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4月41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进行治疗,对比钻孔治疗前后患者实际情况。结果:4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95.12%;患者治疗后VAS评分、HSS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中,仅有1例(2.44%)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为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方法,满足患者治疗需要,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的70例膝关节软骨缺失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清理术方式进行膝关节软骨缺失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膝关节治疗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膝关节HSS评分在85分以上和60~85分之间的患者均明显增多,而在60分以下的患者则明显减少,差异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提升,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术对于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祖德佩 《当代医学》2021,27(9):71-73
目的 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采取常规关节清理术,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  相似文献   

5.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10月的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行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缺损区微骨折术(36例)和关节清理术(32例),根据临床症状、Tegner运动评级及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定疗效,随访观察6个月~24个月。结果:关节清理术结合缺损区微骨折术总有效率88.9%,关节清理术总有效率53.1%,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具有微创、治疗过程相对简单、疗效肯定,是一种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左镇华  杨柳  段小军  谭洪波 《重庆医学》2006,35(20):1834-1836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月的48例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股骨髁及滑车区域的全层软骨缺损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术后平均随访12.3个月.根据改良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系统、国际膝关节论证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综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4例(70.8%)临床症状改善。12例(25%)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4.2%)效果欠佳;3种国际公认的评分系统评分结果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可以明显改善术后功能。缓解症状.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技术出现前.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仍然具有优势和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膝关节软骨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标准、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标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关节肿胀消失、疼痛消失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SS评分、Tegner评分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肿胀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缺失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疗效显著,可降低关节液内TNF-α、IL-1β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该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研究组患者行关节镜下微骨折修复术,记录并观察患者术中表现及术后并发症,对两组患者进行HSS评分和Tegner运动评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HSS评分为(84.21±7.25)分,对照组患者HSS评分为(62.95±6.14)分,研究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有效率高、能显著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结合微骨折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16膝),均造成股骨髁间窝3.5mm全层软骨缺损并在缺损区造成微骨折.实验组软骨缺损区注入20μg BMP-2和0.1 ml纤维蛋白胶.对照组软骨缺损区注入0.1 ml纤维蛋白胶.术后8、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每次每组4只(8膝),大体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修复组织与周边组织的结合情况,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修复组织的形态.根据Wakitani评分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标本光镜组织学评分.结果 术后8、12周大体观察与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关节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软骨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59例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在软骨成形基础上采用微骨折尖椎在软骨缺损区钻孔,孔径3 mm,孔间距3mm,孔深3 mm。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后3~6个月采用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评价,其中优34例(57.7%),良13例(22.0%),差12例(20.3%),优良率79.7%。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是治疗膝关节全层软骨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骨折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与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C对照组、D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12膝),所有兔子均造成股骨髁间窝直径4mm全层软骨缺损。A实验组:软骨缺损区造成微骨折并注入1μg bFGF和0.1ml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B组:软骨缺损区造成微骨折并注入0.1ml纤维蛋白胶;C组:软骨缺损区注入1μg bFGF和0.1ml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D组:软骨缺损区注入0.1ml纤维蛋白胶;术后8、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每次每组3只(6膝),大体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修复组织与周边组织的结合情况,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修复组织的形态。根据Wakitani评分标准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标本光镜组织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8、12周大体观察与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关节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都有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对软骨再生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钻孔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10孔和5孔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加纤维软骨和纤维组织。修复组织厚度10孔和5无显差异。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10孔〉5孔〉对照组。初步结论:软骨下骨钻  相似文献   

14.
魏增永 《医学综述》2011,17(18):2784-2785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近年来发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2等可提高微骨折术后软骨的修复疗效。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它应用于肩、髋关节软骨损伤并取得一定疗效。这预示着微骨折术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5.
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 4 0只 ,在股骨髁关节面造成 6mm× 8mm全层软骨缺损 ,分别施行 10孔及 5孔钻孔术 ,孔径1mm ,于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取材 ,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并进行评估。结果  (1) 12周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70 %、5 0 %、0 % ;13个月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90 %、10 0 %、0 %。 (2 )修复组织厚度 :12周时 10孔及 5孔组均明显高出毗邻软骨 ,且 10孔明显高于 5孔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且已接近毗邻软骨厚度。 (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 :12周时 10孔 >5孔 >对照组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 ,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 ,10孔与 5孔的远期修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关节镜下准确定位后电动刨削器清理边缘,后用Φ3mm钻头向股骨中轴方面钻孔至髓腔,术后第2天1ml(100ug)活化TGF-β1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3周。结果:9例膝关节软骨缺损经3--9个月随访,优良率100%,未见骨软骨赘、创伤性骨关节炎和退行性改变发生。结论:TGF-β1直接注射于关节腔内。能有效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很差 ,因此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 ,综述如下。1 关节软骨缺损的自发修复  根据关节软骨缺损的不同深度 ,将缺损分为 :1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 (PTCD) ;2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FTCD)。部分关节软骨缺损通常不能自行修复。原因是 :1缺损的软骨表面暴露出来的大分子物质阻碍细胞的粘附。 2缺损内没有细胞趋化、增殖及转化需要的生长因子以及细胞赖以生存的基质网架载体。 3完整的软骨下骨板阻碍了从骨髓来源的修复细胞 [1 ] 。然而 FTCD修复较快 ,因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了修复 ,尤其…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卫东  杨柳  唐康来  戴刚 《重庆医学》2005,34(7):980-981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与关节清理灌洗术治疗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0月的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患者,分别行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29例)和关节清理灌洗术(22例),根据临床症状及Tegner运动评级判定疗效,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总有效率89.7%,关节清理灌洗术总有效率59.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优于关节清理灌洗术.  相似文献   

19.
冯帅 《中外医疗》2016,(18):92-9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关节清理术,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24例(39.34%),总有效率为70.49%;观察组显效38例(62.30%),总有效率为90.17%。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0.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创伤性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SS评分为(86.4±4.2)分,对照组HSS评分为(63.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小面积创伤性膝关节软骨损伤,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