  相似文献   

10.
卫气营血辨证源流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历史沿革。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于《内经》,晋隋唐时期初具规模,宋金元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创造性地总结出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11.
湿温辨证 ,主要是对气分的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辨证 ,能否正确地掌握辨证的规律 ,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要点 ,关系到疗效和预后。湿温病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的不同 ,在治疗上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由于热重于湿者易成阴阳里结 ,伤津劫液 ,成痉成厥 ,变证蜂起。而湿重于热者病情进展虽稍缓慢而浊邪久羁 ,脾运受阻。导致胀满 ,泄利 ,黄疸等症。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 ,可辨别病位 ,区分病程 ,…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3例温病卫气营血患者各阶段的体温、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结果表明都有相应的变化。此变化随着卫气营血的传变而增减,尤以卫气与营血之间为显著,从而证实了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理论是正确的。作者认为,这些指标其中尤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可作为中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分型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外感温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流感、流脑、乙脑、麻疹、肺炎、伤寒等疾病,发热是其主要症状。外感温热病的主要辨证方法之一是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病在卫分为轻,病在气分则较重,病在营血为重,病在血分为最重。因此,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证候施行不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要振兴中医急症医学,必须遵循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在应用中求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现就我们在热病治疗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到气就可气营两清一般而言,对温热病气分证的治疗,必须遵循“到气才可清气”的原则,不可早投清营之品,以免凉遏,导致邪热内陷入里。但是,流行性出血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热病,由于卫气营血传变过程极为迅速,在气分阶段甚至卫分阶段,邪热多已波及营分。部分重症病  相似文献   

15.
清代医家叶天士曾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说明了温邪顺传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而卫气同病,是卫分证未罢,又出现气分证的病证。此时,若单用银翘散或单用白虎汤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必须采用表里双解法。吴仪洛在《成方切用》中说:“病在表者,宜汗宜散,病在里者,宜攻宜清。至于表证来除,里证又急者,仲景复立大柴胡、葛根备连汤等法,合表里而兼治之,后人师其意,则有防风通圣、香苏、五积诸剂。”由此可见,卫分当汗,气分当清,卫气同病则当卫气同治。在临床上选用银翘白虎汤,使热既可在气分得…  相似文献   

16.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了“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对叶氏这个温病治疗法则(以下简称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在临床上怎样运用,本人就此作一个初步讨论。按照温病学理论,认为如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等证候,为卫分证,治疗当“汗之”;壮热不恶寒、汗多、渴喜凉饮、溺赤、舌红苔黄等证候,为气分证,治疗当“清气”;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谵语、舌红绛等证候,为营分证,治疗当“透热转气”;身热斑疹、吐血、衄血、便血、溲血、舌深绛等证候,为血分证,治疗当“凉血散血”。这种认识并不能说是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是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温邪侵入卫分、气分、营分、血  相似文献   

17.
温病属外感热病,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根据"客者除之"的原则,祛邪为温病治疗的重要方面,邪去则正安.吴鞠通说:"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园法活,祛邪务尽".阐明了祛邪是治疗温病的重心.温病祛邪,透法是其中之一.温病的发展演变是从温邪深入程度来判断在卫、在气、在营、在血,而卫气营血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祛邪,也都存在运用透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辨舌是《温热论》中独具特色的温病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象之变化,了解温病患者感邪之轻重,邪气的性质,病变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或实质损害。《温热论》中多处通过辨舌而判断不同病变阶段的疾病之急、传变之急、治疗之急。通过辨舌见微知著,通过辨舌而制病于先,这些均来源于叶天士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医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病邪有轻重,病位有浅深。时令有不同,患者有个体之差异。故温热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为常法,临床实践中,卫、气、营、血的证候是很少单独出现的。有一开始就从气分、或是营血分同时出现的。如  相似文献   

20.
温热病是外感“六淫”、“疫疠”所引起的各种急性发热病的总称,包括各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急性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热,起病急,发展快,病变急剧。在发病过程中,由于温热病易造成热盛伤阴,所以在治疗上很重视保护阴液,这是温热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分两部分简述温热病的辨证论治。一.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热病证候分类的一种方法,是分辨温热病病程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变化的依据。根据卫、气、营、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