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报道血糖控制不良的I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有心钠素(ANP)浓度升高,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相关。为了验证血浆ANP浓度的升高可增加I型糖尿病的尿白蛋白排泄这一假设,我们研究了给I型糖尿病患者静脉输入ANP的效果。病人与方法 I型糖尿病的男性志愿者8例,平均年龄271岁,糖尿病史平均12年,HbAlc平均值为83%。全部病人在门诊化验一夜尿白蛋白浓度,至少连续3次>20mg/L,以此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在研究期间,采用胰岛素静脉输入使所有受试者的血糖维持在4~7mmol/L达30分钟后,让病人排尿,血糖正常后,并给予一个标准的饮…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前期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Wang XL  Lu JM  Pan CY  Tian H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3):170-173
目的 比较糖耐量正常 (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低减 (I 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 (IGT/IFG)、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 (2型DM ) 5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和微量白蛋白尿 (MAU )患病率。方法 根据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75gOGTT)结果 ,将 2 93 4例受试者分为 :NGT组 13 3 2例、I IFG组 186例、I IGT组 470例、IGT/IFG组 2 3 6例、新诊断的 2型DM组 71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过夜 12h尿白蛋白。UAE在 2 0~ 2 0 0μg/min之间定义为MAU。 结果  (1)UAE水平 [中位数 (四分位数 ) ] ,在新诊断的 2型DM组为8 50 (4 89~ 15 95) μg/min、IGT/IFG组为 6 93 (4 85~ 10 89) μg/min、I IGT组为 6 51(4 0 9~10 74) μg/min ,均高于I IFG组的 5 56(3 70~ 9 2 3 ) μg/min(P值均 <0 0 1) ;I IFG组与NGT组的 5 2 6(3 50~ 8 12 ) μg/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MAU的患病率在新诊断的 2型DM组为 2 0 7%、IGT/IFG组为 13 1%、I IGT组为 11 7%、I IFG组为 5 8%、NGT组为 5 6% ,同样呈现上述变化规律。(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UAE与OGTT 2h血糖、舒张压、体重指数呈现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导致MAU危险性增加的因素有OGTT 2h血糖、舒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2004-012004-06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2型糖尿病(DM)患者214例,按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分组,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病程、血压、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等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PN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密切相关。结论在众多与DPN相关因素中UAER、FBG是两个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延缓DP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金芪降糖胶囊对于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早期肾病患者110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金芪降糖胶囊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 UAER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中,研究组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 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金芪降糖胶囊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UAER,且安全性较佳,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 (UAE)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观察T2DM并糖尿病肾病组 (DN组 )和非DN组 (NDN组 )各 79例与健康对照组 5 0名之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体重指数 (BMI)等因素的变异 ,并分析其与UAE的关系。 结果  ( 1) 3组间性别、BMI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 χ2 =0 .35 8,F =1.5 3,均P >0 .0 5 ) ,DN组和NDN组间年龄、FBG、HbA1 c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均P >0 .0 5 ) ;( 2 )与NDN组和对照组比较 ,DN组SBP、DBP、IGF 1均显著升高 (F为33 .0 8、8.47和 9.15 ,均P <0 .0 1) ,TG显著升高、HDL C明显降低 (F为 4.37和 4.0 0 ,均P <0 .0 5 ) ;( 3)DN组FINS显著高于NDN组、ISI显著低于NDN组 ,两组FINS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SI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F为 2 9.41和 37.77,均P <0 .0 1)。 ( 4)以UAE为应变量 ,BMI、FINS、ISI、FBG、HbA1 c、TC、TG、HDL c、LDL c为自变量 ,α为 0 .0 5 ,多元回归显示FINS、FBG和TG与UAE呈正相关 (R2 =0 .171) ;自变量加入IGF 1后 ,I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肾病 (DN)的病理学特点是肾基底膜增厚 ,而Ⅳ型胶原是肾基底膜的主要化学成分。基础研究表明 ,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伴有Ⅳ型胶原合成和 (或 )降解的异常。因此对Ⅳ型胶原的研究可提高对DN发病机制的认识 ,对DN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组对 2型糖尿病 (DM)患者尿Ⅳ型胶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进行了检测 ,旨在探讨尿Ⅳ型胶原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及其在DN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正常对照 (NC)组 :48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2 5例 ,年龄 45~ 79岁 ,平均 (5 6 0± 1 6 )岁。为我院门诊体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脂代谢指标、UAER和eGFR等。排除低蛋白血症、泌尿系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等。根据eGFR值将患者分为eGFR<60 ml·min~(-1)·1.73 m~(-2)组与eGFR≥60 ml·min~(-1)·1.73 m~(-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根据UAER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UAER<30 mg/24 h)、尿白蛋白微量组(UAER 30~300 mg/24 h)及尿白蛋白大量组(UAER>300 mg/24 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eGFR水平,分析UAER与eGFR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GFR<60 ml·min~(-1)·1.73 m~(-2)组的UAER含量显著高于eGFR≥60 ml·min~(-1)·1.73 m~(-2)组(P<0.01);尿蛋白正常组的eGFR下降率显著低于尿蛋白微量组,尿蛋白微量组的eGFR下降率明显低于尿蛋白大量组(P<0.05),三组eGFR下降发生率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Scr)、UAER、收缩压、性别,其OR值分别为10.571、9.781、5.641、3.072(P<0.05)。结论 eGFR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高于eGFR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eGFR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UAER、收缩压、性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缓解的发生率以及研究可能对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微量白蛋白尿(MAU)主要预测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MAU不仅是?型糖尿病患者DN的一项指征,更是反映广泛血管功能障碍的标志.是反映糖尿病(DM)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强烈预测因子。研究发现MAU的存在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1倍,总死亡率也增加1倍。MAU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26%~40%.部分患者在DM诊断之前已经存在MAU。临床健康人群MAU与动咏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提示MAU是胰岛素抵抗(IR)综合征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功能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冠心病、2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临床生化指标以及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等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射血分数斜率呈现独立正相关,与左心房直径呈现独立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其心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182例T2DM进行MA的检测,并与5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P〈0.01);T2DM检出阳性率为36.26%,对照组为0%。结论MA可作为T2DM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慢性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能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些人群中,共存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年龄增长均可增加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尽管微量白蛋白尿是血管损害的标记,然而,在以往的报道中还未涉及尿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足溃疡或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182例T2DM进行MA的检测,并与5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P<0.01);T2DM检出阳性率为36.26%,对照组为0%.结论 MA可作为T2DM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缓解的发生率以及研究可能对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择216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6年随访观察。微量白蛋白尿缓解的定义是转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消退定义为在一个2年周期至下个周期中,尿白蛋白排泄率(AER)下降50%以上。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AER下降较为明显,尿AER累计缓解率为51%(95%的可信区间为42%~60%)、消退率为54%(95%的可信区间为45%~63%);而进展成为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28%(95%的可信区间为19%~37%)。Logist…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新世界》2004,(2):51-51
糖尿病患者只需将试纸条浸入尿液,根据纸条的颜色,便可确定尿中的蛋白水平。别小看这项微量白蛋白尿检测,临床研究表明,及早进行该项检测,并通过药物干预,可有效减慢肾病进展,延缓或避免透析和肾移植。更重要的是,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肾脏疾病的早期征兆,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最早期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刘淑娟  王君  王玉洪  王虹 《山东医药》2008,48(10):37-38
对4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观察组)和43例正常者(对照组)行糖代谢、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并对UAER与各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UAER、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DM组UAER与HOMA-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厚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而视网膜厚度(RT)的改变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可分别反映DR和DN的病变程度。本研究对3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了RT及UAER的检测,旨在探讨RT和UAER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DM-MA)36例,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M-NA)29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3组患者均行空腹血糖、胰岛索、血脂等测定,并计算HOMA-IR评估组织胰岛索抵抗.根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DM-MA组与DM-NA组HOMA-IR均高于N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DM-MA组HOMA-IR示明显高于DM-NA组(P〈0.05),而且HOMA-IR与UAER呈独立相关(r=0.4875,P〈0.01)。结论:与DM-NA相比,DM-MA有更严重的IR,IR是MA尿的独立危险因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