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李继锋 《现代养生》2013,(20):23-23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表现以及各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临床随访或者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肾上腺肿瘤主要位于一侧(共76例),少数累及双侧,包括肾上腺腺瘤35例(1例为肾上腺腺癌),肾上腺转移瘤31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7例,淋巴瘤7例,肾上腺囊肿6例。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对肿瘤的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4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7例,腺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 cm,边界清晰。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好,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4例患者均经超声和CT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肿瘤发生于右侧肾上腺区3例,左侧肾上腺区1例.实施开放手术3例,腹腔镜手术1例.结果 肿瘤直径6~10 c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术后随访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可依靠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安全有效,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CT、MRI两种影像学技术在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NTs)上的诊断结果。方法:择取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腹部外周性PENTs的40例患者,先后为其实行CT、MRI影像学检查,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二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病理结果:23例在腹膜腔中,8例在腹膜后间隙,3例在胰腺,3例在左肾上腺,3例在右肾上腺。MRI诊断符合率为65%(26/40),CT诊断符合率为45%(18/4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外周性PENTs在CT、MRI上均无明显表征,均有不均匀强化与不同程度坏死,肿瘤多呈囊变,且瘤体内多为网格状强化或多房间隔样改变,若肿瘤侵蚀区域接近骨质则可见一定的骨质破坏,少数可见骨膜反应。CT、MRI诊断准确性不高,但可以对瘤体结构和空间关系给予描述。  相似文献   

5.
李彦增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57-158
目的:探讨CT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对34例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结果:34例肾上腺肿瘤中,腺瘤9例,包括6例醛固酮腺瘤,3例皮质醇腺瘤。转移瘤15例,6例为双侧性,原发癌为肺癌9例,肝癌3例,乳腺癌、肾癌及贲门癌各1例。嗜铬细胞瘤5例,1例为双侧性,1例为恶性。神经节细胞瘤和无功能性肿瘤各2例。结论:综合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各种CT征象,密切结合临床表现、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对大多数病例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高血压27例,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体检发现3例。24小时尿VMA阳性率87.0%(27/31),血、尿儿茶酚胺阳性率80.7%(25/31);B超、CT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0.3%(28/31)及96.5%(29/30),MRI检查7例,均准确定住。28例行开放手术切除肿瘤,3例经腹腔镜切除肿瘤。结果肿瘤位于肾门区域11例,肾下极区3例,下腔静脉后方2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5例,腹主动脉前方肠系膜根部2例,膀胱壁3例,多发5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cm-13cm。随访8个月-12年。27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25例,仍有高血压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9例,术后1年内均复发、转移,死亡4例,2例经131I间位碘代苄胍(MIBG)治疗后荷瘤生存。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获得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术前;隹备极为重要,术后应长期观察是否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开放手术7例,后腹腔镜手术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随访5个月至7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和MRI,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后腹腔镜手术是其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磊  王雷 《现代保健》2012,(28):65-66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与病理诊断证实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结果:23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超声表现为均质型强回声者17例,强回声区内分布低回声者5例,漏诊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述病灶内均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超声和CT诊断肾上腺占位性良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5.7%(22/23)和100%(20/20),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敏感性分别为26.1%(6/23)和80.0%(16/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筛查和随访观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评价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提高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结果:皮质腺瘤10例,皮质腺癌1例,嗜铬细胞瘤7例,囊肿2例,髓样脂肪瘤4例,转移癌3例。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薄层扫描能提高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肿瘤增强特点与病理结构相关,认真分析,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对其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采用CT、MRI诊断及鉴别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中的作用。结果:经比较,从肾上腺肿瘤位置来看,CT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4%、100%,而MRI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1%、69.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5C(P〈0.05);从肿瘤性质来看,CT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2.2%、61.5%,而MRI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5%、84.6%,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时,采用CT、MRI进行综合诊断,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CT可较为准确的诊断肿瘤位置,而MRI可较为准确的诊断出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肾上腺肿瘤患者64例临床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符合结果.结果 B超和CT及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85%、96%和92%.在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癌等不同的组织类型间,CT和MRI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部分定性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长顺 《现代保健》2011,(32):98-99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O%),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30例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醛固酮腺瘤4例,体积较小且密度低,增强后轻度强化;皮质醇腺瘤5例,瘤体稍大,边界清,等密度或略低,增强呈轻中度强化,低于正常肾上腺组织;无功能腺瘤4例,为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嗜铬细胞瘤6例,体积较大,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实性部分显著强化;转移瘤10例,密度均匀,轻度强化;节细胞神经瘤1例,密度不均匀,内见结节状钙化灶。结论肾上腺肿的CT表现与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基础有关,肾上腺肿瘤CT表现部分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CT平扫、增强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生化检查,可以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王柏年 《智慧健康》2023,(25):13-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征象与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恶性组,选取同期来本院治疗的40例良性胆囊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CT诊断资料完整,对比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CT诊断与病理诊断对原发性胆囊癌不同分型的检出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对于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CT诊断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发现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良性胆囊肿瘤,2例患者漏诊,CT诊断检出率与病理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特异度灵敏度与病理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且通过CT图像重建可明确原发性胆囊癌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结果:47例肾上腺肿瘤中,醛固酮腺瘤17例、嗜铬细胞瘤15例、皮脂腺癌7例,转移瘤5倒、髓性脂肪瘤3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病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儿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超声表现及其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超声科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产前超声检出的8例胎儿NB及其出生后手术及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胎儿各个时期的产前超声图像。结果 8例胎儿中,肿瘤位于胸腔/纵隔4例,来源于肾上腺者4例;8例产前均做出正确诊断,胎儿出生后,均由CT、MRI及产后超声证实,手术病例7例,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可以诊断胎儿NB,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合。由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MRI靶区及CT与MR融合图像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 GTVFUSION相对GTVCT提高了6.29%、相对GTVMRI提高了11.84%,融合图像对GTV的勾画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或MRI图像。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盆腔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盆腔肿瘤靶区(GTV)勾画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探讨CT检查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2016年11月经过病理证实的42例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其临床及CT特征。结果:42例患者中肺转移16例,消化道(胃4例,肠道3例,食管1例);胰腺7例,肝2例,肾1例,其它来源不明8例;病灶位于双侧9例,单侧33例(左侧25例,右侧8例);病灶直径0.5cm~5.4cm,边界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CT平扫+增强是发现、诊断肾上腺转移肿瘤的可靠方法,可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CT特征及测量病变平扫及强化后的CT值进一步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在CT图像上,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测量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醛固酮腺瘤9例,体积较小且密度低,增强后轻度增强;皮质醇腺瘤5例,瘤体较大,边界清,密度略低于正常肾上腺组织;无功腺瘤1例;结节增生5例,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增强后强化较明显;嗜铬细胞瘤4例,体积较大,密度不均,可见多个囊变坏死区;皮质腺癌2例,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易发生大片坏死及点状钙化;转移瘤3例;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及髓性脂肪瘤各1例。结论CT表现与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基础有关,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真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螺旋CT扫描,而后分别以MPR、SSD,V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螺旋CT重建图像与薄层扫描周围型肺癌显示征象对比情况。结果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螺旋CT图像主要征象情况为:空气支气管征20例(28.6%),空泡征19例(27.1%)、磨玻璃改变37例(52.9%),钙化改变8(11.4%)、分叶枉38例(54.3%)、毛刺征45例4(64.3%),血管集束征31(44.3%)、胸凹陷征40例(57.1%);MPR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凹陷征和空泡征均有较高的敏感性,SSD显示胸膜凹陷.VR显示血管集束征敏感性较好。结论螺旋CT及其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