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在医院产科住院的192对母婴为对照组,2017年1-10月住院的189对母婴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沐浴、抚触、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得分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60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传统产科护理模式,通过对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情况及对我院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观察2组不同模式的母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母婴护理技能及相关母婴知识的掌握、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产后康复、产后营养、新生儿喂养等知识及护理技能的相关内容,并能显著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对照组)、2010~2013年(观察组)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3491、35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评估母婴同室护理中潜在的医疗风险,制订并落实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坚持“零缺陷”管理理念的风险管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差错、事故、医疗纠纷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风险管理可提高母婴同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母婴同室护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以改善新生儿护理工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3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母婴同室护理,而观察组施以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之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新生儿能力得分为(71.82±4.52)分、角色适应率为72.06%(49/68)、护理满意度为77.94%(53/68),而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新生儿能力得分为(89.57±5.43)分、角色适应率为86.76%(59/68)、护理满意度为91.18%(62/68),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能够使产妇快速适应自身角色,有效掌握育儿知识,而且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在新生儿护理中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5.
许荣华 《安徽医药》2016,37(2):209-211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在产科住院的192对母婴为对照组,2014年10月住院的189对母婴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沐浴、抚触、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得分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共同参与式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所掌握的母婴理论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和知识掌握水平,2组产妇对于流程创新后的满意度,以及2组护理效率。结果母婴护理理论以及学习情况方面,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对于流程创新后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能够极大提高母婴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产后母婴同室开展反馈模式下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分娩时间先后分作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48例)与观察组(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48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开展反馈模式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统计对比母乳喂养率,评测各组产妇护理前后相关产后知识掌握情况,评估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分析组间统计学差异,调查各组产妇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施护理前,两组产妇产后知识调查结果、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后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P <0.05)。另外,观察组产妇对此次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母婴同室产后护理工作通过开展反馈模式下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帮助产妇了解更多产后相关知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殷爽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71-3172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0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120例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120例产妇采用常规的母婴同室护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成功率及角色转换适应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产妇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108例(90.0%)成功进行母乳喂养,110例(91.7%)成功提供新生儿护理,118例(98.3%)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112例(93.3%)产妇成功进行角色转换;对照组分别为89例(74.2%),98例(81.7%),108例(90.0%),100例(8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23、5.19、7.58、5.82,均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的护理,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及角色转换,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新生儿梅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新生儿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对新生儿梅毒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2.1%,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7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掌握梅毒知识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梅毒护理中给予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患儿对知识掌握能力,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采用反馈健康宣教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母婴同室产妇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52例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了解程度,产妇护理干预5d后的抑郁程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产妇经过反馈式健康教育后,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对自身护理知识了解更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工作中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产妇不良情绪降低,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母婴同室在使用反馈式健康宣教法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6~12月入院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为对照组,使用反馈式健康宣教法进行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及出院后自身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以上知识的应用掌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反馈式健康宣教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新生儿的优生率,还可以加快产妇的身体恢复速度,在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患者10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将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的100例母婴同室患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提高产妇相关哺育知识,增加产妇满意度,使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46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0例。观察组入住家庭化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指导的产科护理,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产前护理,产时分娩支持,产后护理,出院指导及产后访视。对照组人住普通病房,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婴护理技能掌握率闷;乳喂养技能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10.32、13.47,雅均〈0.05);观察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χ2=13.56、12.53,P〈0.01);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比较,尿潴留、便秘及新生儿的红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切口感染及新生儿的脐炎、呛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理念为指导的产科护理能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母婴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护理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新生儿7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采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皮肤抓伤、管道脱落情况以及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皮肤抓伤发生率为0.0%,对照组新生儿皮肤抓伤率为33.3%,两组新生儿皮肤抓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新生儿氧管、胃管和留置针脱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为83.3%,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抓伤发生率和管道脱落率,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预防效果和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5月份-2018年5月份收治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上述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母婴床旁护理,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护理知识评分调查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97.78%,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90.00%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78.75±5.27),与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92.77±2.09)比较,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大大提高,知识掌握更好,可以更好,更科学的照顾新生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也大大提高,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信任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分析助产士门诊连续性干预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档正规产检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产科门诊医师的常规产检及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助产士门诊连续性干预,对比两组的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组产妇的分娩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相比对照组产妇更高,剖宫产率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产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情感满足及信息告知等满意度评分中,干预组产妇上述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助产士门诊连续性干预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可切实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健康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试验组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试验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18.881、14.583、8.696,P 〈0.05)。对照组自然分娩32例,占64%(32/50);试验组自然分娩41例,占82%(41/50),两组自产妇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母婴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底按压助产法的护理体会。方法86例分娩过程中采用宫底按压助产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观察组在分娩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分娩成功率、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100%明显优于参考组1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4.7%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1.6%,明显少于参考组27.9%和3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参考组的6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宫底按压助产法协助产妇分娩能够改善分娩结局,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母婴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新的护理模式,选派专科知识丰富,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经过标准化职业培训后承担此项工作。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母亲床旁进行,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一对一的讲述和操作演示,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共同操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对未掌握内容者进行强化训练,直至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比较2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它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的342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分析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母乳喂养率92.4%,新生几护理技能的掌握率94.15%,对照组分别为87.13%,84.2%,85.38%,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理满意度,增强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应用,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