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靡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及泛酸、嘈杂,初期可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和呕吐。  相似文献   

2.
吴会战 《光明中医》2003,18(4):52-53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特指胃和 (或 )十二指肠内容物(胃酸、胃蛋白酶、少数如胆汁 ,胰液等 )经贲门反流至食管 ,使其产生炎症和组织损伤 ,出现烧心 ,上腹部灼热感及胸骨后灼痛 ,嗳气反酸等反流症状。若反流长期存在或发展 ,食管粘膜受反流物的慢性刺激 ,其鳞状上皮可化生为柱状上皮 ,而形成Rarrett食管 ,内镜下食管可见粘膜充血、水肿、白斑样渗出物 ,粘膜糜烂、浅表溃疡 ,粘膜脆弱易出血 ,严重者形成溃疡及食管狭窄。本病属中医胃痛、嘈杂反酸症范畴。1 诊断1 1 临床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或反复不愈的咽炎、哮喘 ,无明确依据的心绞痛 ,…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又称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能阻止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食管粘膜而引起食管炎甚至溃疡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及泛酸、嘈杂,初期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和呕吐。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相当高,北京、上海地区发病率为1.92%,  相似文献   

4.
中医将胃食管反流病归属“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该文从湿性濡滞的角度出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展开讨论,以期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等3种类型,其典型和常见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其他症状包括上腹痛、胸痛、暖气、腹胀、上腹不适、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以及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等。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胃痛”“结胸”等范畴。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  相似文献   

6.
试述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于中医“吐酸”、“嘈杂”、“胃痛”、“噎膈”、“胸痹”、“梅核气”范畴。病因为情志失调,酒食所伤,痰气交阻,脾胃虚弱,胃阴亏虚。病机为肝失疏泄,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主要在食管,涉及肝、脾、胃等脏腑。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GERD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咽异物感为主。属祖国医学之“吞酸”“嘈杂”“胸痹”“胃痛“”噎膈”“梅核气”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C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以抑酸药加食管动力药,膜保护及促进修复药物的应用,但RE是一种动力性疾病,所谓酸的反流,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以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居多,治则多以清利湿热为主,较少顾及虚证,尤其是脾虚证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和治疗与脾虚证密切相关,胃食管反流病日久可产生脾虚证表现,脾虚证进一步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治中,脾虚证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正朱莹教授系湖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知名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善于运用中医药理论治疗脾胃及相关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朱莹教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反流性食管炎可归为中医吐酸、食管瘅、嘈杂等病证范畴。该病发病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及劳倦内伤等有关,病位在食管和胃,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涉及到中医吐酸、嘈杂、噎膈、胸痛、胃脘痛等病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浊气上逆。近年来,中医对其在基础理论、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尤其在改善症状、抑制反流和促进受损食管粘膜修复等方面均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中的一型,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共同结果。该病与中医学“吐酸”、“噎膈”、“呃逆”、“梅核气”、“胸痹”等证类似,特别与“吐酸”证具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临床以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最为常见。刘兴山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肝密切相关,现代人群的生活方式对本病的发病率的升高及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有重要影响,“郁”和“热”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遵循解郁清热的治疗大法,以柴胡栀子豉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扶脾抑肝法治疗慢性反流性食管炎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它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急性期多见胃胀、烧心、胸痛、反酸、多涎等症;病至慢性期,以胸脘痞闷,反流清涎,嗳气吞酸,胃中嘈杂,口淡食少为特征.中医无食管炎病名,根据病症表现,归属于胃痞、反胃、嘈杂、吞酸范畴.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食管反流病,由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返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纤维化等病变。其发病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降低及一过性食管括约肌松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中医文献没有对本病的记载,而根据其临床特征将本病归属为“噎膈”、“反胃”、“吐酸”、“嘈杂”、“胸痛”等范畴。现就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治疗,单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兆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琳  郭琳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38-23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根据其症状可归于中医学  相似文献   

16.
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充血、糜烂或溃疡等炎性病变.本病好发于食管中下段,以下段多见.临床常见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或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等,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或躯干前屈或剧烈运动也可诱发.属中医“噎膈”“胸痛”“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笔者自1986年1月~2004年6月治疗该病10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常见的八种证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与"肝脾胃"等脏腑相关,临床上多从脏腑角度论治本病。本文从虚实角度分析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治疗规律,指出虽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脾虚为主,实则以肝气犯胃多见。以虚实辨证为纲系统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组织黏膜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范畴,临床上以反酸、烧心、灼热、疼痛、嗳气等为主要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狭窄、出血、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等。中医学中没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吞酸”、“吐酸”、“嘈杂”、“胃脘痛”等范围。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逐渐完善,治疗上以“和法”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因在中医病名、辨证和治疗上缺乏统一标准,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括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常用方药,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因为胃内溶物反流进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临床多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归属于中医“胃痞”、“反胃”、“嘈杂”、“吞酸”等范畴。  相似文献   

20.
介绍党中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党中勤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胃脘痛、梅核气、食管瘅等病范畴;病位在食管和胃,发病不离肝、脾两脏;火、热、瘀是主要病理因素;以肝胃失和、胃气上逆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主张以“火热侵袭,实则清敛愈其标”“中焦失衡,虚则和中疗其本”“木失条达,郁则疏肝调其气”以及“血阻脉络,久则化瘀畅其道”为大法。拟方珍珠青元颗粒,以达到疏肝破气、泻热和中、制酸止痛之效,临证宜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