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健 《广东药学》2012,(10):599-601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讨论其相关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茶多酚组,灌胃给药连续14d后,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全心重量指数及左心重量参数;分别检测测定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能显著改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组织NOS活性显著升高、AngⅡ含量降低、CaN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茶多酚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NO水平、降低CaN活性、抑制Ang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探讨压力负荷增加致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加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手术组),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大鼠模型,观察造模8周后观察左室重量指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左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8周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左室心肌组织AngⅡ水平较假手术组也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是升高的;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可能与左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肥厚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组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测定左室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部分心肌组织进行HE、VG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左室指数、左室全心比、ACE活性、AngⅡ浓度及AT1R阳性表达率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肥厚组相比,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左室指数、左室全心比、ACE活性、AngⅡ浓度及AT1R阳性表达灰度值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E活性、AT1R阳性表达灰度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胶原增生。PD142893可以部分抑制这一作用,内皮素可能参与了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何蔚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514-1517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breviscapine,Bre)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皮下注射,连续7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造模d2起给大鼠腹腔注射Bre12.5和25mg·kg-1·d-1,连续用药14d,测量大鼠心脏重量指数(HW/BW)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一氧化氮(NO)含量和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Iso模型组大鼠心重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大,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ngⅡ和羟脯氨酸含量增高,NO水平下降,Na+,K+ATPase和Ca2+ATPase活力下降,Bre能提高心肌组织中的NO含量,抑制AngⅡ产生,增强Na+,K+ATPase和Ca2+ATPase活力,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抑制胶原的产生。结论Bre对Iso引起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驰  夏豪 《医药导报》2012,31(8):996-999
目的研究α 硫辛酸(α LA)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硫辛酸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硫辛酸组建立心肌肥厚模型,硫辛酸组同时给予α 硫辛酸盐液腹腔注射,100 mg•kg-1•d-1,qd。测定大鼠全心质量指数(HW/BW)、左心室质量指数(LVW /BW,即LVI),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肽Ⅱ(AngⅡ)、AT1R含量及AT1mRNA表达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W/BW、LVI明显升高,心肌AngⅡ、AT1R含量及AT1mRNA表达水平增高,心肌和血清MDA含量增高,SOD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硫辛酸组各心脏指标均明显减低,心肌组织MDA、AngⅡ、AT1R含量及AT1mRNA表达水平降低,SOD含量增高(P<0.01)。结论氧化应激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α LA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荞麦叶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荞麦叶总黄酮 (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5mg·kg-1·d-1,以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同时用荞麦叶总黄酮灌胃 (ig)给药 (0 .1、0 .2、0 .4g·kg-1·d-1) ,连续 2周。测定心脏重量指数 ,心室RNA、AngⅡ、MDA的含量、SOD活性 ,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心肌病理改变。结果 TFBL能明显减轻心脏重量、缩短心肌纤维直径 ,减少心室RNA、AngⅡ、MDA的含量并升高SOD活性、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磷酸激酶 (CK)的活性。结论 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红肉火龙果果原汁(RPJ)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作用.方法 采用两肾一夹(2K1C)针灸针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RPJ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8周末,测定各组大鼠收缩压(SBP),记录左肾重量与右肾重量比值(LK/RK)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及主动脉弓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心肌及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RPJ高、中剂量组大鼠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LK/RK比值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LVMI值(P<0.05);RPJ高、中剂量组可以使血浆、心肌及肾脏中的AngⅡ、Ald和ET-1含量不同程度减少(P<0.01或P<0.05),RPJ低剂量组血浆AngⅡ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RPJ对肾性高血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花提取物预防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花提取物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左室心肌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52只Wistar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左室心肌肥厚模型,其中12只大鼠行假手术。术后1周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100mg·kg-1)、红花组(40mg·kg-1),连续灌胃6周后,麻醉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左室心肌重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应用ELISA法测量血清MMP2、MMP9表达。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LVMI增加,MMP2、MMP9的表达增多,红花组、卡托普利组能显著降低LVMI,并且抑制MMP2、MMP9的表达。结论:红花提取物能有效预防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左心室壁肥厚和LVMI增加,抑制MMP2、MMP9的表达,说明红花抑制左室肥厚的形成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9.
郭俊玲  吴曼  李颖  陈智 《中国药师》2022,(5):765-771
摘要:目的: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乙素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组(20 mg·kg-1)、阳性对照组(培哚普利,0.36 mg·kg-1)、通路抑制剂组(SB203580,800μg·kg-1)、通路激活剂组(茴香霉素,10 mg·kg-1)、延胡索乙素+激活剂组(20 mg·kg-1+10 mg·kg-1),每组20只;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采用苏木-伊红(HE)、马森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密度变化;检测左室功能及心肌肥厚指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AngⅡ-激活蛋白激酶C(PKC1)-MAPK/ERK-心肌增强因子(MEF2A)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损伤及纤维化严重,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肥厚指数升高,左心室功能下降,血清AngⅡ及ALD水平升高,PKC1-MAPK/ERK-MEF2A介导的与心肌细胞肥厚及纤维化发展有关的通路蛋白升高(P<0.05)。延胡索乙素可缓解大鼠心肌梗死损伤,改善心肌肥厚及心室功能,抑制PKC1-MAPK/ERK-MEF2A通路活化(P<0.05),且其抑制通路活化及改善心衰作用与阳性对照组及MAPK通路抑制剂组相近。MAPK/ERK通路激活剂可加重心肌梗死及心衰症状,并减弱延胡索乙素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延胡索乙素可通过抑制MAPK/MAPK通路活化,降低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尼可地尔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司延斌  龚培力 《中国药房》2006,17(17):1294-1297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Nic)对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连续10d腹腔注射甲状腺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3d后分别灌胃给予Nic低、高剂量8d,测定并观察Nic对大鼠心肌组织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c-fos、c-jun及TGF-β1mRNA表达;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ic能显著改善肥厚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提高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显著抑制CaN活性(P<0·01);下调心肌c-fos、c-jun及TGF-β1mRNA表达(P<0·05);降低TGF-β1蛋白的含量(P<0·01)。结论:Nic能显著抑制甲状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肥厚,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在体大鼠压力超负荷所致左心室肥厚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MP低、中、高3个剂量组(25,50,100 mg.kg-1)及左旋精氨酸组。术后给药3周,监测大鼠心功能,测量左室重量指数(左室重/体质量,LVHI=LVW/BW)和左室重/右室重(LVW/RVW)比率,测定左室心肌纤维直径(M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房利钠因子(ANF)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MP可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而增加左心室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max),减小LVHI、LVW/RVW及MD,降低ANF和CaN mR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沙坦(Los)对腹主动脉缩窄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COA)+Vehicle组,COA+Los组,假手术(Sham)+Vehicle组,Sham+Los组。药物干预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心功能,计算左、右心室质量指数(LVMI、RVMI),比色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和比值,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常规苏木素-伊红(HE)、Masson三色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COA组相比,COA+Los组大鼠心功能和LVMI等指标明显好转,心肌HYP和Ⅰ型胶原含量降低,Ⅰ/Ⅲ型胶原比值降低;心肌Ang Ⅱ和ALD水平降低;心肌组织形态改变明显好转。结论Los通过阻断Ang Ⅱ与AT1-R结合,抑制心肌Ang Ⅱ和ALD生成,从而改善心肌肥厚和胶原重构所致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部分结扎大鼠肾上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室肥厚模型,观察liguzinediol对各组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方法复制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liguzinediol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1)组及阳性药(卡托普利10 mg.kg-1)组。造模后稳定1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8周后测量大鼠心脏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内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计算全心质量指数(HMI)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碱水解法测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 liguzinediol能明显降低压力超负荷致心室重构大鼠的HMI和LVMI,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AngⅡ和ALD含量,降低HYP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值。结论 liguzinediol具有抑制实验性心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4只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L组)和L-NAME+辛伐他汀组(L+S组),8wk报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浓度,并取大鼠左心室心肌横截面组织作病理形态检测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L组大鼠血浆ACE活性与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心肌ACE活性则较C组明显增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后血浆ACE活性升高,但与L组无显差异(P>0.05);心肌ACE活性则比L组有明显降低(P<0.05);各实验组大鼠血浆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L组心肌组织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显增加(P<0.01),L+S组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则较L组明显降低(P<0.05);此外,L组心肌羟脯氨酸浓度和左心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均比C组明显增高(P<0.01),L+S组羟脯氨酸浓度和CVF、PVCA值则均较L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局部心肌组织ACE活性减少AngⅡ生成,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自噬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将 29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皮下联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on)组 9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联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ISO)组 10只、腹腔注射雷帕霉素(RAP)联合皮下注射 ISO(ISO+RAP)组 10 只。连续干预 14 d 后,将 Con 组和 ISO 组存活大鼠(Con,n=9;ISO,n=8)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再将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过量的 10%水合氯醛处死,摘除心脏,计算心脏体质量指数(HWI)。心肌组织病理切片行 HE染色和 Masson染色,Western blot检测 p62表达和LC3Ⅱ/Ⅰ比值,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自噬泡数量。结果 与 Con组比较,ISO组左室壁厚度和 LVEF明显增加(P<0.01)。与 Con组比较,ISO组和 ISO+RAP组的 HWI增大(P<0.01),且 ISO+RAP组的 HWI小于 ISO组(P<0.01)。与Con组比较,ISO组心肌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组织病理性肥厚改变明显;而与 ISO组比较,ISO+RAP组心肌组织病理性肥厚明显改善。与 Con 组比较,ISO 组心肌组织 LC3Ⅱ/Ⅰ比值下调,而 p62 表达上调,自噬泡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 ISO组比较,ISO+RAP组心肌组织 LC3Ⅱ/Ⅰ比值上调,而 p62表达下调,自噬泡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 上调心肌自噬活性可以逆转 ISO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6.
水杉总黄酮抗实验性心肌肥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研究水杉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动 静脉造瘘建立大鼠容量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 ,水杉总黄酮灌胃给药 ,持续 5wk后 ,测定心室肌细胞内Ca2 +浓度、血浆和心肌AngⅡ、心肌MDA及SOD。结果 水杉总黄酮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大鼠心脏重量 ,抑制心室RNA和蛋白质合成 ,降低心室肌细胞内Ca2 +浓度和心室AngⅡ、MDA含量 ,增加SOD活性。 结论 水杉总黄酮可预防容量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形成 ,其机制可能与拮抗心脏局部RAS ,减轻Ca2 +超负荷以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给药组,采用灌胃方式给药,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清GPT、肝组织MDA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GPT、肝组织MDA含量(P〈0.01),提高SOD活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华  高玖鸣  王文  王佩合  张铭  贾平 《中国医药》2009,4(9):655-658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型心肌肥厚(POH)、肥厚逆转和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体系。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100只编码后按4:1比例分为2组:腹主动脉缩窄(AAC)组(80例)和假手术组(20例),分别行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术或假手术。术后12周,根据超声左心室质量/体质量,AAC组进一步分为心肌肥厚组、肥厚逆转组、心衰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灌胃、高盐饮食。结果超声、血流动力学、心质量/体质量、组织形态学等方面证据表明假手术组未发生心肌肥厚和心衰,心肌肥厚组出现明显心肌肥厚,肥厚逆转组表现为心肌肥厚的逆转心衰组则建立了明确的心衰。结论采用AAC法可以建立大鼠POH模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B阻滞剂合用可明显恢复POH模型的肥厚心肌而形成肥厚逆转模型,在钠负荷下可促使POH进展为CHF而形成CHF模型。用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肺重量指数、光镜下心肺组织形态学证据结合症状观察,能较好地识别大鼠的心肌肥厚和CHF。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L组)和L-NAME+辛伐他汀组(L+S组)。每2wk尾袖法测定动脉收缩压,8wk后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血清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活性。结果:L组大鼠血压与同期C组血压相比有极显性差异(P<0.01),辛伐他汀干预未对增高的血压产生明显影响(P>0.05);各组大鼠血清TG和TC水平比较也无显性差别(P>0.05)。与C组相比,L组大鼠血清ACE活性明显降低(P<0.01),L组和L+S组大鼠血浆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心肌组织中AngⅡ水平和ACE活性则较C组明显增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后L+S组大鼠血清ACE活性升高,但与L组无显性差异(P>0.05),心肌ACE活性和AngⅡ水平则均比L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局部心肌组织ACE活性抑制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局部RAS活性,减少AngⅡ生成,这种作用独立于调脂和降压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研究环维黄杨星D(Cvb—D)对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1mg·kg^-1,bid,连续14d,制备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环维黄杨星D(6,9,12mg·kg^-1)和阳性对照卡托普利(100mg·kg^-1)灌胃给药,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心脏质量指数(全心质量/体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体质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评价Cvb—D对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so模型组小鼠心脏重量指数明显升高,病理切片可见心肌肥厚改变。与Iso组相比,Cvb—D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P〈0.05或0.01),病理切片可见损害较模型组减轻。结论:环维黄杨星D对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