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胆囊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取息肉术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囊息肉患者采用微创保胆术治疗,可完好保留胆囊,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郑宏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57-157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中应用内镜活检钳凝夹取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施行的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取石(息肉)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无特殊并发症,随访1~2年,仅1例复发。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安全可靠,切实可行,创伤小,应用自制活检钳凝夹取器达到了胆囊壁间结石、息肉无残留,术中、术后无出血的目的。减少了复发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大黄利胆胶囊联合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胆囊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n=43)给予大黄利胆胶囊联合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对照组(n=43)给予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时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囊壁的厚度的变化情况及术后1年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3个月时餐后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及远期预后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黄利胆胶囊联合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可有效治疗胆囊息肉,并减少患者疼痛情况,且远期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应用于胆囊息肉保胆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可靠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应用保胆息肉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手术治疗均圆满完成,手术时间38~114min,平均手术时间(63.4±24.7)min,术后无胆汁漏、胆道出血、感染、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随访3~6个月,息肉复发病例1例,复发率3.33%。结论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应用行保留胆囊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低、可靠安全、复发率低,使胆囊的生理功能保留,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行胆囊息肉保胆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联合应用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行保胆息肉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息肉切除率达100%,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均随访一年,无息肉复发病例。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行保留胆囊胆囊息肉切除术,可保留胆囊原有的生理功能、手术微创、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有功能胆囊胆囊息肉的的婵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观察租5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与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62.75%),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显效20例(39.22%),总有效率70.59%。同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的优点,能明显提高胆囊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胆结石(息肉)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胆囊息肉患者外科治疗中引入腹腔镜微创保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胆囊息肉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腹组后,分别给予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和传统开腹切除手术。分别将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作为评估不同外科治疗方式有效性、微创性和安全性的量化指标。结果微创组治疗效果分布与开腹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后者(P<0.05);微创组手术所用时间明显多于开腹组(P<0.05),而前者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后者(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胆囊息肉患者外科治疗中引入腹腔镜微创保胆手术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和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对本院1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类型:胆固醇息肉97例、炎性息肉8例、瘤样增生6例、腺肌病3例、腺瘤3例、癌3例。病灶平均(9.7±3.8)mm;多发病灶77例,单发病灶43例。手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全部病例均有1—5年随访,无并发症87例,胆囊残株炎及胆囊术后综合征23例,胆管狭窄7例,胆漏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尽早识别是早期胆囊癌及具有恶变可能的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对于PLG的治疗,既不能盲目扩大手术的适应证,又要防止发生癌变而错失手术良机。  相似文献   

10.
张俊  刘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354-355
目的探讨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5月,引进并开展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技术,至今对68例实施此技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68例患者中,保胆取石(57)例、取息肉(8)例、因腹腔粘连及炎症中转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成功率93%,住院天数4~7d,平均住院5d。结论该技术对有良好胆囊功能的胆囊结石、息肉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迎合了广大患者对机体及器官完整的需求,保留了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未发现息肉残留、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患者无不适,症状消失,B超检查未发现复发的息肉。结论:术前准确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对情况不同的胆囊息肉病变采取对应的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严骏 《安徽医药》2017,21(12):2194-219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结石清除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6vs36.6%,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vs7.3%,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 9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余浩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42-743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及手术指征。方法:对B超和(或)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腺瘤平均直径分别为(4±1)mm,(6±1)mm,90%的胆固醇性息肉直径<10 mm;肿瘤性息肉倾向于单发,耐超过60%的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多发;4例腺瘤伴癌变。结论:B超是诊断PLG的最有效的方法,单发、年龄>50岁,直径>10 mm或合并胆石的PLG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有明显临床症状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可手术,病变有增大趋势者可采取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胆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肝胆手术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A组患者在手术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治疗镇痛, 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2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镇痛泵做静脉镇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胆手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治疗均有效果,B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给予患者静脉镇痛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应急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组)和B组(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每组2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发生率低于A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A组,P均〈0.05。结论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的综合临床价值要高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其中开腹取石治疗55例(对照组),行ERCP联合LC治疗55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术后研究组疼痛较轻,需要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范围,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的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胆囊底不能拉到肋下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保胆手术完全在腹腔镜下进行。结果:15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成功,无出血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腹壁切口极小,手术时间平均为106min,出血量平均为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d。结论:腹腔镜下保胆手术适应证比小切口方法更广,对胆囊腹壁的损害达到最小,手术安全,有更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开腹指征及如何有效地把握主动开腹手术的时机,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9月至2005年7月553例LC手术资料.结果 553例LC手术中,胆囊结石375例,胆囊息肉169例,结石伴息肉9例.在胆囊结石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7例,胆囊颈管结石嵌顿5例.中转开腹手术12例(2.17%),均治愈出院.结论严格掌握开腹手术指征,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及时中转开腹,避免盲目自信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苏珅  马鸿祥  周鸣清 《安徽医药》2013,17(5):799-800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5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51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其余50例均成功,术后并发症6例。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01.24±12.17)min,平均住院时间(5.21±0.51)d,平均恢复时间(14.33±3.17)d;对照组相对应的时间分别为(136.46±17.65)min、(9.34±0.39)d、(19.57±4.26)d。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