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现代养生》2013,(20):38-38
目的了解妇女阴道炎的患病情况,对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88例阴道患者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结果送检88份标本,检出阴道真菌感染率48.86%(43/88),阴道加特纳菌21.59%(19/88),阴道滴虫17.04%(15/88),淋病奈瑟菌5.68%(5/88),混合感染6.81%(6/88)。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检查中应常规开展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1 657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长沙市阴道炎的患病情况 ,探讨简便有效的细菌性阴道病 (B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 16 5 7份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及细菌评分。 结果  16 5 7份阴道分泌物中 ,检出 BV5 73例 (34.6 4 %) ,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分别为 4 .76 %及10 .0 8%,BV合并滴虫和 /或霉菌感染比率为 2 .96 %。细菌评分与 BV呈明显的相关 (P<0 .0 0 0 1)。 结论 长沙市区妇女中 BV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 ,且 BV常伴有滴虫和 /或霉菌的感染。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 BV的检查 ,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本院2017年2月-5月2 315例阴道分泌物样本,运用生理盐水法结合革兰染色法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及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5.0%、12.5%、0.9%、0.2%,四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4,P0.01)。各年龄组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念珠菌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1.7%、5.5%;在念珠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分别为18.1%、80.0%。结论本院妇科患者念珠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较高,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现象严重,对阴道分泌物检查时,最好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测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对无锡地区妇科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西藏山南地区不同年龄段滴虫阴道炎的流行现状。方法以2019年7月1日-2019年10月15日在山南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从16~64岁,平均年龄30.27岁。结果该地区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17.00%(84/494),霉菌性阴道炎为4.251%(21/494),细菌性阴道病为5.061%(25/494),其中滴虫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5例,占1.012%。按不同年龄分组的情况为25岁以下组,25~40岁组,40岁以上组。滴虫阴道炎在西藏山南地区各年龄阶段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段之间滴虫阴道炎的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者来源的地域区分,该地居民的滴虫阴道炎感染率为18.30%(82/448),显著高于外来流动人口的滴虫阴道炎感染率4.34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国内近期发表的文献相比,该地区滴虫阴道炎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藏山南地区的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显著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也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近期报道的水平,提示本地区需大力加强滴虫性阴道炎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同时应加大对本地居民相关健康观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徐龙强  隋静  刘广燕  李云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93-1394,1397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探讨阴道炎病原体感染与当地季节变化的关系。方法采集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以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以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结果①在9187例送检样本中,共检出滴虫196例(2.1%);检出假丝酵母菌2229例(24.2%);细菌性阴道病阳性2690例(29.3%)。②在4185例阳性检出标本中,滴虫、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分别为4.7%、53.2%和64.3%;细菌性阴道病分别合并滴虫和假丝酵母菌感染者占22.2%。③全年1~12月滴虫、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的检出率分别为1.1%~3.0%、15.8%~30.8%和23.1%~43.3%,滴虫检出率在不同月份之间比较无差异,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不同月份之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5,126.03,P均﹤0.001)。1~12月滴虫、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圆分布分析平均角分别是168.1°±74.2°、186.9°±74.2°、258.2°±78.2°(P均﹤0.05),三者的高发时间分别是6月20日左右、7月9日左右和9月19日左右。结论本地区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较高,高发时间在7~9月份,提示本地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可能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易婷曲 《现代保健》2011,(16):88-89
目的 通过普查本区7199例维吾尔族农村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分析,了解各种阴道炎的趋向情况,皆在提高维吾尔族农村妇女对妇女常见病的防治意识.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快速染色镜检.结果 阴道炎的各种病原体所占比例中线索细胞检出率最高,为1621例(22,52%)、霉菌195例(2.71%)、滴虫146例(2%).线索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霉菌和滴虫.7199例的阴道清洁度检查,Ⅰ~Ⅱ度为4348例(60.36%)、Ⅲ~Ⅳ度为2851例(39.6%).结论 本地区维吾尔族农村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发病率较高,明显高于滴虫及霉菌性阴道炎,同时患阴道炎妇女的阴道清洁度大都在Ⅲ~Ⅳ度.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比例较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 025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清洁度)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找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阴道疾病并加以预防。方法:对乐亭县中医医院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结果:通过对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分析表明:331例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占检查人数的32.29%,17例为滴虫性阴道炎,61例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66例为细菌性阴道病,阴道炎患病率高达14.05%。结论:要加强健康教育,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马健  李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45-2747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检测技术在妊娠期妇女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2月至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790例妊娠期妇女,其中早孕组360例、中孕组240例、晚孕组19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后分别进行生理盐水涂片,对假丝酵母菌、滴虫、清洁度的检测和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酶和白细胞酯酶三项联合测定,妇科门诊非阴道炎患者(年龄≤40岁)220例进行相同的检查作为非孕组对照。结果:应用BV三项联合技术测定和湿片镜检发现妊娠组与对照非孕组的优势菌异常率分别为44.05%和28.18%,BV感染率分别为20.76%和19.0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感染率分别为16.58%和13.18%,滴虫感染率分别为0.89%和2.73%,BV合并VVC感染率分别为9.49%和7.73%。结论:三项联合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从功能学分别反映阴道优势菌、致病菌的指标,可与白带常规镜检互补,建议可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和产前阴道分泌物筛查。  相似文献   

10.
大同市932例常规白带涂片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凌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1):81-81
国家性病控制中心规定的常规白带检查性传播疾病(STD)的项目包括: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滴虫、霉菌(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白细胞≥( )。滴虫、霉菌是妇女生殖道常见的感染病菌。阴道加德纳菌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近年来被确定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现将我院3年来妇科门诊就诊的932例女性常规白带涂片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原因,为社区妇女降低上述阴道炎的患病率作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的阴道炎病例共1069例均做白带常规检查查找滴虫、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情况,其中有925例患者做BV检查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069例阴道炎患者中做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者有72例、发病率6.74%,滴虫性阴道炎者有59例、发病率5.52%,在925例患者做BV检测发现BV(+)者120例发病率12.97%。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中发病率最高是细菌性阴道病,其次是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最低是滴虫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589名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检测,了解河北省任丘地区妇女阴道病感染情况,协助临床更全面地做好妇女健康检查作。方法2013年3—7月到华北石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妇科检查的589名妇女,采用常规方法对其589份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589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中发现各种不同异常120例,占20.37%。其中BV(细菌性阴道炎)36例,占6.11%;真菌性阴道炎62例,占10.5%;滴虫性阴道炎10例,占1.70%。20—45岁妇女中,阴道分泌物异常者112例,占异常病例的93.3%(112/120);在清洁度为I至Ⅱ度的分泌物中,检出异常者为40例,检出率为14.49%;清洁度为Ⅲ至Ⅳ度的异常检出率为25.56%。结论该地区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率较高,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细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均要高;不宜根据标本的清洁度来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 981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做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测定并同时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6 981例患者阴道分泌物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检测异常者4 326例,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为791例,阳性率11.33%;霉菌性阴道炎为1 140例,阳性率为16.33%;滴虫性阴道炎208例,阳性率2.98%。结论: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测定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辅助诊断阴道感染性疾病,还可提示阴道菌群的变化,与白带常规检测结合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诊断女性有无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中,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内容包括念珠菌、滴虫、pH值、线索细胞、嗅试验、清洁度等.淋球菌、沙眼衣原体主要感染部位为宫颈,其检测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故不包含在本文介绍范围.  相似文献   

15.
国家性病控制中心规定的常规白带检查性传播疾病(STD)的项目包括: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滴虫、霉菌(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白细胞≥(++).滴虫、霉菌是妇女生殖道常见的感染病菌.阴道加德纳菌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近年来被确定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现将我院3年来妇科门诊就诊的932例女性常规白带涂片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我们对不育妇女与正常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在白带常规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阴道分泌物同时用双盲法进行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及镜检和培养法检测,镜检使用奥林巴斯相差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双湿片镜检确认,乳酸杆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以染色镜检为金标准,白细胞和滴虫以湿片镜检为标准,念珠菌先用湿片镜检观察,然后分别进行培养和革兰染色镜检确认,以培养结果为标准。结果试剂盒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检测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与金标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测白细胞、念珠菌上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是一种白带常规初筛较理想的手段,能与湿片镜检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女职工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阴道炎感染情况。方法:由专业医师对1 821名女职工阴道分泌物采集进行直接涂片和染色法检查。结果:1 821名女职工共检出携带病原菌725名,检出率为39.81%;细菌性阴道炎(BV)占28.89%,念珠菌感染占10.10%,滴虫感染占0.82%;20~40岁病原菌检出率较高。结论:健康人群阴道病原菌感染率较高,特别是BV的感染率较高,提示女性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性病控制中心规定的常规白带检查性传播疾病(STD)的项目包括: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滴虫、霉菌(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自细胞≥(++)。滴虫、霉菌是妇女生殖道常见的感染病菌。阴道加德纳菌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近年来被确定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现将我院3年来妇科门诊就诊的932例女性常规白带涂片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液免疫应答与阴道炎感染病原体类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198例已婚妇女取阴道分泌物(SIgA)采用双抗体-PEG法测定,同时用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测病原菌。结果 滴虫阳性、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SIgA明显高于病原体检测阴性及念珠菌阳性(P<0.01),但3者间无差异;念珠菌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SIgA明显低于病原体检测阴性者(P<0.01);与滴虫阳性、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SIgA对阴道黏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作为鉴别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