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环状自体骨移植对严重牙槽骨吸收同期种植的骨增量手术方法。方法:9例重度牙槽骨吸收患者接受了环状自体骨移植,同期植入12枚种植体。结果:所有种植体均成功植入,初期稳定性好,全部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垂直骨骨高度增量3.68-6.17mm。平均骨增量高度4.70mm。结论:环状自体骨用于严重牙槽嵴的吸收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方法简单,周期短,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应用下颌隆突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供骨源进行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植骨.使种植体获得理想的植入位置。1例伴有双侧下颌舌侧隆突患者需要修复缺失的上颌磨牙和下颌前磨牙。两个缺失牙区域的牙槽嵴均存在骨量不足,种植前需要进行骨移植。下颌隆突被用于下颌牙槽嵴的侧方增量以及为增加上颌牙槽嵴垂直高度而进行的上颔窦提升。植骨术后6个月,两个植骨区均可见足够的新骨形成。植骨区新形成的骨质形态与正常骨质相一致。种植体成功植入并负重,美观和功能得到恢复。通过本病例的观察,下颌隆突可用于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但是下颌隆突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供骨源,其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纯块状自体骨移植与自体骨 GBR技术水平骨增量效果.方法:20 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牙槽嵴骨增量手术,其中8 例患者仅采用下颌骨颏部供骨Onlay植骨(A组),12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 GBR技术(B组).骨增量后牙槽嵴的厚度分别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6 月进行了测量.结果:2 组患者皆在术后4~6月出现了移植骨的吸收,A组患者出现的骨吸收较B组患者更为明显(P<0.01).结论:自体骨移植 GBR技术骨增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体牙本质片技术在水平向牙槽骨严重不足情况下种植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无法保留的自体牙或无功能的第三磨牙拔除,制作成牙本质薄片,联合骨替代材料用于重建水平向牙槽骨缺损,延期植入种植体,通过临床预后、影像学对比、种植体留存率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估骨增量效果。结果:骨轮廓恢复良好,骨缺损区骨宽度均明显增加,种植体6个月后可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留存率在观察期内为100%,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牙本质片技术行种植水平骨增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的重建骨缺损方式。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7,(7):607-611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状骨的供区来源分为颌骨组(16例34颗)和髂骨组(14例47颗)两组,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其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0例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GBR后骨增量明显且愈合良好,术后均无明显供区并发症。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经平均7.8个月(4~18个月)骨结合期后,除1例种植体因松动拔除,其余29例均完成永久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平均随访期为26个月(9~68个月),植入的81颗种植体在随访期内存留率为98.76%。其中颌骨组升支取骨失败1颗,种植体存留率为97.06%;髂骨组失败0颗,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其种植体存留率,较骨量正常情况下的种植修复无明显差异。颌骨与髂骨两种供区的块状自体骨,其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均可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但颌骨内取骨因避免了第二术区、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临床上应予以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史远  杨国利 《口腔医学》2021,41(6):557-560
针对严重骨缺损且有种植修复意向的牙列缺损位点,自体骨移植是实现种植体三维方向充足骨量的“经典方案”,常用的口内供骨区有颏部和外斜线区域。相比颏部取骨,下颌骨外斜线取骨移植后神经并发症少,但跟其他牙槽嵴骨增量方式相比,术后骨吸收率大。本文重点讲述下颌骨外斜线块状取骨及其局限性,并阐述了其他临床应用广泛的牙槽骨增量方法,对比移植骨术后牙槽嵴宽度及高度变化、术后骨吸收率,为临床提供减小外斜线块状取骨局限性的其他骨增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充足的骨量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临床上种植区骨量不足较为常见,导致难以获得理想的种植体植入方位。因此为确保种植修复的成功和稳定,牙槽嵴的修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骨增量技术的发展,基于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基本原理的帐篷钉技术在临床上获得了显著效果,可以在减少甚至不使用自体骨的情况下完成牙槽嵴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本文回顾了帐篷钉技术的发展历史,对其应用原理及条件、临床效果、相关并发症、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探讨适合国人解剖条件的单颌拔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接受全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患者46人(男28人,女18人),年龄37-75岁(平均55.4岁)共植入种植体254颗,种植体植入当天完成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颌即刻固定修复,共计56件螺丝固位的种植即刻固定义齿。即刻修复后观察种植体的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修复体功能状况、义齿清洁度、患者满意度调查。追踪时间9-54个月,平均36.6个月。结果:254个种植体中的13个种植体脱落。其余241个种植体至最后一次复查稳定,种植体存留率:94.8%(241/254)。即刻修复义齿的存留率94.6%(53/56),边缘骨吸收程度:平均0.7mm(±0.3mm)。患者满意率100%。讨论:单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患者满意度高;本研究中上颌前部54%的种植体使用了角度基台,上前牙区采用角度基台可避免种植时骨增量;单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宜拔牙翻瓣直视下修整牙槽嵴后植入种植体。上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难度较下颌大。结论:单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近期临床效果肯定,患者满意度高,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牙种植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植区骨量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在骨量不足或拔牙术后即刻种植的情况下采取骨移植的方法可以增加骨量,增加牙槽嵴的高度和丰满度,提高种植成功率.本文主要阐述植骨材料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松质骨结合引导组织再生膜技术重建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切口微创取自体髂骨松质骨粒移植于牙槽嵴表面,上方覆盖聚四氟乙烯引导膜,为6例患者修复萎缩或缺损的牙槽嵴,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2周进行临床检查、测量重建高度或宽度,作X线检查,并对1例患者12周时的再生骨行组织学检查,观察临床重建效果。结果:牙槽嵴形态以及骨量较手术前得到明显改善,12周时6例牙槽嵴平均增宽,增高4.20 mm,X线检查表明术后植骨区骨组织量增多、骨密度较术前更致密;术后12周植骨部位组织学表现为排列不规则的板层新生骨,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突起。结论:自体松质骨移植与膜引导组织骨再生技术联合增高牙槽嵴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