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蔡亮  何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699-70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性肝癌的疗效。方法:6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TACE结合3D—CRT治疗(A组)30例和单纯TACE治疗(B组)30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A组近期有效率为86.6%、B组近期有效率为60.0%,A组优于B组,P〈0.05;1、2、3年生存率A组和B组分别为73.3%、60.0%、40.0%和533%、26.6%、1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3DCRT是治疗不宜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热碘油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3例患者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给予经皮肝穿刺热碘油注射治疗。TACE24例患者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86.9%(20/23),1年生存率为82.6%(19/23)。而TACE有效率(CR+PR)N54.2%(13/24),1年生存率为50.0%(12/24)。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经皮肝穿刺热碘油注射TACE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和拒绝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共39例;B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凝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共33例。结果TACE组的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30.77%、35.90%和58.97%;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0.91%、6.06%和84.85%。两组间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相应P值分别为0.000、0.003、0.006)。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凝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癌患者资料,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65例,术前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65例。比较术后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变化,评价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作用。结果1、3年复发率两组无差异,2年复发率TACE组为31.2%,对照组为59.2%,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TACE组为54.1%,对照组为32.3%,TAC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切除肝癌术前严格掌握条件选择性TACE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穿刺无水酒精固化消融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2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PEI。结果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访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73.1%、47.8%。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穿刺无水酒精固化消融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组(TACE组,20例)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组(联合组,20例)。结果TACE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复发率及1年存活率分别22.5%(9/40)、37.5%(15/40)和75.0%(30/4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0.0%(36/40)、12.5%(5/40)和90.0%(36/40)。两组间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3、0.008)。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7.
联合华蟾素栓塞化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化疗药物联合大剂量华蟾素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38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入A、B两组;A组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大剂量华蟾素。B组单纯TACE。结果 ①A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率为84.2%。与B组62.1%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A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得到有效防治,但对AFP无明显影响。③肿瘤部分缓解率A组为73.6%。B组为52.6%,有显著差异(P〈0.05)。④1年及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3.1%(12例/19例)。47.4%(9例/19例),B组分别为47.4%(9例/19例)和31.6%(6例/1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大剂量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肝癌。不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还具有协同作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穿刺微波消融(PMCT)治疗肝转移癌的·l盏床效果。方法61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TACE+PMCT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及单纯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组)。联合组行序贯TAcE/PMcT-PMCT/TACE-TAcE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PMCT治疗2或3次。结果联合组肿瘤缓解率,1年、2年生存率(81.8%、86.4%、63.6%)显著高于两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结论TACE联合PMCT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实用,较单纯TACE、PMCT治疗有较大的竹哉.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30%的醋酸(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15—20d再在B超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30%的醋酸2~3次。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FP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1、2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82%。结论醋酸有望取代无水乙醇与TACE结合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涛  贾克东  张克勤 《安徽医药》2013,17(10):1709-171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大肝癌患者共12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TACE治疗组42例、RFA治疗组40例及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38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AFP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联合组的肿瘤灭活率达81.9%,明显较TACE组50%及RFA组52.5%高,差异有统计有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及RFA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均明显低于联合组的28.5个月,差异有统计有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较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及单纯射频消融治疗更能增加肿瘤灭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B组均高于A组。术后6月、1年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2年时两组对比具明显差异。结论对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较单行TACE可有效提高其远期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42例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C)和化疗加栓塞治疗(TACE)。其中12例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30例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结果 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6.7%,0,0;总有效率为66.7%。肝动脉化疗加栓塞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40.0%.1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疗效优于肝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177例肝癌患者单纯肝切除(对照组)与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观察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1、3、5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8.57%与16.67%、85.71%与29.17%、94.29%与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与91.67%、40.0%与75.0%、17.14%与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进行入院治疗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入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人。观察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为碘化油10ml+表阿霉素50mg+羟基喜树碱10mg+5-氟尿嘧啶1g+造影剂;对照组应用肝动脉栓塞疗法(TAE)进行治疗,具体应用的药物有表阿霉素50mg+羟基喜树碱10mg+卡铂80mg。观察两组治疗后的AFP含量变化、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累计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FP含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累计生存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比肝动脉栓塞疗法(TAE)更有效、更安全、效果更好,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HBV)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BV R-HCC)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8例择期行TACE的HBV R-HCC患者(HBV DNA阴性),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39例.观察组在TACE术前采取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仅实施TACE治疗,待HBV再激活予以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2年,统计两组HBV再激活情况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8.97%(23/39),对照组为48.72%(19/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2年随访,观察组HBV再激活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为64.10%(25/39),高于对照组的41.03%(1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前采取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并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蔡晓东  谢承佳 《安徽医药》2012,16(11):1623-1625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期间105例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后行TACE组50例,单纯手术组55例。对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联合TACE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前者的患者1、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前者的1、2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但两组第三年的生存率及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行TACE治疗可明显降低低近期肿瘤复发率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为复方苦参+TACE,对照组53例为单纯TACE,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卡氏评分及6、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6、12个月生存率及卡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损伤、栓塞后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TACE治疗肝癌后的不良反应,提高TACE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载瘤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RFA)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其中36例采用TACE联合B超引导下RFA的综合治疗(综合组),45例仅应用TACE治疗(单纯组),两组皆随访3年,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获益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临床获益率(CR+PR+NC)综合组73.30%(26/36),单纯组46.50%(21/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1、2、3年生存率综合组为94.4%(34/36)、77.8%(28/36)、58.3%(21/36),单纯组为73.3%(33/45)、51.1%(23/45)、24.4%(11/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载瘤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肯定,临床获益率高,患者1、2、3年生存率高,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少血供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肝穿刺活检、螺旋CT增强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检查为少血供肝癌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仅行TACE治疗为TACE组,20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为TACE+PEI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甲胎蛋白转阴率及术后1、2年生存率。结果TACE+PEI组和TACE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17/20)和55%(11/20),甲胎蛋白转阴率分别为85%(17/20)和50%(10/20),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5%(19/20)和75%(17/20),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20)和35%(7/20)。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甲胎蛋白转阴率及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少血供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时冰  陈海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9+81-79,8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或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43例患者肿瘤缩小,14例患者肿瘤大小无变化,有效率为92%,5例患者肿瘤增大或数目增多,无效率为8%;2年以上生存率为84%;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多于肝动脉灌注治疗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肝动脉灌注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积极有效的首选治疗,选择良好的介入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