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联合使用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使用全胃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术后早期联合使用肠内外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按优质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营养指标、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营养指标上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静脉炎、肺部感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联合使用肠内外营养支持较单纯使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突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兴国  杨中民 《吉林医学》2010,(35):6478-6479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施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肠外营养。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早(P<0.01),住院天数少(P<0.01);两组患者术后10d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和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28例胃癌和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226例和静脉营养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7d分别测定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体重,观察其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d称体重,并结算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7d,两组比较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营养组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生化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5),住院时间短(P<0.01),住院费用低(P<0.05)。结论:在胃癌和食管癌患者术后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所需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 将胃癌根治术后的56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胃癌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24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早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11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患者给予早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59例术后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清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保持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持黏膜结构、功能的完整性,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008年3月-2012年7月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效果.结果:EEN组患者营养支持术后7 d其BWI、ALB、PA、HGB、TF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PN组(P<0.05);EE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PN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及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鼻饲前均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给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实施腹部按摩,能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性,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梁勇  徐根强  高珲 《吉林医学》2013,34(22):4465-4466
目的: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行胃癌手术的5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28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与对照组28例(术后禁食,给予常规补液与胃肠减压),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生化指标等项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饮食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0.05)。两组的生化指标例如Na+、Ca2+、K+、ALB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俞伟君  王永锋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0):1220-1222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胃癌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PN),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上臂肌围、血红蛋白、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EEN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下降均较PN组出现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或<0.01);治疗后PN组的ALB和TF的水平较治疗前和EEN组出现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AP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者升高(P<0.01),PN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上臂肌围、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是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方法将3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留置鼻肠管并给予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未留置鼻肠管),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体重变化、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较EN组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蛋白水平、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生大黄联合液囊空肠导管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2例胃癌术后应用生大黄联合液囊空肠导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及13例胃癌术后肠外营养(对照组)两组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第8天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总蛋白、白蛋白术后第8天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白蛋白术后第8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术后第8天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液囊空肠导管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能加快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术后24小时起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B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全肠外营养(TP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运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日。结果: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41.63±15.58)h较T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64.32±18.64)h要早(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值、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了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7-19+27
目的 分析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组(观察组)和早期全肠外静脉营养组(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术后的营养指标,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营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蛋白、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体重下降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能更好保证患者营养,提高免疫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吴枫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80-181,18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改进策略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肠内营养组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支持加后期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由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化验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3及7天的白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SIgA);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记录住院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区别,术后第1、3及7天均高于对照组(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肠内营养组术后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0.05)。两组均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术后早期的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免疫功能,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胃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和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n=27)。在术后24 h行EN和PN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前,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消耗值比对照组显著减少,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营养结束后的第2天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EN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也减少了住院经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减少出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给予个体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选取胃癌术后患者共90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试验组46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术前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成立营养支持小组、监测体重计算热量、个体化配方及浓度的调整。评价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两周后血清营养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营养支持后血清营养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给予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疗效、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每组20例.EEN组为术后6 h应用肠内营养.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监测术前及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 EEN组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EEN组PAB及TLC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少.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林  杨新辉  王海江  尹东  王琦三 《吉林医学》2012,33(18):3850-385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营养支持的方法以及效果观察。方法:186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经费上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EN组的体重、血红蛋白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与PN组,在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以及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