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进行4种去骨拔牙法在高难度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改良的纳入标准将55例患者的74颗牙定为高难度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以X线平片和锥形束CT(CBCT)为依据,按不同的阻生牙情况,设计4种超声骨刀去骨拔除方法:术式1为整体去骨拔除,术式2为分块去骨拔除,术式3为去骨分牙拔除,术式4为牙骨一并拔除。记录去骨方式、手术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所有阻生牙均顺利拔除,4种去骨拔除术中,术式1为38颗牙(51.4%),术式2为18颗牙(24.3%),术式3为12颗牙(16.2%),术式4为6颗牙(8.1%)。平均用时为15 min(8-26 min)。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仅2例(2.7%)出现术后局部感染,予以引流、抗感染治疗,1周内痊愈。结论:本研究创立的4种超声骨刀去骨拔牙方法能顺利拔除所有类型的高难度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且用时较短,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应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同时对检索结果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03-01,搜集应用超声骨刀与单纯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独立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9篇文献纳入研究分析,包括实验组534例,对照组529例。Meta分析表明应用或者联合应用超声骨刀与单纯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相比,手术时间缩短(P<0.01),术后疼痛程度减轻(P<0.01),肿胀和张口受限的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应用或联合应用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涡轮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两种拔除下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两种拔除下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30例46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采用锤凿法和涡轮钻法去骨术拔除,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拔牙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局部肿胀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合理的去骨设计和熟练的操作能缩短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拔除时间,减轻术后局部肿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超声骨刀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下颌低位阻生智齿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骨刀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拔除智齿63例,68个牙,凿骨劈冠组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智齿63例,79个牙),比较两组病例的拔牙时间,术中与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患者面部肿胀、张口受限情况,以及下唇麻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骨刀组平均拔牙时间为(33.3±9.4)min,明显短于凿骨劈冠组平均拔牙时间(47.6±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凿骨劈冠组术中、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同期超声骨刀拔除者,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术后第2d评分均高于术中评分(P〈0.05),术后第7d评分均低于术中评分(P〈0.05)。凿骨劈冠组术后第2d面部肿胀、术后第7d张口受限程度明显高于超声骨刀组(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下唇麻木、伤口感染病例。结论;采用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手术时间短,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减轻术后面部疼痛与肿胀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优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颊舌侧牙槽骨壁厚度差异,将骨埋伏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进行分类,为选择去骨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我院放射科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的连续病例为对象,筛选110颗重度骨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作为研究样本。采用3种方法对CBCT图像进行测量,第1种方法为线距测量法,即用CBCT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牙冠中点、釉牙骨质界中点和牙根中点处的颊舌侧骨壁厚度,以平均颊舌侧骨壁厚度差值作为分类标准(差值的绝对值小于1 mm为中央位,大于1 mm为颊侧位或舌侧位)。第2种方法为目测法,即目测CBCT图像并按颊舌侧骨壁厚度分类。第3种方法为按牙列的位置分为颊侧移位、舌侧移位和正中位。以线距测量法为金标准,比较后2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110颗阻生牙按线距测量法分类,舌侧位96例(87.3%),中央位13例(11.8%),颊侧位1例(0.9%)。按目测法分类,舌侧位93例(84.5%),中央位16例(14.5%),颊侧位1例(0.9%)。按牙列的位置分类,颊侧移位59例(53.6%),正中位48例(43.6%),舌侧移位3例(2.7%)。以线距测量法为金标准,目测法的一致率为88.18%,在判断舌侧位、中央位和颊侧位上的敏感度分别为91.67%、61.54%和100%,特异度分别为64.29%、91.75%和100%,youden指数分别为0.56、0.53和1。牙列分类法的一致率为3.64%,在判断舌侧位、中央位、颊侧位上的敏感度分别为3.13%、0%和100%,特异度分别为100%、50.52%和46.79%,youden指数分别为0.03、0.49和0.53。结论 骨埋伏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以舌侧位居多、中央位次之、颊侧位最少。提示骨埋伏阻生牙应以舌侧去骨为主。临床上可用目测法判断颊舌侧位置。按牙列分类与骨壁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最佳拔除方法。方法:将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病例235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舌向脱位法、劈牙法、涡轮钻磨牙去骨法拔除患牙,统计平均拔牙时间和拔牙后并发症。结果:舌向脱位法手术时间最短,但舌侧骨板厚的低位水平阻生病例易并发出血和感染;劈牙法手术时间最长,术后易并发肿胀、疼痛、出血和张口受限;涡轮钻磨牙去骨法手术时间可控,术后并发症少且轻。结论:对于舌侧骨板薄的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病例,用舌向脱位法,简单、创伤小;对于舌侧骨板厚的病例,用涡轮牙钻磨牙去骨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直观准确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评估方案。方法:选取病例300例,根据牙齿阻生方向、骨及邻牙阻挡程度、牙根变异以及年龄性别设定各参考因素计算分值,由不同年资医生单独完成难度评估,再由一名医生实施手术,观察难度预判准确度。结果:术前评估准确度可达95%~98%,量化的难度预判分值与拔牙时间成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分解分析阻生智齿冠根阻力及个体影响因素,可更有效的判断其拔除难度。  相似文献   

9.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操作复杂,方法众多。随着新技术与相关学科的发展,患者对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有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可应用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新方法及新技术,并分析了其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 根据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判断方案选择拔牙难度判断为较难的228颗下颌阻生智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4颗,实验组应用超声骨刀法拔牙,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法拔牙.对2组的拔牙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平均拔牙时间为(16+5.2...  相似文献   

11.
12.
13.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埋伏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埋伏阻生牙拔除术应用医用生物胶止血、缓解疼痛及肿胀的效果。方法 在门诊患者中 ,依据曲面断层X线片选择两侧埋伏阻生程度相近者为研究对象 ,一侧创口术后即刻喷涂医用生物蛋白胶 ,另一侧进行常规处理。结果 拔牙创喷涂医用生物胶组 ,有 2 5例的出血时间少于 10min ,常规对照组仅为 2例 (P <0 .0 0 1) ;试验组中轻微疼痛者 19例 ,对照组为 4例 (P <0 .0 0 1) ;两组患者都以中或重度肿胀为常见 (P >0 .0 5 )。结论 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胶 ,可以显著缩短术后出血时间、缓解术后疼痛 ,但对减轻术后肿胀的发生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改良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下颌完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运用改良法拔除,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拔牙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符合标准的患者用传统法先拔除一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1个月后用改良法拔除患者对侧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以自身对比研究2种拔牙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两者拔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实验可知,改良法能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疼痛,得到患者认可。在术后并发症中除了干槽症的与传统法无显著性差异外,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改良法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是一种符合现代医学行为模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观察反角高速涡轮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4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涡轮机组(107例)和对照组(87例)。涡轮机组采用反角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下颌阻生智齿,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凿以及劈开凿劈冠法拔除。比较两组方法术后情况。结果:涡轮机组的拔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涡轮机组术后肿胀程度、张口受限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反角高速手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操作简便,相对于传统劈冠法,术后反应较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Dentigerous cyst develops in the follicular tissue surrounding the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know the incidence of Association of Dentigerous cyst with radiographically normal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and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Oral Surgeons towards the prophylactic removal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on 30 patients with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which were indicated for extraction. The follicle tissue surrounding the impacted tooth was subjected for histopathologic investigations. Only those teeth with a radiographic finding of pericoronal space of less than 2.5 mm were considered. Two Oral Pathologists reviewed the slides for any changes suggestive of cystic pathology.

Results

Pathologic changes suggestive of Dentigerous cyst was found in 7 of the 30 follicular tissue sent for histopathologic testing. It wa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1).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statistically high incidence of Dentigerous cyst association with radiographically normal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 teeth. Hence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 should consider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 and radiographic diagnosis in the management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Prophylactic extractions of normal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treatment op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45°仰角冲击式气动手机拔牙法和传统骨凿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将240颗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冲击式气动手机拔牙法(研究组)和传统骨凿去骨拔牙法(对照组)拔除。比较两组拔除的手术时间,评价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45°仰角冲击式气动手机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传统骨凿拔牙法,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