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常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正常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的基本特征。方法:应用Celesta503型耳声发射分析仪对81例正常新生儿(162耳)在出生后1-3天进行DPOAEs测试。结果:正常新生儿OPDAEs幅值和信噪比较高,检出率在f0等于0.75kHz时最低,频率增高时检出率增高,f0≥3.0kHz时,检出率为100%;新生儿的本底噪声在低频区较高。DP听力图有两个反应峰。结论:正常新生儿的DPOAEs反应容易识别,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时宜选用1.5kHz及以上频率。  相似文献   

2.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早期诊断药物性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DPOAE和ABR在早期诊断庆大霉素耳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3组,DPOAE组10只,ABR组10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每日肌注庆大霉素100mg/kg,对照组注射等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在注药后每3天测1次DPOAE和ABR。一旦DPOAE振幅下降50%或ABRⅢ波反应阈移10dB以上时,分别停药观察。2周后处死作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DPOAE组注药第7天出现变化。信药2周后再测听力玩继续下降,而ABR组注药第10天才出现轻微变化,停药2周后再测ABR阈移进一步加大,毛细胞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DPOAE较ABR能更早发现庆大霉素耳毒性。  相似文献   

3.
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声发射的特点。 用Celesta-503耳声发射分析仪对24名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图”和输入/输出曲线测试。结果 两个原始音频率fl和f2的几何平均值f0为500-800Hz时,DPOAE检出率为100%;平均“听力图”在f0为1000Hz和6000Hz处各有一高峰,在f0为3000Hz处有一低谷;在f0为3000Hz时,两个原始音在强度L1  相似文献   

4.
5.
耳声发射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同时用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检测了132例高危儿的听力结果表明,132例婴幼儿(264耳)中,OAE的通过率为88.3%(233/264耳),ABR通过率为92%(243/264耳)。OAE敏感性为90.5%(19/21耳),特异性为95%(230/243耳)。检查时间,OAE约为3min,ABR约为30min。可见,OAE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和可靠、简便、省时的听力筛查方法,适于在儿科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耳声发射在耳鸣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94耳)正常人及89例(13l耳)耳鸣患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耳声发射(TEOAE)的检测。结果 正常人97%可引出耳声发射(OAE),耳鸣,听阈正常有部分频率消失,引出率下降。结论OAE检测可作为耳鸣患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声发射是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时出现的,因此它具有其他常规无损检测法不具备的动态无损检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纯音听阈正常老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纯音听阈正常的老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听力正常老年人 30例 (6 0耳 )为老年组 ,健康青年人 2 2例 (44耳 )为对照组 ,采用美国 IHS公司的 Smart OAE耳声发射系统进行DPOAE幅值、检出率、阈值测试 ,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在各频率点老年组 DPOAE幅值均显著下降 ,DPOAE反应阈值明显升高 (P<0 .0 1)。二者 DPOAE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部分老年人虽然纯音听阈正常 ,但耳蜗功能可能有早期的损害。DPOAE能更为灵敏地检测出老年人耳蜗功能的早期变化 ,弥补纯音测听的不足 ,为评价老年人听功能提供更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的听力正常耳鸣病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特点。方法对16例病程〈3个月的急性耳鸣病人(20耳)和18例病程≥3个月的慢性耳鸣病人(23耳)进行DPOAE检测。结果急性耳鸣病人DPOAE检出率以及幅值较慢性耳鸣病人明显减低(χ^2=6.34~12.30,t=2.16~5.16,P〈0.05)。结论听力正常急性耳鸣病人与慢性耳鸣病人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急性病人的耳蜗功能损伤较慢性病人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正常值,探索TEOAE各测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ILO-96型耳声发射仪对20例(40耳)正常青年人进行TEOAE测试。  相似文献   

11.
12.
The auditory brainstern responses(ABR)and middle latency responses(MLR)were recorded in 24 normal mice with a 7S11A processor,and the normalparameters of ABR and MLR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R of mice werecomposed of 6 waves,waves Ⅰ to Ⅵ.The mean threshold was 35.12±8.03 dB ,which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22.63 dB of ABR found in guinea pigs.Thelatency of ABR waves Ⅰ to Ⅵizn the mice was found to be 1.30±8.03 ms ;2.02±0.24ms ;2.90±0.27 ms ;3.80±0.24 ms ;4.87±0.42 ms and 5.83±0.40 ms respectively.Nosex or strain differences were found.The MLR waveform of the mice were similar tothose of human and the latency was found to be P0 3.94±1.76 ms;P8.38±1.57ms;Na 14.98±2.54 ms;Pa 24.56±3.15 ms rcspectively.It is suggested that mice can beused for hearing research.Since the Na and Pa waves of MLR were unstable under anes-thesia,testing conditions for determining MLR in mice need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发慢性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剂。方法以传统麻醉剂戊巴比妥钠为对照,应用静松灵氯胺酮合剂对32只豚鼠进行听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测试。结果与结论与戊巴比妥钠相比,氯胺酮静松灵合剂具有起效迅速、ABR测试完毕后苏醒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所测得的ABR诸参数与应用戊巴比妥钠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常豚鼠听性脑干反应的时域及频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梦和  王锦玲 《医学争鸣》1990,11(4):257-260
测试正常豚鼠90耳听性脑干反应(ABR),得出其各波的潜伏期、振幅及各波识别率。按其(?)波将波形分成6类,其中以Ⅲ波为主波的波型占71.1%。用数字滤波方法及自回归模型(AR模型)谱估计,对各类波型进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豚鼠ABR的主要频率成分在1600Hz以下,在该范围内,AR谱有3个峰,其均值分别为107.33Hz;566.67Hz;1076Hz。各类波型的AR谱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听觉脑干植入的特点,建立了耳蜗核急性电刺激动物模型。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铂铱合金双电极植入豚鼠耳蜗背核,施以双相脉冲电刺激,在大脑皮层听区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得到一组ABC三相波。该波形与声刺激诱发者相似,潜伏期、波间期和动态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可证实为是听性反应。此外,对脑干电刺激的安全性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干耳蜗核缺血后听力损失情况,以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及其选择性抑制剂7-硝基吲 唑(7-nitroindazole,7-NI)在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50只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花色豚鼠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假手术组,③缺血组,④用药组。通过结扎一侧颈总动脉,阻断基底动脉,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脑缺血的动物模型。用药组动物在缺血前5min腹腔注射7-NI,观察每组动物ABR及单位面积耳蜗核内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15min,30min,60min和120min ABR各波潜伏期、I-Ⅲ波间期均显著延长,阈值提高(P<0.05)。用药组ABR各测试参量在相应缺血时间段内较单纯缺血组明显缩短或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在缺血后15min即明显升高,缺血30min达到高峰,60-120min基本恢复正常,而用药组各时间段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NOS主要参与耳蜗核缺血早期的病理性损伤,是造成循环障碍性听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7-NI可选择性地抑制nNOS的活性,对神经元缺血早期NO生成过量造成的听力损失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腔路径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暴露对SD大鼠中耳黏膜组织学改变和炎症水平的影响,以及与听力损伤的联系。[方法] 32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包括第1、3、5、14天处死的亚组和PM2.5染毒组包括第1、3、5、14天处死的亚组。PM2.5染毒组经软腭正中入路以1 mL·kg-1的剂量于咽鼓管开口处注射15 mg·mL-1的PM2.5悬液,正常对照组注入相同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连续干预7 d,于干预后第1、3、5、14天处死大鼠,进行指标检测。借助电耳镜观察染毒前后大鼠鼓膜形态变化;采用听觉诱发电位仪、声导抗中耳分析仪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反应阈值及40 dB nHL声刺激强度下Ⅲ波潜伏期变化、鼓室声导纳值及峰压值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中耳灌洗液(middle ear lavage fluid,ME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粘蛋白5AC(mucin-5 subtype AC,MUC5AC)、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中耳组织切片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染毒后第3、5天鼓膜表面充血浑浊,少数耳内可见积液。与染毒前比较,染毒后第3、5天PM2.5染毒组大鼠声导纳值和峰压值显著降低(P<0.01,P<0.0001);ABR反应阈值显著升高(P<0.01),40 dB nHL处潜伏期明显延迟(P<0.05,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MELF中IL-6、TNF-α、IFN-γ、MPO、VEGF、MUC5AC表达升高(P<0.01),其中IL-6、IFN-γ、VEGF、MPO、MUC5AC水平均于染毒后第5天达到高峰。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染毒后第3、5天中耳黏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第5天尤为明显,第14天各指标趋向正常。[结论] 鼻腔路径PM2.5暴露会对大鼠中耳造成急性炎症损伤伴有积液渗出,并引起听力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5 月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反应(AABR)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的NICU新生儿(NICU组,425例)及门诊无围生期疾病健康新生儿(健康组,833例)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结果 Ⅴ波反应阈大于或等于30 dB者健康组301例(36.1%),NICU组211例(49.6%),NICU新生儿ABR听力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P<0.05).健康组ABR平均阈值为(19.76±6.59)dB,NICU组ABR平均阈值为(41.52±20.35)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CU组双耳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明显较健康组延长(P<0.05).结论 NICU 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高于健康新生儿,ABR的异常反映了听觉传导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大范围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HS)的可行性,以及对筛查出的听力障碍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上海市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情况,包括筛查人数、初筛率、初筛和复筛阳性率、确诊人数以及听力障碍程度的分布。筛查技术采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法,于出生后3 d内和42 d内分别进行初筛和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三个月内转至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予以确诊。确诊后的婴幼儿六个月内进行干预,并进行跟踪随访和评估,比较干预和未干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002~2005年筛查总人数分别为56191、82662、86940、121460例,初筛率分别为83.38%、93.93%、94.01%和98.03%,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2.53%、11.41%、12.00%和11.92%;复筛率分别为63.92%、63.47%、71.50%和70.04%,复筛阳性率分别为10.40%、13.48%、11.00%和10.74%,最后确诊人数分别为125、128、129、433例。由此得出上海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2.35‰(815/347 253)。确诊患儿中双侧中度以上听力损失319例(39.14%,319/815),截止2005年6月随访资料完整者194例,其中中度以上进行系统干预者34例,因经济原因等未行干预者31例,两组语言及认知发育相差显著(P<0.05),接受干预组语言和认知发育接近正常儿童水平。结论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政府统一协调和学科合作的UNHS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对确诊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的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自1980年~2001年收治的231例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结果 6岁以下患儿112例(48.05%),~14岁87例(38.09%),15岁以上者仅32例(13.86%);全部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多数小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明显异常。结论 部分聋儿有明显的残余听力,为言语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