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外科明清三大流派关于脱疽的辨治各具特色,正宗派认为其发病与寒湿、情志、饮食、房劳、外伤、药邪、误治等有关,全生派认为与气血亏虚、寒凝阻络有关,心得派认为与饮食、房劳及消渴等有关。内治方面,正宗派体现了“治疮全赖脾土”及整体观,全生派体现了阴阳辨治、因人制宜、阳和通腠及以消为贵,心得派提出“外疡实从内出论”,注重扶正及标本兼顾。外治方面,正宗派有膏药、油膏、箍围、掺药、结扎、切割、针灸、浸渍及熏法,全生派反对滥用针刀,酌情使用切割法,心得派提倡灸法,慎用切割。三大流派均指出脱疽病位在手足且疼痛剧烈,病情复杂,症状重,疗效及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给我国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使祖国医学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体系日臻完善。到了明清时期,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中医外科(或称疡科)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形成了“正宗派”、“心得派”、“全生派”的争鸣之势。本文就“全生派”的代表人物—王维德的学术思想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明清中医外科的流派,我院刘再朋老师早在六十年代便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分划出三大派别,即以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笔者同意这个看法.兹就此三大流派的学术特点作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梳理,整理总结明清时期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心得派、全生派)对痔的认识。痔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宜、情志不畅、久坐负重以及房劳过度四个方面。三大流派的临床治疗各有特色:陈实功(正宗派)注重使用外治法,主张早期诊治;高秉钧(心得派)重视内治法,在顾护正气的同时擅于结合脉诊判断预后;王维德(全生派)主张审证求因,强调使用枯痔类药物时要注意保护肛门。  相似文献   

5.
从《外科证治全生集》管窥外科全生派的临床证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学习研究《外科证治全生》(又称《外科全生集》)一书,参阅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总结《外科证治全生》一书的内容,阐述外科"全生派"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对中医外科的贡献。此研究不仅对传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医外科的临床医生也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为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著作,对医理药性分析简明扼要,精辟入里,见解独到。从王氏对外科病的辨证、治法、用药等角度,对《外科证治全生集》蕴含的学术特点剖析挖掘,提炼出其善别阴阳、贵消畏托、分部而治等外科病证的辨治思想,对研究"全生派"的理论观点以及指导外科病的临床诊治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医王维德以外科见长,所《外科证治全生集》影响最大。他明确提出了外科病症可分阴阳两类辨证施治,且尤重阴疽的辨证,从而丰富了中医外科学的内容,为外科三大派别之一“全生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清末名医马培之(公元1820~1903年),字文植.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马氏以外科见长.而由内科成名,推崇王氏全生派。在治疗外科牙周病方面,马培之深谙脏腑经脉辨证,善用消、补之法,并且内外治结合,治法运用广泛。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在漫长的实践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三大学派,即正宗学派、全生学派、心得学派,其学术特点各树一帜,在外科医学史上极有影响[1].以清代高秉钧为代表的心得学派,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中医外科学术的繁荣.《谦益斋外科医案》[2]为清代高秉钧之医案著作,其学术经验及学术特点至今仍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军强  田思胜 《河南中医》2006,26(12):23-25
王洪绪为外科三大派之“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倡以阴阳为纲辨证施治;重视阴疽辨治;善用消、托,突出消法,灵活运用补法;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以阳和汤、犀黄丸为代表的治疗阴疽名方。王洪绪所提出的观点从其所处时代来看,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但从现代观点来看,也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1.
王维德是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其痈疽理论,尤其是关于疽的理论观念、治则治法在中医外科界影响深远。今人多以色白定疽,对王维德疽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疽病证进行研究,将疽病证分为一般疽病证和特殊疽病证,并对疽病证治疗中的用药、刀针、饮食禁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科“正宗派”学术源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术源流发展的角度,举例讨论《外科正宗》之前及其后的重要医家和文献,认为龚庆宣可推为正宗派的滥觞,继之元.齐德之以及明.王肯堂和申拱辰当属此派。清·祁坤、祁宏源等与陈实功一脉相承,形成了关系最为紧密的金鉴派。主张内外并重是外科治疗的主流,也是正宗派的重要特色,其学术思想不始于陈实功。外科流派医家之间师承关系多数不明显,主要基于相同的学术思想倾向,故强调学派划分的标准应进一步严密、细致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王维德,字洪绪,江苏吴县人,系清代外科名医。王氏世业外科,自幼习其家法,精通外科医术,积四十馀年从医经验,著成《外科证治全生集》,被后人尊为外科“全生派”创始人。其外科学术经验,受汪机《外科理例》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张景岳《外科钤》对外证的阴阳辨证,治疗上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善用温通治法,反对滥用刀针。今结合学习《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痈疽之经验,略作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维德是清代著名外科医家,江苏苏州昊县西山人。他博学多识,不仅继承了家传医学,还旁涉阴阳、术数和地理堪舆之学,有多方面的成就。他长期在江南民间行医,通晓内、外、妇、儿各科,专擅外科,著有《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医学著作,是中医外科全生派的创始人,在中医外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讀書札記     
(一) 瘍科补苴中医外科專書,以江苏人之作品为最夥。其中如陈实功之“外科正宗”及王鴻緒之“外科全生”,尤为膾炙人口;至今中医界仍奉之以为圭臬。自王鴻緒“外科全生”問世以后,一般业外科者强調內消、喜用溫藥,倘瘍属阴症,固然效如桴鼓;若阳症誤  相似文献   

16.
龚旭初教授承袭陈实功外科“正宗派”学术思想,将“消、托、补”贯通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于早期风热痰凝证、中期痰凝血瘀证、后期脾肾阳虚或气阴两虚证;配合我院制剂芙黄膏外敷,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7.
《外科正宗》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外科学名著。著者陈实功是明代著名外科医家,中医外科学"正宗"派的创始人。陈氏行医四十余年,不仅医学造诣高深,医德修养尤为后世尊崇。陈氏倡导的内外并重,内治与外治结合的外科诊断治疗思想,是对中医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称该书"列症最详,论治最精"。清代名医徐灵胎说:"所以凡有学外科,问余当读何书,则要令其先读此书,以为入门之地。"  相似文献   

18.
刘英斌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90-490
阳和汤为清代全生派医家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所发明,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主治一切阴疽,可化阴凝而使阳和故名.数年来,笔者通过化裁,广泛运用于临床杂病,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外科正宗》是为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所著,该书是一部影响力很大的明代外科医学著作。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痔疮论第三十》详细阐述了痔疮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并附以医案六则,极富创新性及启发性。对《外科正宗·痔疮论第三十》进行探析,以期为痔疮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重视阴阳辨证治疗、力主内治,反对轻用外治,以及温药治疗阴证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学术主张,二者存在学术渊源关系。《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在阴疽的治疗上更具优势,《洞天奥旨》相关论述内容更早且更为丰富,见解较为合理。因此,就通常所论的外科全生派及力主内治的外科学派来说,不能忽视《洞天奥旨》的学术贡献,应该从外科学术流派的角度给予它更高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