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Podophnin标记淋巴管,检测胃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 76例胃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率为52.6%,癌周正常组织中未见VEGF-D抗原表达.VEGF-D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胃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LMVD与VEGF-D表达、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结论 胃癌细胞可分泌VEGF-D,它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来促进胃癌经淋巴道转移.VEGF-D和LMVD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人胰腺癌组织LYVE-1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管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LYVE-1的表达,为研究癌淋巴管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人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LYVE-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用LYVE-1来标记淋巴管,检测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胰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LYVE-1不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LYVE-1阳性表达,经计数微淋巴管数量,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并且LMVD的表达与VEGF-C、VEGF-D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LYVE-1可选择性的表达在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上,能明确的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细胞较特异的标记物。由于LM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说明淋巴管数量的增加可能与胰腺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2006年6—8月56例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组织标本中的VEGF-C蛋白、VEGFR-3蛋白及CD34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高(P〈0.05)。大肠癌中VEGF-C的表达与VEGFR-3的表达可能有相关联系。(2)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P〈0.05)。大肠癌组织中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MVD(P〈0.05)。VEGF-C表达阳性的肿瘤LMVD高于VEGF-C表达阴性肿瘤LMVD(P〈0.05)。而VEGF-C表达阳性肿瘤与VEGF-C表达阴性肿瘤中的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VEGF-C及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2)VEGF-C的表达与大肠癌LMVD增高有关,而与MVD增高无关。(3)MVD增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经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ND2—40标记微淋巴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粘膜的LMVD。结果:大肠癌的LMVD值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组(P〈0.05);LMVD值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结论:LMVD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评估大肠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 and-D,VEGF-A andVEGF-D)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观察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的表达,为研究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A、VEGF-D、podoplanin的表达,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胃癌癌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A和VEGF-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其中在淋巴结转移组两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VEGF-A和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5,P=0.007),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胃癌癌组织血管内皮podoplanin不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阳性表达,经计数微淋巴管数量,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VEGF-A、VEGF-D阳性组LMVD值分别为(9.23±2.49)、(9.29±2.18),较阴性组(7.53±1.81)、(7.44±1.88)显著增高。结论胃癌中VEGF-A与VEGF-D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odoplanin可选择性的在胃癌组织淋巴管内皮表达,能明确地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细胞较特异的标记物。由于微淋巴管密度在VEGF-A与VEGF-D阳性表达组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表明淋巴管数量的增加可能与两者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杨诚  孙少杰  薛伟山  宋修岐 《河北医学》2007,13(10):1135-1140
目的:研究VEGF-C、VEGF-D及其受体Flt-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大肠癌浸润特点、淋巴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C、VEGF-D及Flt-4表达情况,评估VEGF-C、VEGF-D及Flt-4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大肠癌组织VEGF-C和VEGF-D及其受体Flt-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并且VEGF-C/VEGF-D表达与Flt-4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C、VEGF-D及Flt-4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管浸润组、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不同Dukes分期中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45例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53.3%。其中VEGF-C、VEGF-D和Flt-4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均分别低于阴性患者组(P<0.05)。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与其受体Flt-4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管的发生及促进肿瘤细胞经淋巴管转移可能起一定作用,VEGF-C和VEGF-D表达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指标;VEGF-C和VEGF-D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成为今后大肠癌预后评估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D2-40(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检测胆囊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 L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以D2-40单克隆抗体检测59例胆囊癌(其中肝脏侵犯13例,淋巴结转移27例)的癌中心与癌周组织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LMV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胆囊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LMVD在胆囊癌周边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和癌中心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胆囊癌中,D2-40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肝脏侵犯无关(P>0.05),而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Nevin分期)有关(P<0.05)。结论: D2-40 可以特异性识别人胆囊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LMVD可用来评估胆囊癌淋巴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地:探讨内皮特异性分子(ESM)-1在乳腺浸润性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的ESM-1表达,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M-1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中。ESM-1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LMVD相关(P〈0.001)。结论:ESM-1能促进乳腺癌淋巴管增生,并与肿瘤大小和淋巴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IF-1α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C的表达,采用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组织标本中的淋巴管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及VEGF-C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CIN(P〈0.05);微淋巴管主要集中在癌周组织,LMVD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VEGF-C表达水平及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269,P〈0.05;r=0.407,P〈0.05),VEGF-C的表达与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431,P〈0.05)。结论: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影响微淋巴管的形成,从而参与宫颈癌的淋巴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VEGF-D及Ki-67在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D和Ki-67的表达。结果1)VEGF-D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2%(41/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37.5%(15/40)(P〈0.01)。Ki-67阳性率在淋巴道转移组为84%(42/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42.5%(17/40)(P〈0.05),且VEGF-D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2)VEGF-D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ER、PR无关,与CerbB-2表达显著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VEGF-D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了乳腺癌淋巴管的生成和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及其受体c-M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患者及20例良性腺瘤及周围正常结肠组织中HGF、c-Met的表达;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HGF和c-Met表达及与LMVD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HGF与c-M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腺瘤及周围正常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LMVD明显高于对照组(U=7.94,P<0.01);HGF及c-Met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较阴性者有更高的LMVD(P <0.01);HGF及c-M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结论 HGF和c-Met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徐萌  高卫  曹永成  杨占华 《疑难病杂志》2012,(12):936-939,99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患者(病例组)及20例良性腺瘤及周围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组)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VEGF-C、VEGFR-3的表达;分析LMVD、VEGF-C和VEGFR-3表达与临床各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LMVD高于对照组(14.82±4.41 vs 9.56±2.32.P<0.01),病例组中LMVD在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高、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R-3在病例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32%vs 35.00%和71.43%vs 40.00%,均为P<0·01),病例组VEGF-C和VEGFR-3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较高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和VEGFR-3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其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良性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有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Li EX  Shi F  Wu YY  Wu Y  Guo JJ  Dong DF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88-9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sVEGF-C)水平、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35例乳腺良性病术前以及12名健康女性sVEGF-C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相应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COX-2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sVEGF-C、COX-2及LM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乳腺癌患者术前sVEGF-C水平(49±8)pg/m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志愿者(5±3)pg/ml和乳腺良性疾病者(8±4)pg/ml;(2)乳腺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44.1%)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11.4%)(P=0.002);LMVD主要位于癌旁组织,癌巢中少有表达;癌旁组织中LMVD(8.7±4.7)较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表达(1.8±1.7)显著增多(P=0.002);(3)在乳腺癌患者sVEGF-C水平增高者中,不但COX-2的表达显著高于sVEGF-C水平正常者COX-2的表达(P=0.024),而且LMVD(8.7±3.9)也显著高于sVEGF-C正常者的LMVD(5.6±3.3)(P=0.039);(4)乳腺癌患者COX-2表达阳性组LMVD(9.5±3.7)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LMVD(6.0±3.8)(P=0.012);(5)在腋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sVEGF-C水平、COX-2及LMVD表达均高于腋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值分别为0.025,0.022和0.002).结论 sVEGF-C、COX-2及LMVD在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估计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60例胃腺癌微淋巴管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微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淋巴管特异标记D2-40对60例胃腺癌的癌中心组织、癌边缘区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微淋巴管密度,以CD34标记血管作对比。结果胃癌中心未见明显微淋巴管;边缘区微淋巴管明显增多,胃癌边缘区淋巴管密度较正常胃组织增高(P<0.01),胃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与胃腺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0.01)。结论胃癌组织边缘区存在新生微淋巴管,癌周围微淋巴管密度增加与胃腺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测定对淋巴结转移可能性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甜  于东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1214-1216,1219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L-form,Hp-L型)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胃癌、50例对应癌旁及30例切缘正常对照组织D2-40和Hp-L型抗原的表达;采用革兰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的Hp-L型的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癌中心区LMVD为每100倍视野12.61±4.20个,切缘正常对照组LMVD为每100倍视野9.23±5.62个,癌旁组织LMVD为每100倍视野31.20±3.73个,癌旁组的LMVD均显著高于胃癌癌中心区和切缘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数目及Hp-L型的检出率有一定的关系(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D2-40单抗标记的LMVD与Hp-L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PD-L1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获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PD-L1基因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癌组织中PD-L1蛋白阳性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结论: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原发性乳腺癌VEGF-D的表达,以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内皮、计数淋巴管密度(LVD),采用RT-PCR法检测VEGF-D mRNA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EGF-D蛋白表达阴性5例(5.88%)、" "17例(20%)、" "34例(40%)、" "22例(25.88%)、" "7例(8.24%),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1),且导致较差的生存率(P<0.05)。LVD于不同表达程度的VEGF-D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VEGF-D表达的增加,LVD有上升的趋势。RT-PCR检测显示,VEGF-D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LVD相关(P<0.05)。结论VEGF-D在乳腺癌中具有一定的诱导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并与肿瘤的淋巴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