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的抗生素后效应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加替沙星(gatiflosacin,GTLX)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特点是不仅保留了新喹诺酮类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高活性,而且增强了对革氏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氧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莨菪碱用于创面换药6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62年发现萘啶酸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几十种,一批新喹诺酮类正在开发之中。作为仅次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药物,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抗生素类药物。喹诺酮类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其抗菌谱日益扩大,抗菌活性也更增强。其抗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很强,与缺少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形成互补。在抗生素中虽然氨基糖甙类对许多革兰阴性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但其耳毒性和肾毒性却使临床应用不得不持谨慎态度。而喹诺酮类却没有此类严重不良反应。而且在陆续开发的喹诺酮类中又有一些对革兰阳性菌活性很强的品种,如司帕沙星、…  相似文献   

3.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占老年患者死因的首位,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加替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与氟喹诺酮类抗菌广谱药物相比保持了对需氧革兰阳性杆菌的良好抗菌作用,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进入人体后,痰药浓度高,在呼吸道靶部位的浓度亦远远超过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因此具有强有力的抗菌活性,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用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由于新喹诺酮药物的开发使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得到惊人地发展,在抗菌活性进一步增强的同时,副作用也成了人们担心的重要课题。在已有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构成问题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目前在新喹诺酮药物与消炎镇痛药物同时应用时也能引起,重新引起注意。本文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副作用的状况和机制以及至目前为止的有关认识进行了总结。一、副作用的种类与发生率——以自觉症状为中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萘啶酸(NA)、吡咯酸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药物自1962年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到1978年发现在喹诺酮类药的骨架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的由哌嗪基或其衍生物取代,可增强药物与细菌的结合能力以及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这样构成的氟喹诺酮类使抗菌谱出现新的飞跃,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萄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的活性,也加强了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安全使用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万方 《中国药师》1998,1(4):170-171
喹诺酮类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不良反应报道也愈见增多。现将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须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供临床用药参考。 1 抗菌机制方面 杀菌动力学试验显示,随着喹诺酮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活菌数逐渐减少,但达到最大杀菌浓发后,药物浓度进一步增加反使抗菌作用降低,活菌数增加。用~3H标记尿嘧啶、亮氨酸研究表明,喹诺酮类在高浓度时有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用氨基酸或尿嘧啶饥饿试验及氯霉素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1-1993年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消耗量计:针剂是以青霉素类居首;片剂是以喹诺酮类居首。以金额计:先锋霉素类居首,其次是喹诺酮类、青霉素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综述一类新型母核上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的药效学/药动学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30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 目前,全球已上市三种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为新型广谱喹诺酮类抗菌药,保持了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同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也明显增强,且由于不含氟元素,其安全性更高,更少引起过敏反应和光毒性.结论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临床上使用的一类十分重要的抗菌药,新型无氟喹诺酮抗菌药在全球面临耐药菌的威胁下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喹诺酮类药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喹诺酮类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细菌耐药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喹诺酮类药总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年增长率分别为18.89%和3.24%。口服喹诺酮类药的DDDs逐年上升,注射用喹诺酮类药的DDDs2009年略有下降,左氧氟沙星销售金额及DDDs居于首位。3年中5种主要病原菌对部分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超过60%。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耐药率较高,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quinolones)母核为4-喹酮,首先应用于临床的是萘啶酸,从1984年诺氟沙星上市以来,以喹啉为母核的喹诺酮类发展迅速,相继涌现了为数众多的含氟的喹诺酮类衍生物,这类药物称为氟喹诺酮类。其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 构效关系氟喹诺酮类药物不仅具有喹啉母核,而且在母核骨架的6-位引入了氟,氟的引入增强了药物与细菌DNA旋转酶(gyrase)复合体的结合能力和对细菌膜的穿透性,因此扩大抗菌谱并增强了抗菌活性。后来开发的氟喹诺酮类都是母核骨架6-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外排泵抑制剂(EPIs)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与两种EPIs(PAβN与奥美拉唑)联合前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s值。结果 PAβN浓度为40μg/mL时,能明显增强碳青霉烯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PAβN浓度为20μg/mL时,即能明显增强氟喹诺酮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奥美拉唑20μg/mL时,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影响均较小。结论 适当浓度的外排泵抑制剂对增强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宇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6):1344-1350,1356
综述了近年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抗菌活性和临床应用进展,包括近年上市的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和巴洛沙星,与结构经进一步深入修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如帕珠沙星和鲁利沙星,还概述了正在研发中的新药。  相似文献   

13.
新型6-位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T-3811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伍山 《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0):766-770
6-位氟的引入,使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抗菌作用显著增强。而在寻找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6-位脱氟喹诺酮化合物较6-位氟取代化合物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而且毒性更低。其中T-3811ME在各方面的性质尤为突出。T-3811ME对金葡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结核杆菌、军团菌、厌氧菌等活性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6-氟喹诺酮。T-3811ME的毒性也较低,特别是对动物关节软骨的侵蚀较其他喹诺酮类抗菌药要小。  相似文献   

14.
殷秀琴  马建平  管继萍 《中国药房》2005,16(15):1190-119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简述氟喹诺酮类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近况,1.氟喹诺酮类可降低茶减及咖啡因的清除率、升高血药浓度,2.抗酸药及含金属离子药物可减少氟喹诺酮类的吸收、降低生物利用度;3.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可抑制GABA的结合而引起中枢兴奋性反应;4.与华法令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元时间;5.乳制品类可因与氟喹诺酮类形成络合物而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生物利用度和血浓度。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对此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2002~2004年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对汕头市中心医院2002-2004年喹诺酮类药的应用品种、消耗金额、用药频次(DDDs)、日治疗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排序分析。结果:喹诺酮类抗茵药消耗金额和日治疗费用均逐年上升。口服药用量前两位是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注射剂中左氧氟沙星用量增长较大。结论:本院近年来喹诺酮类药使用基本合理,出现多厂家、多品种激烈竞争的应用趋势,临床应用仍需加强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7.
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致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12):705-711,736
近年来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新药研究受到十分关注,一批具有良好抗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的广谱抗菌药临床应用,还有若干颇具开发前景的化合物正在研究中。本文简要综述了(1)β-内酰胺类抗生素;(2)其他类抗生素;(3)喹诺酮类抗菌药;(4)具有新结构类型与新作用机制(或新作用靶位)的新抗生素探索;(5)增强与保护抗菌药性能的物质研究等方面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最常用于治疗尿道及子宫颈性传播疾病的抗生素出现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性,促使法国药物管理局(AFSSADS)推荐将氟喹诺酮类药改成头孢菌素类。该局说淋病奈瑟氏菌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已经对环丙沙星(I)耐药,在欧洲的耐药性也在增加;在奥地利60%的细菌株耐药,在法国则有20%以上耐药。坚持使用(I)作为尿道炎或子宫颈炎的一线治疗可能使更多的治疗失败,进一步增加耐药菌。由于交叉耐药性,其它氟喹诺酮药(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及培氟沙星)也不推荐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新抗生素的特点:β内酰胺类及酶抑制剂增强了对酶的稳定性和抑制作用和增强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及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及其他细胞内细菌的作用,避免了光毒性;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等增强革兰阳性耐药菌的作用,新的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药不断开发的同时合理用药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李晔 《医药导报》2008,27(6):651-653
[摘要]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妇产科医院的使用情况。方法从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药库系统中将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喹诺酮类药物作出库统计,然后对其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 a来喹诺酮类药品种数、消耗金额总体较平稳;口服喹诺酮类药品中左氧氟沙星片、司帕沙星片、洛美沙星片的金额和用药频度一直位居前三位;注射用喹诺酮类药品金额和用药频度3 a来居第1位的一直是氟罗沙星注射剂,口服给药的使用频率比注射给药的使用频率高。结论药学部门应定期调查、分析、统计医院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及纠正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