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癌症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尽早发现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对提高肝癌病人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预测的进展包括肝癌术后复发时间与预后,肝癌早期复发转移分子预测及其数学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是肝癌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困扰。现从临床角度解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治疗以及预后、预防措施等,以期更加充分地理解和监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小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行根治性切除的单发且直径≤5cm的小肝癌患者中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和晚期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小肝癌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间肿瘤有无包膜(P=0.027)、术后TBIL峰值(P=0.034)、镜下脉管癌栓(P=0.036)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有无包膜是小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肝癌复发时间可能与肿瘤有无包膜,术后TBIL峰值和镜下脉管癌栓等因素有关,而肿瘤有无包膜是小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加强此类患的者术后监测,并提前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与新生血管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军  于丽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2):111-113
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复发是涉及肿瘤侵袭转移和多中心发生每一阶段的复杂过程 ,而新生血管的形成被推测为其中的关键步骤。以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其他多种血管生成因子为主的血管生成定量分析 ,可预示肝癌是否复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 ,就原发性肝细胞癌复发与新生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1 术后复发的基本情况肝癌的研究在近半个世纪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但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 ,其确切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相似文献   

5.
姜杰  黄锦远 《河北医学》2012,18(6):777-780
目的:观察肝癌部分肝叶切除术后残肝断面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商品名:中人氟安)对肝癌转移复发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3例肝癌拟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2)为普通化疗组,患者于肝癌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行常规化疗;Ⅱ组(n=31)为缓释剂组,患者于肝癌肝叶部分切除术中残肝断面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Ⅱ组患者ALT、AST、TBL、PT、AFP水平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术中残肝断面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疗效明显,能够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与依从性,可有效防止肝癌术后转移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有效成分抗肝癌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癌是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杀手,约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50%,其发病快,病情凶险且长期生存情况不能令人满意,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且复发转移几率极高[1].当前西医治疗肝癌的方法除放化疗、手术以及生物治疗外,还有介入疗法、局部消融疗法、分子靶向治疗等[2].但均面临同一个瓶颈问题,即术后的复发转移,使疗效很难得到提高[3].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的肝癌防治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且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3年12月东方肝胆医院收治的48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肝癌病例作为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例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多结节融合型、细胞分化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大小是肝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多结节融合型、细胞分化Ⅲ级和Ⅳ级也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根治性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早、晚期复发病例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的关系。【结果】126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60%),早期复发89例,占70.6%,以Ⅱ型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瘤体直径、血管侵犯、手术切缘、微转移灶和肿瘤分化程度与术后早期复发相关,血管侵犯、微转移灶和病理分级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晚期复发37例,占29.4%,以Ⅰ型为主,肝硬化程度和术前ALT水平与术后晚期复发有关,肝硬化程度是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管侵犯、微转移灶和病理分级是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肝癌伴有肝硬化患者晚期复发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9.
肝癌术后监测血清AFP的临床意义(附7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肝癌术后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间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定期监测发现血清AFP阳性的70例患者AFP升高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肝癌术后血清AFP升高可见于肝癌的残留或早期转移、肝癌的复发或转移、肝癌的再发以及晚期肝硬变4种情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定期作AFP检查,有助于检出AFP阳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残留及亚临床期复发转移,不仅适用于术前AFP阳性,而且适用于术前AFP阴性的肝癌患者。肝癌患者术后AFP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可能与晚期肝硬变肝脏内干细胞-卵圆形细胞代偿性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VEGF、p27蛋白表达在术后转移复发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P-SP法,检测肝癌组织中VEGF和p2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62例转移复发组HCC中VEGF、p2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41例、11例;在有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间VEGF和p27蛋白表达有差异(P<0.001)。VEGF蛋白阳性表达与术后转移复发呈正相关,p27蛋白阳性表达与术后转移复发呈负相关(P<0.001)。有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VEGF和p27蛋白表达有差异(P<0.001)。结论HCC病人VEGF蛋白高阳性表达和p27蛋白低表达是术后转移和复发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