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比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4例,随机分组比较了70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mg.kg-1.d-1,分2次静脉注射(A组)和64例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mg.kg-1.d-1,分2次静脉注射(B组)治疗,观察呼吸频率、肺部哮鸣音、三凹征等病情变化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患儿喘息、肺部体征好转情况明显优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组,而总住院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缓解作用强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对照组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滴治疗。结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组在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方面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较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作用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米克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普米克、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普米克0.25~0.5mg,博利康尼2.5mg,雾化吸入日2次,氢化可的松珀酸钠静脉滴注5~10mg/(kg·次),6~8小时1次;对照组只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剂量5~10mg/(kg·次),6~8小时1次,疗程3~5天。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平均消失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普米克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做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q 12 h;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8 mg/kg, q 12 h,两组治疗3 d后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  相似文献   

5.
韩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79-380
目的:对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经过治疗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吸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3.02%对照组为43.3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选择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我科确诊为毛支炎的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25~0.5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2 mg/(kg·次),2 次/d静脉滴注,疗程5 d左右.结果: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对6个月以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54例6个月以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IVIG(400 mg·kg -1·d -1×3 d)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 mg· kg -1·d -1×3 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缓解、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均 P <0.05)。治疗组痊愈25例(92.6%),好转2例(7.4%);对照组分别为18例(66.7%)、9例(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 <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及鼻塞正压(NCPAP)呼吸支持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 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 例,给予NCPAP呼吸支持及甲泼尼龙静脉滴注,雾化吸入喘乐宁加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2次.对照组25 例,给予喘乐宁加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比观察两组用药前、用药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三凹征、喘息、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03 d,0.8 d,1.5,4.3,对照组分别为1.1 d,2.2 d,3.3 d,5.5 d.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及NCPAP呼吸支持,对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书琴  陈桃  沈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42-2743
目的:比较小剂量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甲泼尼龙1~2mg/(k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3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地塞米松0.3~0.5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连用3 d.结果:治疗组喘憋、哮鸣音消失,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而肺部湿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泼尼龙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有明显喘憋症状的典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5 mg/(kg·d)静脉滴注,疗程3~5 d,并于0、2、4、6 d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比较氢化可的松和甲泼尼龙两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除常规药物外,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72 h内腹痛、便血消失病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均有效果,但前者临床效果高于后者,而后者药品价格较低,选择氢化可的松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住院的腹型HSP患儿62例,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次1~2 mg.kg-1,bid,静滴,5 d为1个疗程,西米替丁每次10~20mg.kg-1静滴,bi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每次5~10 mg.kg-1,bid静滴,连续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呕吐停止、腹痛缓解、便血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呕吐停止、腹痛缓解、便血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76.67%。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腹型HSP,可明显缓解各种症状,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疗法,对照组同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共28例、所占比例为70.0%;好转10例,所占比例为25.0%;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5.0%.对照组痊愈共20例、所占比例为50.0%;好转11例,所占比例为27.5%;无效9例,所占比例为22.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和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二羟丙茶碱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均高于对照组的53.3%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氨溴索静滴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88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氨溴索静滴治疗的43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氨溴索静滴治疗的4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状况(哮鸣音消退时间、喘憋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鸣音消退时间、喘憋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氨溴索静滴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15~2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分2次使用,每12小时1次,连用3d后减量为2 mg/(kg·d),再用2~3d停药,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每日1次,连用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3~0.5 mg/(kg·d),每日1次,连用5d.结果 治疗组退热、抽搐缓解、神志转清、肢体瘫痪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收治7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观察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能显著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符合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46例患儿,分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组(甲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乙组),每组23例,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甲组总有效率74%,乙组总有效率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中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