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用粮食霉菌污染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祥宏  王凤荣 《卫生研究》1996,25(3):166-167
从1992年到1994年连续三年对磁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在食用的玉米和小麦的霉菌污染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发现,磁县居民食用的粮食霉菌污染严重。优势污染菌多为致癌性霉菌,其中玉米以串珠镰刀菌最为常见,而小麦则以互隔交链孢为主,黄曲霉、白色念珠菌亦为当地粮食的优势污染菌。当地粮食霉菌污染率及优势污染霉菌谱在三年期间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而粮食易被霉菌及毒素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总产量的2%粮食无法食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霉菌繁殖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还会导致人畜中毒、致癌、  相似文献   

3.
伏马菌素污染情况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马菌素是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类霉菌毒素,它可以污染玉米及其制品,也可以污染其他粮食及其制品,与黄曲霉毒素的共同污染状况也很严重。伏马菌素可以引起动物的急、慢性毒性,因动物的种类不同而作用的靶器官也不相同。不同的伏马菌素间毒性存在差异,伏马菌素与其他霉菌毒素也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10年来粮食中霉菌污染及菌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北省10年来粮食中霉菌污染及菌相变化。摸清主要污染菌相,为粮食防霉治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定点法,采集小麦、玉米等5种粮食样品,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粮食中的霉菌污染率由1985年79.08%上升到1995年96.15%。粮食中的产毒菌株,大米以杂色、构巢为主。黄曲霉仍是三种主粮的主要产毒株,串珠镰刀菌在玉米中检出率最高。结论:湖北省粮食中霉菌污染呈加重趋式。  相似文献   

5.
由于霉菌毒素散在于环境中,因此其摄入必定是偶然的,且取决于饮食习惯。摄入的主要途径是直接食用被污染的作物或加工了的污染作物;其次是食用用霉菌毒素污染饲料饲养的动物的肉或奶等。有人曾从肉中检出黄曲霉毒素和棕曲霉毒素A。另外吸入和经皮吸收也是可能的摄入途径。  相似文献   

6.
最后谈谈在几种主要食品选购时应注意的问题: 1.粮食 研究表明:发了霉的粮食不但人不能吃,也不能用作饲料喂养牲畜、家禽。因为,人如果再吃了这些禽畜的肉、奶、蛋,有毒的真菌霉素等又会间接地进入人体,目前,在粮食中已发现有14种能致癌的真菌霉素。其中:黄曲霉素B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另外,大米中的黄变米菌,小麦中的镰刀霉菌等都有剧毒,它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极  相似文献   

7.
粮食中伏马菌素污染及产生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浙江省的723份粮食进行霉菌相分析和伏马菌素及产生源的测定,揭示污染状况和产生源的相关特性。方法 用蔡氏琼脂平板法测定霉菌污染率和侵染率。用ELISA法测定伏马菌素B1。结果 发现样品霉菌污染率达98.6%,侵染率达68.0%,主要菌相是灰绿曲霉、黑曲霉和串珠镰刀菌等,伏马菌素的样品阳性率达72.6%,平均污染量10.5mg/kg。检出的20株串珠镰刀菌全部产毒。结论 经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粮食中的总霉菌污染量、镰刀菌总数各自与伏马菌素污染量呈一元正相关;粮食中伏马菌素污染量与串珠镰刀菌和其它镰刀菌的侵染率共同呈二元正相关,并且其它镰刀菌比串珠镰刀菌对伏马菌素污染量的影响大一倍左右,显示浙江省粮食中伏马菌素的污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8.
被黄曲霉菌污染较重的粮食及食品不能食用。但轻度污染的粮食及其他食品,如不能舍弃,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将毒素破坏掉或去除。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剔除霉变粮粒。因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美国均报导过因食用霉变白薯而使牲畜死亡。研究证明这种毒素是由于霉菌侵入,白薯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牛食用了这种霉薯,食欲下降、呼吸增快而困难、肺部有湿罗音,数天后即死亡。病理检查可见肺湿而重、保持扩张状态、充血、切面如肝样、广泛肺气肿、肺水肿、肺泡璧增生及出血等病变。其他组织未见异常。现知白薯黑斑病菌(Cratocystis fimbriata)及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可使白薯产生上述毒素。霉变白薯产生的有毒代谢物有:  相似文献   

10.
粮食和食品的表面寄附大量的微生物,其中能够引起粮食和食品发霉变质主要是一些霉菌。自然界霉菌的分布很广,在工业、农业以及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自从一九六○年英国发生黄曲霉污染花生引起十万只火鸡死亡事件以来,人们在发现和利用霉菌资源的同时,越来越注意到霉菌的危害,特别是由于寄附在粮食和食品上的霉菌不仅可导致粮食和食品霉坏变质,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有些霉菌寄生在粮食和食品后,在适宜条件下,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还有一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具  相似文献   

11.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2毒素及其代谢物的应用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很多真菌毒素被认为与一些人和动物疾病有关。在已知的单端孢霉烯醇类的毒素中 ,T- 2毒素和其他单端孢霉烯醇类霉菌毒素均主要来自镰刀菌属污染 ,并由发霉的粮食和饲料产生。有研究认为 T- 2毒素与 ATA发生有关 ,近年来研究证实大骨节病是由食入被 T- 2毒素污染的发霉粮  相似文献   

12.
食品卫生     
000304贵州省粮食、土壤中烟曲霉震颤毒素的污染调查/魏贵兰…//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一1998.17(5).一298 1995,1996年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自产粮食和土壤进行烟曲霉菌采样、分离鉴定、产毒实验和HPI。C测定烟曲霉震颤毒素,结果表明:粮食、土壤中烟曲霉菌检出率为分别为1.42%和65.9%,粮食、土壤中烟曲霉震颤毒素检出率均为4.55%。图O表1参O(焦振泉)000305饮料中霉菌和酵母的污染状况调查/李玉伟…//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一1998,10(5).一18~19 卫生部食检所1991年组织的饮料中霉菌和酵母的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饮料中的霉菌和酵母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健康文摘     
食品污染来源多抗生素污染  目前,牛、猪等牲畜感染细菌性病症后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很容易使肉类和鲜奶及奶制品中残留抗生素。人若长期食用含抗生素的食品,可引起消化道原有菌群的失调,造成如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的二重感染;同时还可诱发耐药菌产生。对抗生素有过敏史的人,还会诱发过敏反应。添加剂污染  我国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多类近1500种,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乳化剂、着色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等。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是百分之百,若使用不合理,就会危害人体健康。天然香料污染  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镰刀菌属污染粮食和其它食品而引起牲畜中毒,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者从1968年开始分离收集镰刀菌株,进行有毒菌株的探索,并对其有毒成分的性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扼要地报告如下。方法: 1.培养法——由食品、饲料等分离  相似文献   

15.
我市现有十几个矿泉水厂,1994年以来,多数厂家因生产过程中遭到霉菌污染致使产品在短期内出现絮状沉淀造成卫生质量问题。为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矿泉水卫生质量,探讨当地矿泉水霉菌污染程度和菌相分布,掌握污染规律,为今后防治工作寻找措施,于1994年底至1995年对我市瓶装矿泉  相似文献   

16.
饮用天然矿泉水霉菌菌相分析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马群飞敖志雄李杰1996年8月1日实施的GB8537-1995中未制定饮用天然矿泉水霉菌限量标准。事实上存在因霉菌污染矿泉水造成经济损失和潜在的健康危害。为此,我们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中的...  相似文献   

17.
我省建新农场所属林牧场职工,因食用发霉春小麦加工品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证明系由禾谷镰刀菌(Fusarim graminerum Schwabe)为主的霉菌所引起。在局部地区,正当小麦灌浆期间,阴雨连绵,雨水过多,部分小麦浸没在水里;抢收后又未能及时脱粒晾干,致使霉菌繁殖。遵照毛主席“必须把粮食抓紧……”的教导,我们将此次中毒情况报告如下,希有关方面加强对于粮食的收获、保存和食用的检查。一、流行病学分析: 1.发病率:1973年6月11日晚餐,该场小食堂使用抢收的春小麦面粉,制成发  相似文献   

18.
霉菌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2%的粮食因霉变而被丢弃;黄曲霉等霉菌毒紊可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食品卫生监督中.常发现食品因霉菌污染变质,严重危害消费利益,但因以前绝大部分食品没有霉菌的国家标准。因而监测缺乏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体以二种方式接触霉菌毒素:(1)食用污染有霉毒素的食用商品;(2)食用进食过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的动物制品。霉菌毒素的代谢和转移涉及到人的第二种接触方式及关系到乳类、旦类、食用动物组织等许多动物性食品的卫生问题。假如成熟的动物是一部有效的降毒器和除毒器(Stoloff,1977),那么,代谢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我市某酒厂生产的“汽酒”十四万零九十七公斤,因污染毒菌而造成重大事故,通过卫生学调查证实,因车间主要设备贮酒罐、输酒管道,阀门被霉菌污染,经培养发现一种优势菌,鉴定为子囊菌纲,真子囊菌亚纲,不整子囊菌组、曲霉目、曲霉科、红曲霉属的紫色红曲霉(三瓶倾注培养平均数)生长量124800个/瓶。并对该霉菌污染的“汽酒”成品进行了感官:色、香、味;理化;糖、酒、酸,Co_2的鉴定和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