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又主久痢。后世医家对乌梅丸的方义、功效阐释及临床应用圃于驱蛔、止痢。清代以来,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武维屏教授研究证明,乌梅丸对激素依赖型哮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在于乌梅丸有寒热并用、阴阳双调、清补兼顾、散收结合等特点,与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理相符,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该方有解痉、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上热下寒证上热形成机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微  韩春生 《新中医》2008,40(6):107
<伤寒论>乌梅丸能否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历来多有争议,有些学者甚至将乌梅丸仅作为治疗蛔厥证的专方.究其原因,是对乌梅丸上热下寒证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诠释,历代多宗阴极阳生理论来理解.然笔者认为,阴极阳生理论阐释上热下寒证,于理不甚通,于临床也不符,从而造成医者不能准确把握乌梅丸证病机.兹就乌梅丸上热下寒证上热形成机理,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通过梳理象与象思维的概念,深入理解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象思维的关系。从象思维角度认识厥阴病蛔象,厥阴病本质为寒热错杂、风气内动之象。支气管哮喘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表现为厥阴病证候。哮喘具有反复发作性、诱发多样性、时间节律性、季节性、可逆性等临床特点,从象思维角度进行探究,与厥阴病蛔象相近。从乌梅丸组方特点及临床运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对应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进行探讨。结合典型病例对应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思路与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试论乌梅丸证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喜奎  陈亦人 《中医杂志》2002,43(4):245-247,280
研究表明,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且乌梅丸证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存在诸多一致之处,主要体现在主症相似,病机雷同,病势一致,治法吻合,疗效确切。并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乌梅丸治疗CAG的疗效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伤寒论》厥阴病实质,推广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探求中药治疗CAG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出自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厥阴篇,被认为是驱蛔要剂。厥阴病篇历来争议颇多,乌梅丸亦是如此。张仲景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本文试从肝木、脾土角度出发,对乌梅丸是否为厥阴病的主方及蛔虫的生源进行阐释,同时对乌梅丸证的病机和其用药机理进行讨论。认为乌梅丸是厥阴主方,而蛔虫生于肝木,养于土湿。另一方面,乌梅丸证是由于木土不和而成,且乌梅丸作为理肝重剂,可用于调肝理脾治疗临床诸多疾病。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是一首经典经方,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张炜教授对运用六经辨证和经方辨治儿科疾病和内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杂病有丰富的经验.特举张炜教授运用六经辨证,使用乌梅丸治疗儿童慢性腹泻2例验案,探讨乌梅丸对小儿慢性腹泻属厥阴病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厥阴寒热错杂和蛔厥的名方。喻昌《尚论篇.厥阴经全篇》指出:"乌梅丸中酸苦辛温并用,……久痢而便脓血亦主此者,能解阴阳错杂之故也。"导师采用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1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病例:王某,男,38岁,于2011年6月15日就诊。  相似文献   

8.
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设之乌梅丸,乃为治疗厥阴病之主方,笔者据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的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痢不止”,而在临证中,抓其主症,大胆应用乌梅丸。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治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是《伤寒论》为厥阴经寒热错杂和蛔厥而设,为厥阴病的主方,喻嘉言曰:“乌梅丸中苦辛温并用,以安蛔、沮胃、益虚、久痢便脓血亦主此者,能解阴阳错杂之邪故也”。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寒热错杂之证,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择验案一二,略述如下。 久痢案 患者李某,男,47岁,农民,以生豆芽菜为业。于1989年元月起病,腹泻黄稀便兼带  相似文献   

10.
壮健 《江苏中医药》2018,50(11):57-58
正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主"蛔厥""下利"。但临证若拘泥于"厥""利"两端,则会限制本方的应用,诚如蒲辅周先生所言:"外感陷入厥阴,七情伤及厥阴,虽临床表现不一,谨守病机,皆可用乌梅丸或循其法而达异病同治"[1]。近年来有关乌梅丸的研究不断深化,其临床应用也日渐广泛。笔者现将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2则介绍如下。1定时发作支气管哮喘袁某,女,30岁。2018年1月12日初诊。  相似文献   

11.
从乌梅丸主厥阴探析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梅丸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调补气血阴阳,有寒热并用、邪正兼顾之特点。以张仲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之思想,探讨乌梅丸治疗晚期肺癌之机理,不拘于治蛔、久利之思路。肺癌晚期,正虚邪盛,寒热错杂,病机错综复杂,乌梅丸虽为治疗厥阴病之主方,但暗含三阴同治,标本兼治,上下同治的思想,值得进一步研习。  相似文献   

12.
加减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激素依赖型哮喘(steroid-dependant asthma,SDA)属于难治性哮喘范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根据SDA在撤减激素过程中的病机特点,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乌梅丸一方,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组成,主治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蛔厥证”,亦主久痢。笔者临床上应用本方治疗寒热互见的妇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江西泰斗姚荷生寒温汇通思想,从寒温内外皆有厥阴病变的立场出发,对以乌梅丸为代表的厥阴阴阳错杂方证,从生理病理到辨症用方,进行了系统梳理,突出强调了厥阴主病不只阴阳错杂且有肝风内扰,厥阴主方不仅燮理阴阳且能敛肝熄风;对厥阴病复杂多变,比较了伤寒、温病与内伤杂病由于病因差异,以致各自的阴阳错杂,会产生寒热虚实不同偏转的情况;进而提出厥阴主证主方,不限于乌梅丸证一例,而是包括连梅饮证、椒梅汤证、安胃丸证等在内的一组乌梅类方方证系列;最后对乌梅类方临床运用中容易产生疑惑的若干问题做了简要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正>1乌梅丸证治述略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说:"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后世医家认为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之主方,适用于"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的治疗,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杂病,而不仅仅作为驱虫剂的代表方。根据历代医家应用乌梅丸的经验,可将乌梅丸  相似文献   

16.
霍黎生  陈强 《陕西中医》2013,(11):1552-1552
<正>乌梅丸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后世的《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将乌梅丸归于驱虫剂,以致后人对其临床证治的理解易拘于蛔厥、下利。从历代医家对于《伤寒论》厥阴病篇的认识,可以看出乌梅丸并非仅仅是一驱蛔剂,而是厥阴证的主方。北宋庞安常在《伤寒总病论》中,于厥阴提纲证后补充了"乌梅丸主之",清代的柯韵伯认为"太阴以理中丸为主,厥阴以乌梅丸为主。"[1]"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之法,叔和编于吐蛔之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症符合,岂只吐蛔一症耶?"[2]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蜕厥,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对乌梅丸的认识多有争议,大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乌梅丸是专为鱿厥而设,另一种观点认为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主方。有感于斯,笔者也想结合原文就乌梅丸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是厥阴病的主方,其特点为寒热并用、清上温下,主治“蛔厥”。后世医家对乌梅丸的适用疾病和病机进行了深化,扩大了乌梅丸的应用。清代伤寒学家柯韵伯首次提出“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专剂矣”。现代中医将乌梅丸加减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也用于妇科疾病,皮肤病及肿瘤的治疗[1-4]。  相似文献   

19.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的一首经方,历来多认为是厥阴病的主方,主治颇多,本文仅从治疗久利来探讨乌梅丸的机理、方证、加减使用经验。加减法根据病机相应药证的原则,疗效确切,并针对后期调理做了基于自己经验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源自《伤寒论》厥阴病篇,自清代起认为乌梅丸不仅仅是治疗蛔厥的主方,而应该是厥阴病主方。文章对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门诊乌梅丸的验案患者,进行舌脉、症、药的分类归纳与分析统计,以期发掘其中的运用规律,更好地理解乌梅丸和指导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