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火器的发展趋势是使用高速低质量的弹丸,它可造成机体的严重广泛损伤,损伤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高速投射物压力波的特点及致伤机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安波 《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1995,12(4):154-157
综述了高速投对远隔部位脏器的致伤效应、特点,从瞬时空腔的挤压牵拉学说,冲击波和压力波效应学说,冲吉振荡学说和血流动力学的剧裂变化致伤学说等方面阐述了高速投射物的致伤机理。 相似文献
3.
高速投射物压力波对培养肝细胞白蛋白mR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肝细胞在体外用高速枪弹压力波型伤,观察压力波对肝细胞白蛋白mRNA的影响。结果发现伤后肝细胞白蛋白mRNA及白蛋白含量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升高,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上述改变的幅度与所受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对细胞损伤更明显。压力波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它对细胞的直接破损伤作用及引发自由基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超高速投射物致伤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弹道学的研究表明 ,高速投射物的致伤能力取决于其能量、质量及飞行中的稳定性等因素 ,其中速度为最重要的因素[1 ] 。笔者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 ,将投射物的初速度提高至 3.0km s左右 ,以探讨超高速投射物的致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速度在致伤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致伤装置为二级气炮 (西北核工业研究所 ) ,钢珠 (外被纤维包膜 )直径1.0cm ,质量 1.0g。射距 5 .0cm。靶标为生物靶标 (成年中国家兔 2只 ,雌性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非生物靶标 (肥皂 2块 ,2 0cm× 2 0cm× 30cm ,按实验要求制作[2 ] )。2 .… 相似文献
11.
12.
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投射物对机体产生的损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即弹道经过机体时所致途经组织器官的直接的损伤;间接损伤是指高速投射物所引起的伤道外组织器官的间接损伤.而在间接损伤中有一类损伤,其为弹道远隔部位的损伤,被称之为远达效应.直接损伤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间接损伤尤其是远达效应,由于病情隐蔽,发生条件、规律和机理也比较复杂,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1].但若不引起重视,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如何尽早准确地发现各种潜在间接损伤,是取得良好疗效的根本,也是当今火器伤远达效应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就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最新进展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高速投射物伤是火器伤的一种主要形式。高速投射物能致伤,是因其具有动能(kineticenergy,KE),动能与枪弹质量(m)和速度(v)平方成正比:KE=1/2mv2。由于致伤力的主要来源KE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在致伤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高速”的概念目前并不统一。英国学者曾提出超过声速(340m/s或1100ft/s)即可称为高速;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速眠新Ⅱ复合戊巴比妥麻醉在猪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速眠新Ⅱ复合戊巴比妥对实验小型家猪在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小型家猪以速眠新Ⅱ0.1 ml·kg-1肌注基础麻醉后,静脉复合0.3%戊巴比妥溶液0.5 ml·kg-1诱导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后高速投射物致伤过程中猪的基本生命体征,判断麻醉效果.结果:动物麻醉平稳,致伤前后动物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稳定;其中1例出现麻醉副作用.体温随着麻醉持续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结论:速眠新Ⅱ基础麻醉,静脉复合戊巴比妥诱导维持,此方法用于猪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麻醉效果稳定延长,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